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 银 曲 钱 神 谣 《导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导读
本篇用拟人化的手法,将众生今羡的黄金与白银,初比作金公、银姑,续比作钱神,当世间的人物来叙写。全诗1180行,12000字。
上篇,较短,—至七节,用冷峻的笔触,叙写黄金与白银的前身——金矿石、银矿石,不过是一种寻常的矿石,物理质地和其他金属矿石一样,并无高贵之处,只是在进入私有制社会之后,因其稀少,受到权贵追捧,被采掘、冶炼、提纯,变成黄金、白银,制成饰品。帝王将相只喜其贵重的身价,并不爱其人格,因为他们贪婪攫取不劳而获。相反,普通百姓敬其人格,因为他们是用胼手胝足的艰辛劳作换得,内心敬重压于箱底传给子孙。
下篇,较长,八至十八节,用讽刺、针贬、诙谐的笔调叙写。借神话童话寓言的技法,将金公、银姑合成一人,称作钱神、钱公,注入人世间官员、贪吏、奸商的种种特性,抽象赋之以形象,显得生动、活鲜,可读。在情节延伸上,以各类贪官藏匿赃款贿银的万千丑行,从南岭描写到北地,穿起钱神一路蹿奔的狼狈情状。在形象塑写上,将众多贪官以狼狐鴞雉等动物贴面,便于阅读识别,也更显出贪官的兽类丑行,令百姓憎恨。在艺术探索上,把五言、七言、三言、四言的古体诗,新诗,戏曲,民谣等揉合在一起,叙写语言由古及今的自然流变,反衬出从私有奴隶制、封建制、资本主义,到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时代,人世众生企慕金钱的心态,并无本质的变化,折射当今之世纷纭繁闹驳杂多样的生态景观,为后代读者留下一幅当今社会的历史镜像。所写贪官均已受到党纪国法的严厉制裁,彰显了党和政府惩贪治国清廉为民的无畏勇气和高洁情怀。

乍读此篇,不太适应,若一细思,便觉舌尖生津,趣味盎然。
金银曲钱神谣

我是一方石,
咱是矿石一,
冷埋深山里,
万载无人识,
一朝商风起,
转瞬化仙姬。

矿民钻洞穴,
持凿碎我身,
矿工立高炉,
投咱烈火中,
炉烟笼寒林,
烈焰舐苍旻,
硫气杀百草,
毒氛斫千莺,
咸汗浸万夫,
黑灰涂九岭,
咿呀一声抖,
倾我出炉坑,
苦魂何处觅?
咱已化金银!
炉渣遍地弃,
谁怜清石身?
唯见黄白色,
奉若日月形。

君王制皇顶,
帝后作冠凤,
生前日摩娑,
死后玉衣缝,
倩我堵尸臭,
驱咱护枯骨!
我虽不能语,
谁知咱心楚?

商人贪得我,
日恨聚不多,
攫尽天下财,
冀咱独归己,
餐饭金作碗,
夜眠银为铺,
行逼咱作鞍,
游使我饰指,
饥民遍四野,
不散咱一丝,
窖我入暗穴,
重裹绿霉衣!

百姓思敬我,
何能得咱多!
酷暑顶热日,
耘秧泼汗雨,
秋收数亩谷,
方填三代腹,
汉唐丰稔岁,
偶一换耳坠,
儿娶新妇时,
省食兑戒指,
举家喜庆乐,
贵重谁物比?
平素藏箱底,
年节一戴试,
逝后传儿孙,
心诚令我泣!
(待续)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