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中原一统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本能的,他们就不信。
毕竟比起他人所说的话,他们更相信自己亲眼看到的,感觉到的。
只有石之轩,却是有些相信,哪怕这跟他所看到的那一面完全不符。
当然,也只是相信一点,还有就是后面一句,更是完全赞同。
力量是一把双刃剑。
古今多少帝王将相,拥有力量后,都失了初心,或变得骄傲自大、或变得杀人如麻,或变得野心勃勃。
这都是被力量所掌握的迹象,导致最后自取灭亡。
杨广一定程度上而言,同样如此。
身为皇子、太子时的他,英明果断,知人善用,登上皇位后,执掌无上大权,立刻被这股力量所迷惑。
顺者昌、逆者亡。
将国家当成了私人玩物,不知爱惜民力。
不说这种权势力量,修炼一途上,没有两样。
修炼者,是让个体更加强大,个体一旦拥有强大的力量。
没有好的教导,很容易生出骄傲、随心所欲、桀骜不驯,动不动就动手杀人的心思。
而这样的人,一般情况下,都没什么大出息,沦为武林底层。
这些人,都只是被力量驱使的平庸之人。
真正能有所成就者,无不是能掌控力量者。
秦始皇一统六国,却始终勤政,不曾懈怠。
刘邦知人善用,大胆任用人才,几次强出头,都导致悲惨下场,有了彭城之战,白登之围。
汉武帝前半生英明神武,大汉强大,后半生刚愎自用、穷兵黩武,大汉帝国差点灭亡。
曹操、刘备、孙权,无不是前大半生谨慎、创建伟业,却最终被力量所迷惑,败于一战之中。
从古到今,越强大者越没有为所欲为四字,否则、迟早会被力量所反噬。
深深看向古玄,石之轩清楚,大明一统天下、指日可待了。
因为拥有这般强大的力量,却仍然保持着清醒理智、能强行自我约束,太可怕了。
古玄感受到了众人的目光,也明白这些目光中的意思,不以为意,缓缓道:“本王一直坚信这两点,不过,当你明白为什么而杀人、并坚持去做时。
杀人也就不算什么了。
就像将士在战场上为国征战而杀人,不会有什么心理负担,在所有人看来也很正常一样。
在本王眼里,有该死之人和不该死之人。
当日密室中所有的人,按照道德、法律,没有几个不该死、不可以死的。
而按照大明的国家利益,更是没有一个不可以死的。”
平静的声音,陡然间,让在场除了石之轩外的每一个人都打了一个寒颤。
没有一个、不可以死的。
石之轩眉头紧锁,似乎明悟到了什么。
“你的问题,终究要靠你自己去选择,谁也插不了手。”古玄看了眼石之轩,就没有再开口的意思。
他与石之轩不同,甚至这个世界没有一个人与他相同。
两世受到的教育、环境的影响,加上近十年的上位者、掌握大权,见多了黑暗之事。
他反而更加珍惜生命、向往和平。
看的越多,他本能的越厌恶那些黑暗龌鹾之事。
但身为上位者,却又必须去接触、甚至亲自去做那些黑暗龌龊之事。
久而久之,加上宋国皇宫一战,让他心态彻底转变。
也就形成了他现在颇为矛盾的情况、心态。
以有情有基础,以约束自我、道德法律两大铁链,去行无情之事。
简单的来说,要保持初心的同时,能狠得下手。
他如今已能做到狠得下手,至于保持初心,不管是在哪个世界,这都是最难的事情之一。
他也不知,他究竟能做到什么地步?什么时候?
