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约定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着嬴政的话音落下,吕不韦眉头紧蹙,心中莫名一紧,他发现此番嬴政说这些便是等着他,甚至等着他身边的那些人开口。
嬴政并未理会吕不韦,那双淡漠的眼眸俯瞰大殿中的群臣,平静的询问道:“除了相国还有人觉得寡人的想法草率吗?”
“……”
群臣沉默,包括洛言。
此刻洛言也是明白了,嬴政这是与吕不韦交锋,借助加冠礼亲政的势要逼吕不韦让权,同时也让吕不韦身后的那些簇拥者们站位,今日但凡站错的,他日必然会被清理了。
一朝天子一朝臣!
这句老话说的一丁点也没错,无论在场的臣子曾经有过多大的功劳,但凡阻碍了嬴政的路,必然会被扫除出去。
秦国的动荡从今日即将开始。
嬴政的态度很坚决,甚至不愿用怀柔的政策慢慢来,打算雷厉风行一波清扫!
这无疑风险极高,甚至一个弄不好有可能动摇国本。
想到这里。
洛言看了一眼吕不韦,吕不韦的态度很重要。
昌平君似乎也是重新的认识了嬴政,迟疑了片刻便是上前一步,沉声道:“臣无异议!”
他知道自己此刻必须站位,这关系到日后在秦国的地位。
不是谁都有洛言那么好的运道。
“臣附议!”
随着昌平君发话,身后的昌文君等人自然是拥护昌平君。
“剩下的诸位呢?”
嬴政看着昌平君等人默然的点了点头,随后看向了不曾表态的大臣,平静的询问道。
气氛顿时沉闷压抑了起来。
吕不韦微不可查的摇了摇头,旋即群臣上前一步,齐声应道:“臣等无异议!”
“如此,相国还觉得寡人草率吗?”
嬴政看向了吕不韦,询问道。
今天的政令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逼吕不韦表态,逼群臣表态,这秦国的王究竟是谁。
“是老臣考虑过多。”
吕不韦眼神似乎瞬间黯淡了几分,缓缓的说道。
随着吕不韦低头,嬴政便继续开始自己的人员调度和政策安排,动作之大令得吕不韦都是频频皱眉,但他忍住了,没有开口,因为他知道阻止不了,一旦阻止了反而会起到反作用。
将先前所言的事情尽数安排好之后,蒙骜突然走了出来,拱手说道:“臣年事已高,精力不复以往,请王上准许老臣卸任上将军一职!”
话音落下,群臣也是忍不住看了一眼蒙骜,虽然知道蒙骜前段时间病重,但未曾想到蒙骜会突然提出卸任一事,还是在这个节骨眼上。
“准!”
嬴政直接同意了,没有墨迹的说道:“蒙老将军劳苦功高,加封威武侯,食邑三千户,升王翦为上将军……”
后面的安排很多人都没心思听下去了。
不过殿内的群臣都明白一件事情,秦国的天真的变了。
嬴政不再是曾经那个年幼的秦王了!
……
朝会很快落幕,但影响却才刚刚开始。
洛言在朝会过后并未离开咸阳宫,反而被嬴政留了下来。
章台宫。
一处眺望远处山河的高台之上,嬴政身披玄黑色王袍,意气风发的看着远处的秦国山河,双手附在身后,冷峻的面容透着一份难言的威仪之感,对着身旁的洛言缓缓的说道:“先生可是觉得寡人过于草率了?”
“只是感觉王上的动作有点大了,若是吕相国不肯低头,群臣又激烈反对,今日的场面有可能不好看。”
洛言看着嬴政,缓缓的说道。
他当时正有点担心闹出逼宫的场面,那嬴政就当真下不来台了。
“他们不敢也不会,至于相国,他不会让寡人下不来台。”
嬴政眼中浮现出了一抹追忆,极为肯定的说道。
嬴政对吕不韦的了解并不低,甚至曾经极为亲密信任,若不是发生了嫪毐的事情,这份信任也许会继续持续下去,终究还是吕不韦老眼昏花,用了一招最臭的棋,将自己的后路彻底断绝。
“何况,若真的出现了先生所担心的那一幕,那这殿中群臣还有何用?”
嬴政面色平静,缓缓的说出了一句有些令人心底发寒的话语。
这是已经做好了杀鸡儆猴的准备了。
洛言心中嘀咕了一声,大致猜到了嬴政的后手是什么,若真到了那一步,今日的大殿之中肯定会有人走不出咸阳宫。
“先生尽管放手去做,寡人自会为先生扫平前方的阻碍,先生只要记得你我二人的约定即可。”
五年之约吗?
洛言沉声的说道:“王上会见到那一天的!”
“寡人等着!”
