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六八章 赵承嗣的身份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安排一个人进忠义营还是可以的,赵承嗣好还是有这个权力的。
如果让他提拔一个人,他也许还要上报朝廷,但是招进来一个小兵可是没有任何问题的。
“承宗贤弟如果进入到忠义营可是最底层的士兵,如果不服管教,那可有军法管制,到时候还请宰相大人做好心理准备。”
连世叔都不叫了,直接称呼宰相大人,赵承嗣摆明是公事公办。
既然你想锻炼一下自己的儿子,那么我就让你求仁得仁,到时候可不要怪我无情。
《周礼·夏官·诸子》:“若有兵甲之事,则授之车甲,合其卒伍,置其有司,以军灋治之。”
这是军队中设置军法的开始,军法也成为约束军中子弟兵的规范。
看到赵普有点为难,知道他是担心,于是赵承嗣接着说道:
“相爷可曾听闻孙武训练女兵乎?”
赵普浑身一震,孙武那可是有名的武圣人,著《孙子兵法》流传至今。
被多少军人奉为圭臬。
据说孙子晋见吴王之后,呈上所著兵书十三篇。吴王看后,赞不绝口。
为考察孙子的统兵能力,吴王挑选了100多名宫女由孙子操练。
孙武把宫女分为左右两队,指定吴王最为宠爱的两位美姬为左右队长,同时指派自己的驾车人和陪乘担任军吏,负责执行军法。
但宫女们不听号令,捧腹大笑,队形大乱。
孙武便召集军吏,根据兵法,斩两位队长。
吴王见孙武要杀掉自己的爱姬,马上派人传命说:“寡人已经知道将军能用兵了。没有这两个美人侍候,寡人吃饭也没有味道。请将军赦免她们。”
孙武毫不留情地说:
“臣既然受命为将,将在军中,君命有所不受。”
孙武执意杀掉了两位队长,任命两队的排头充当队长,继续练兵。
当孙武再次击鼓发令时,众宫女前后左右,进退回旋,跪爬滚起,全都合乎规矩,阵形十分齐整。
阖闾失去爱姬,心中不快。
孙武便亲见阖闾说:“令行禁止,赏罚分明,这是兵家的常法,为将治军的通则。对士卒一定要威严,只有这样,他们才会听从号令,打仗才能克敌制胜。”
听了孙武的解释,吴王阖闾怒气消散,便拜孙武为将军。在孙武的训练下,吴军的军事素质有了明显提高,最终成为春秋五霸之一。
“父亲这……”
赵承宗也不是那种纯碎纨绔子弟,也通文墨孙武这段轶事他也知道。
他也担心自己会成为刀下之鬼,毕竟军法严苛,即使赵普是宰相也不得违背。
“一切就由世侄做主,我不要求这小子成为万人敌的将军,但是起码也要有个军人的样子,在忠义营的任何事情我都不会过问。”
赵普好像是不管自己的这个儿子了,非要将他送进忠义营。
“相爷,咱们宗儿还小怎么能将他送到那种地方受苦呢?”
寻着声音赵承嗣看到进来一个女子,大约有四十来岁,慈眉善目,头戴花钗冠,冠有两博鬓加宝钿饰。
身着真红大袖衣,衣服以红生色花)罗为领,红罗长裙。这是宋朝一品国夫人的服饰。
一品国夫人诰命称号是宋朝封宰相,使相、三师、三公,王,侍中,中书令之妻。
这位中年妇女正是赵普的妻子和氏,是赵承宗的母亲。
“世侄,我来介绍一下,这位是内子,夫人这位就是武德使赵纯臣。”
“赵承嗣参见夫人!”
国夫人的身份赵承嗣行礼也是应该的,和氏也没有回礼,她楞楞的看着赵承嗣,似乎想要从他的脸上看出来什么。

赵承嗣也觉得奇怪,和氏自己是第一次见,为什么她这样一直看着自己的。
当然了赵承嗣可不认为她对自己有什么想法,这种腌臜的思想他也不会有。
他总觉得和氏好像要从自己的这里看出来什么。
“夫人,我有是很么不对吗?”
良久,见到赵普一家人没有什么反应,赵承嗣只有率先开口了。
“夫人你这是怎么了,他虽然是武德使,但是现在确实宗儿的兄长,是我们的世侄,你这样是否显得太无礼了。”
赵普赶紧拉了拉自己的妻子,让她注意点分寸,在客人面前失礼了。
“武德使大人赎罪,小妇人失礼了,请勿见怪。”
和氏依然直勾勾的看着赵承嗣。
“夫人客气了,在下是晚辈,来到贵府叨扰了才是。”
“好了,都是自己人赶紧坐下吧,今日我请纯臣来就是为了改宗儿安排个好去处,忠义营里都是大臣之子,让宗儿进去锻炼一下有好处,你看看石守信家的石保兴在里面不是好好的吗,而他的儿子石保兴现在成了什么样子,难道你想让咱们家大郎和石保兴一样吗?”
赵普语气有点严厉,和氏也点了点头。
石保庆在功臣子弟之中名声不错,而他的二弟确实汴京人人避而远之的纨绔子弟。
自己的儿子虽然没有那么不堪,可也差不多了,让他读书,他就跟着那群人胡吃海喝的瞎混。
赵普平日里公务繁忙也没有时间去管这个小子,和氏对他也是过多的溺爱,现在赵承宗真的是不成器。
“夫人放心,只要将承宗贤弟交给我半年,我一定还你一哥不一样的赵承宗,提前是两位要下的了狠心。”
棍棒之下出孝子,不仅是小孝子,也可以出人才。
这些纨绔子弟也是平日里也缺乏管教,进入军队也许真的能够成为有用的人才。
和氏考虑的一下权衡利弊,终于还是同意了让长子进入忠义营去锻炼一下,反正也不是很久。
现在是吃苦,可是以后儿子前天就光明了,不能成为一个纨绔子弟。
这些事情搞定之后,赵家就开始宴会就开始了。
在宴会之中发生了一件事,那就是赵家的下人给赵承嗣斟酒的时候不小心将酒撒在了赵承嗣的身上。
赵普那叫一个生气呀,立刻将那下人给训斥了一顿,然后让人带着赵承嗣去换一件干净的衣服,宴会气氛也没有了,而赵承嗣也启程告辞。
等到赵承嗣走后,这边和氏就急忙的问了起来。
“怎么样,他身上有没有一块斧头玉佩?”
下面站的正是那个带着赵承嗣去换衣服的小厮。
“回禀相爷、夫人小人看的真真的,武德使大人身上并没有什么斧头形的玉佩。”
和氏一听很失望,没有,那他就不是那个人了。
“不过,斧头形的玉佩没有,他的身上却有一块刺青就是斧头形状的,和夫人描述的一样。”
下人接着说了一句话,让赵匡胤和和氏一喜。
“相爷,看起来这个人十有八九就是他,现在还不能证实,他身上的那块刺青也太巧合了,即使是巧合也不能那么巧合,所以现在有四成的把握可以判定的身份,我们是不是要向上面汇报一下?”
和氏对赵普说道。
赵普在这边沉思了一会:“有个消息也好,上面也辛辛苦苦的找了好几年了,上报吧。”
赵承嗣如果在这里一定会吃一惊,听这话的意思赵普知道他的身份。
和氏刚才看赵承嗣是有原因的,或者说她认识赵承嗣。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