第一百一十八章 朝中有奸臣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官家臣性不辱使命将事情已将查清楚了,这是一起针对二皇子的阴谋,也可以说是针对整个大宋的阴谋。”
赵承嗣将记录呈了上去,当然这些都是旁边的太监书写的。
那太监对赵匡胤点了点头,表示没有任何的问题。
赵匡胤翻了翻那些记录脸上没有任何的表情。
赵普和赵光义两个人都奇怪的看了看皇帝和赵承嗣,这上面写的到底是什么?
“纯臣这上面都是真的吗?”
“官家这都是真的,请容许臣下给您亲自演示一下,来人将东西拿进来。”
赵承嗣对着门外喊了一声,立刻就小太监急忙跑来,带着几本书。
“纯臣你这是干什么,这几本书难不成和这件事有关系,本相倒想见识一番!”
赵普一副等着你来解释的样子。
“赵宰相,既然纯臣说已经查清楚了,我们就静静的等待一下吧。”
赵光义也站出来刷一下存在感。
“好了你们都不要说了,让纯臣说,德昭你站起来吧,既然证明是有人故意陷害,这件事就不怪你了。”
赵德昭还跪在地上,听到父亲发话,他道了一声谢然后站了起来。
“官家,您请看,这本是两个宫女平日了花销,这上面写的是二十日三两六钱,这二十日对应的是这本书上面的第二十页,三两对应的是第三行,六钱对应的是第六列,刚好这是一个字。”
大家在赵承嗣的解说下找到了一个字:陷!
然后又用同样的方法,将翻译出来一段话,组合成完整的一句话:陷害皇次子,让其失去继承人的资格,燕王韩!
陷害皇次子,皇次子就是赵德昭,原来这一切都是陷害赵德昭。
他们认为皇次子就是皇位的下一任继承人,所以陷害这二皇子。
燕王韩,这就是指示人的身份,燕王,姓韩。
“哼,这么说是契丹人了,想不到他们手够长的,已经伸到朕的大内了,真的是很好,很好。”
赵匡胤双拳紧握,赵承嗣注意到皇帝的手指甲已经陷到肉里了,赵匡胤对契丹的死恨之入骨呀。
燕王韩其实就表明了契丹的身份。
现在契丹只有一位燕王,还是姓韩的,韩匡嗣。
这家伙是一个地地道道的汉人,他爹是辽国名臣韩知古,当时总领辽国的汉臣。
韩匡嗣与当时尚未登上皇位的景宗耶律贤是好朋友。
耶律贤登位后,韩匡嗣被任命为上京留守,后来改任官居南京(今北京)留守,封燕王。
赵匡胤时刻关注着辽国的动向,所以对于这些事情还是很清楚的。
“官家,也不能因此就断定这是契丹人所为,当然臣弟不是替契丹人辩解,只是想要查清楚真相而已。”
赵光义站出来,阐述一下自己的观点,特别提了一下自己不是替契丹辩解,说的很符合常理。
“官家,赵大尹所言极是,现在证明二皇子是被人冤枉的,这是一件好事,那么下面就是要调查一下这到底是何人所为?”
嗯?
赵光义转头看了一眼赵普,想不到他也会赞成自己的说法。
两人只是有短暂的眼神交流,然后各自看向一边。

“官家,这是不是契丹所为对我们来说影响很大,你的政策,一直都是……”
“好了,赵普先到这里吧,这件事以后再说,既然证明不是德昭故意的,那就好,赵普和光义你们退下吧,朕还有些事情要安排纯臣,天色也不早了。”
赵匡胤没有让赵普继续说下去,而是让他们离开了,赵普和赵光义之后一施礼,然后离开。
“普兄,你看到没有,这个赵纯臣能力不小,一下子就找到了这么重要的证据,你我之前可是花费了那么大的力气都没有丝毫的进展。”
赵光义出了大殿立刻对赵普还了一个称呼。
两人虽然明争暗斗,不过在表面上还是小心翼翼的。
“我也有相同的看法,这个年轻人不按照常理出牌,谁会在意一本宫女的记账本,你我也看过,可是就从来没有想过还有这一层意思,看起来这个小家伙不简单。”
赵普也是十分的惊奇,没有多大的功夫就将事情给查清楚了。
要说那账本和几本书是伪造的,也没有那么巧合的事情。
时间来不及不说,旁边还有那么多人看着,赵承嗣根本无法去做这些事情。
不过现在这些都不重要了,事情已经结束了。
“也难怪官家会重用这么一个人,还是官家有识人之明,普兄我们去喝两杯,只谈风月,莫谈政事如何?”
赵光义和赵普可是好久没有在一起私下饮酒坐坐了。
赵普也没有任何的迟疑:“我也正有此意,听说最近城中出现了一种叫做茅台的酒,官家还把它当成了贡酒,你我何不去品尝一番?”
两人结伴而行,这里只剩下赵匡胤赵德昭和赵承嗣了。
也许是巧合,今晚上的五个主要人物都是姓赵的。
“德昭还不过来谢过纯臣,要不是他今天你怎么收场。”
赵匡胤率先开口,这边赵德昭拱手一礼:“多谢武德使大人。”
赵承嗣急忙将身子挪到一边,可不敢受这一礼。
“官家客气了,能够为官家和大宋效力是臣子的本分,何敢言谢,这都是我应该做的。”
千穿万穿马屁不穿,赵匡胤也很受用。
“很好,朕果然没有看错人,不过朕还是要谢谢你,不是作为皇帝,而是作为一个父亲,朕要多谢你。”
赵匡胤这话说的就比较诚恳了,作为父亲感谢赵承嗣,这是用的私人身份。
“臣下受宠若惊,一切都是官家洪福才能这么快查清楚事情真相。”
跟皇帝说话一定不要当真,否则你会死的很惨,赵承嗣也很小心。
赵德昭也在一旁点点头,起码这个人知道谦虚不居功自傲,这一点就比较不错。
“你的功劳朕会记着,朕留下你,你应该知道所谓何事,你这句话到底是什么意思?”
赵匡胤直接指着书上一段小字:
“朝中有奸臣!”
这是给赵匡胤的看的,是赵承嗣写上去的。
当时赵匡胤没有声张,单独留下他,就是为了询问。
朝中有奸臣,有什么奸臣,奸臣是谁?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