嬴政轻笑了一声,看着洛言,应道。
迎着风,两人的目光都看向了远处的山河,启蛰刚过,万物复苏,似刚刚起航的大秦!

。。。。。。。。。。
咸阳城。
那些尚未离去的六国使臣也是接到了属下的传信,得知了嬴政在朝堂上的动作,众人哗然。
谁也没有想到这位年轻的帝王会如此雷厉风行,手腕强硬霸道。
刚刚亲政便是一连窜的大动作,更是直接将吕不韦压下去了,强势无比。
这让不少人心中微微警惕了起来。
一位强势且霸道的帝王对于六国而言可不是什么好消息。
……
使臣馆,一处僻静的庭院之中。
荀子和韩非相对而坐。
“老师~”
韩非将沏好的茶水递到了荀子的面前,端坐着身子,一丝不苟的看着荀子,神情尊敬。
荀子抚摸胡须,古板的面容平静的看着韩非这位得意弟子,片刻之后,才缓缓的说道:“你对这位秦王如何看?”
“志在天下,一代雄主。”
韩非沉吟了片刻,面色肃然的看着荀子,沉声的说道。
“那你还打算继续走下去吗?”
荀子询问道。
韩非闻言却是笑了笑,迎着荀子的目光,说道:“总有些生命,坚定执着地行走下去,哪怕遍体鳞伤。”
顿了顿,似乎想到了什么,不由得补充了一句:
“亦有些生命,宁静淡泊地安于一隅,哪怕无波无澜。”
“家国天下便真的看不开吗?可知当初为师为何收你与李斯为弟子?”
荀子摇了摇头,轻叹了一声。
韩非不解的看着荀子。
“你与李斯出身不同,理想信念亦是不同,但你们有一点很相似,都很固执,一旦选择的路宁死不回头,李斯看不开功名利禄,一生逃脱不了权利二字,而你却放不开家国天下,明知不可为而为之,何等愚蠢。”
荀子看着韩非,头一次语气有些严肃的训斥道。
“弟子确实愚蠢!”
韩非却是不反驳,恭敬的对着荀子拱手垂首,沉声的说道。
只是这一礼,态度却是很坚决。
虽愚蠢,但他依旧不会改变。
荀子皱眉许久,随后似无奈般的摆了摆手,道:“罢了罢了,与你说这些不过徒增烦恼,为师只愿你保全自身,不要浪费这一生所学。”
“是,老师。”
韩非带着一抹孺慕之情看着荀子,微微点头,轻声的说道。
这些年,除了在母后身上感觉到关心之外,便只有自己眼前这位老师了。
至于红莲。
她只是一个天真浪漫的少女。
韩非也希望她一辈子如此下去。
“为师明日便准备离开秦国。”
荀子淡淡的说道。
韩非微微一愣,有些意外的看着荀子,显然没想到荀子竟然会这么急着走。
“该见的都见到了,该说的也说了,继续留在秦国并无意义,也许未来会再来一次,希望他并没有忘记自己的言语。”
荀子轻抚胡须,缓缓的说道,说道最后,似乎想到了洛言。
洛兄吗?
韩非微微一愣,心中嘀咕了一声。
他知道洛言和自己的老师达成了约定,甚至连约定的内容他也知晓了。
就是不知道他还能不能见到那一天。
。。。。。。。。。
相国府。
今日的相国府也极为热闹,不少秦国的大臣聚集在吕不韦的府邸,商讨着嬴政的政令,同时试探吕不韦的态度。
不过吕不韦并未见太多人,见了几位身份比较特殊的人之后,便是坐在书房内阅读自己撰写的吕氏春秋。
“你说我是不是也该退下了。”
吕不韦看着手中的吕氏春秋,心思却是放在其他方面,良久,才缓缓的对着身旁的吕老说道。
他想到了蒙骜,这位四朝元老已经退下了,自己还远吗?
他终究也老了。
吕管家并未说话,他知道吕不韦说这句话的时候,心中便已经有了决定,并不需要外人说什么。
“他的步子迈的太快了,若一直如此,秦国的底蕴也经不起这般折腾。”
吕不韦轻叹了一声,低声自语道。
他为之奋斗一生的秦国,吕不韦希望它能一直走下去,成为一个更加强大的帝国,威服四海!
秦国如今看似强大,但内忧外患并不少。
嬴政若是一直这般独断专行,未来必然会吃到苦头。
想要一统天下,如今秦国的准备还不够。
说到底。
吕不韦就是稳,他喜欢四平八稳的碾压过去,而不是冒险。
嬴政则是想当一只螃蟹,直接横行过去,却不顾前后。
这便是问题所在。
思索了片刻。
吕不韦将主意打到了洛言身上……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