毕竟人这种生物,最是容易变。
变得可能回过头,自己都不认识了。
接下来的一路上,似乎是古玄的话有些沉重,谁都没有开口。
而预料之中的刺杀,也到来了。
当然不是直接武力动手,那些人也并不傻,明显的武力动手不可能成功。
他们的动手,是下毒。
寻找各种各样的机会下毒。
在隋国境内走了六天,后三天中、古玄一行人一共遭遇了十几次下毒。

结果是古玄一行人毫发无损,表面上也没有大动干戈,就这么出了隋国境内。
当知道他出了隋国,隋国近乎所有势力,都不禁松了口气,随即就是战乱更甚。
各方霸主谁都想获得更大的势力,以来面对明国的威势。
古玄一行人进入大明后,速度快了起来,三天、就回到了护龙山庄。
此时,祝玉妍等人已经等在了这里。
接下来两个月,护龙山庄开始大规模进入隋地,接管魔门的势力。
正德十一年六月,李阀李渊起兵造反了,比古玄知道的时间要晚几个月。
七月,张翠山夫妻返回中土,不少武林人士向武当而去,要一个说法,但没有大势力,都只是散修和小门派。
古玄知道后,没有在意。
刚刚来到这个世界时,他想过以这个机会来对付武当,以及整个武林。
而现在,不需要了,大明武林已在他脚下。
至于没有大势力前去,原因倒也简单。
因为他的插手,武林各大势力都很是小心谨慎。
想着此事也不可能一举打倒武当,也就都不肯出手了,顶多也就是派人去要个说法。
正德十一年九月,大业十三年九月。
杨广死了,比古玄记忆中的时间提前了。
仍是被宇文化及所杀,结束一生高起高落、曾辉煌万丈、又跌入深渊的波澜壮阔。
死后,留守东都的杨侗继位,为杨广上谥号‘明’——隋明帝。
杨广一死,隋国境内,战乱彻底爆发。
古玄和朱厚照也是没有犹豫,立即下令,早已准备好的两路大军,从东、南两个方向入侵隋地。
这一次,照样有着大批的武林高手被征召,加入大军中效力。
两路大军皆是势如破竹,快速吞噬着隋地。
毕竟一方的军阀霸主,相比较于如今的大明而言,实在是太弱,全方面的完全碾压。
哪怕是获得多方势力暗中支持的李阀,几仗下来,也是一败涂地。
十二月,天气寒冷之时,李阀已到了绝境。
正德十二年初,李阀灭亡,一干人等、全部斩首。
四月,宋阀上表请降,古玄亲自办理此事。
五月,隋国境内所有的割据势力全部被灭,中原一统。
天下沸腾。
紧随着,古玄主持下,一场清洗开始洗卷隋地。
关陇贵族、五姓七家、还有佛门是重中之重。
牵连者,多不胜数。
期间反抗者也有,只是被绝对的力量全部镇压。
这场清洗,一直持续到年末,方才初步结束。
这一年结束,但其中的种种事情,依旧让整个天下持续沸腾。
分裂数百年的中原,终于再次一统。
这种热闹,绝不是短时间内能够平息的。
大明朝堂则是再次陷入更加的忙碌之中。
只是这种忙碌,是绝大部分人感到骄傲自豪、无比乐意的。
而古玄,则是悄无声息的、在远离这种忙碌。
或者说,他在尽量的不再插手政务。
正德十三年到来。
能见到古玄的人越来越少,没有几人知道他到底在做什么。
六月,让大明朝廷侧目之事发生,西征的蒙元大军回来了。
古玄进宫,与朱厚照一番商谈后,继续自己的事情。
七月,大明大军开始秘密的调动,向北方集合,无数的后勤物资运往北方。
一直到正德十四年三月。
大明境内各大武林势力得到了古玄的命令,一位位高手向北方集合。
一股无声的暗流、忽然间,开始了涌动。
三月三日,古玄从护龙山庄消失,只是他的身影仍在,反而加大了露面次数。
三月十日。
大明北方重地、宁城。
黑夜里,从大明各地汇聚而来的高手,在一位位人士的带领下,来到了一座巨大的府邸。
很快,一百来位宗师强者,见到了他们熟悉又不熟悉的敬畏身影。
“参见神侯!”
纷纷躬身一礼,带着恭敬之意。
古玄面带微笑,抬手虚扶:“诸位免礼。”
(谢谢支持。)
………………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