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八章:他们能买,咱们也能买!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暖阁中,崇祯看着站在自己面前的兵部官员,一脸不相信的道:
“大败建奴?还阵斩两千?!
爱卿莫不是做梦?或是患了癔症,胡言乱语?!”
这个兵部的官员双手高高举起,把手中的捷报文书举过头顶,掷地有声:
“陛下,千真万确,这是英国公以及兵部尚书等人联合回报,做不了假!”
这个官员脸上满是兴奋。
这文书里面有他的名字,为了这个名字,可没少出钱。
“混账,陛下当前,竟然敢欺君!”
站在旁边的曹化淳先是一愣,回过劲来后低声呵斥。
原因无他,这事和他无关。
“朝廷兵马疲敝多年,往年建奴入寇之时,没见他们有什么动静,怎么今日,竟然大败建奴?还阵斩两千余,乱扯!”
曹化淳的脸色变得很难看,忽然想起了几天前杨嗣昌和英国公上书那一幕。
忽然就想明白了。
怪不得这些人拼了命也要带着京营人马出去,这里面要是没好处,他们会这样?!
先不说阵斩两千余到底是不是真的,可以肯定的是,绝对有好处,还不小。
不然,不会让他们不顾一切。
一想到这里,曹化淳打心眼里难受。
看到别人赚钱比自己亏钱还难受。
“大伴说的没错,为何会是这样的战果?阵斩两千余人?如何让人信服?!”
崇祯皱起了眉头,脸色不善的盯着这个官员。
崇祯皇帝虽然有时候不那么靠谱,可也不是傻子,最基本的道理还能想明白。
要是京营能阵斩两千余人,世上就没有建奴了。
这官员没有反驳这些话,一口咬死这就是真的。
曹化淳也不废话,把捷报拿给了崇祯。
崇祯接过捷报,认认真真的看着。
洋洋洒洒好几千字,战争过程写的跌宕起伏,扣人心弦。
崇祯还是不相信。
这捷报严重失真,就像是话本演义一样。
放下手中的捷报,崇祯看向这个兵部官员。
道:“此事事关重大,必须要派人前去查验!”
随后又看向曹化淳,“大伴,你带着人过去看看,看看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遵旨!”
曹化淳行礼领命。
......
张之极他们早就想到了会有这茬,所以在出兵之前,就把建奴人头带出了城。
在去通州的路上,就分配完成。
为了装的像一些,他们还让赵大顶一起随行。
当然了,得加钱。
不过,和人头钱相比,这就很便宜了。
大军“凄凄惨惨”的走在回京的路上,年纪不小的张之极骑着一匹战马,穿着一身祖上传下来的铠甲。
脸色冷峻,身上还有没有擦掉的“鲜血”。
就好像真的经历了一场战争一样。
朱纯臣和徐允祯跟在他的两侧,和他差不多样子。
“英国公,这次一战,实属不易,打出了我京营的威风,重重的挫败了建奴风头!”
朱纯臣看向张之极,一脸感慨。
演戏演全套,此时先要把自己骗进去。
自己要是不相信,谁还能相信呢?
张之极点了点头,沉声道:“京营实属不易啊!”
这几个家伙,要是在现代,不拿几个影帝真委屈了他们。
头顶上的太阳被乌云遮住,风又大了一些。
一支队伍横在了张之极他们面前,领头的人便是曹化淳。
曹化淳脸色很冷,朝着张之极的队伍走去。
相遇之后,说明来意,拿出崇祯的圣旨,便要检查建奴人头。
他不管其他,其他的都可以作假,唯独建奴人头做不得假。
张之极亲自带着他来到队伍后面,来到拉着建奴人头的平板马车前。
一股腥臭的气味铺面而来,人头上沾着一些已经发黑的血迹。
做戏做全套,在临走之前,带了一些牛羊。
牛羊杀了吃肉,血液泼在这些人头上,或者抹在身子上装样子。
看着眼前的这些建奴人头,曹化淳脸色阴沉。
一番检查之后,都是货真价实的建奴人头,连带着那些大纛旗,都是货真价实的东西。
曹化淳牙齿咬得嘎吱作响。
哪来这么多建奴人头?京营那种货色,还能打过建奴?可笑至极,可笑至极啊!
他恨啊,这么多的人头,可是天大的功劳。
这么大的功劳,居然和他没有关系,这如何能不恨?
回过头想问,可张之极那带着杀气的眼神,硬是让他把这些话憋了回去。
此时地位已经转变,张之极有人头在手,便是朝廷的柱石将军。
此时要是碰撞,崇祯即便保他,也要掉一层皮。
检查一番发现,人头数量和捷报上面的分毫不差。
也就是说,捷报是真的。
一想到这里,后槽牙都快咬碎了。
带着愤怒的心情,曹化淳回京去了。
甚至都不想去看陕西中路参将兵马的斩获,实在没心情。
一路上不停在骂:
“京营这帮夯货,能有什么能力?还阵斩这么多人,肯定是假的!”
“他娘的,怎么可能?这么多的功劳,竟然没有咱家的!”
“他奶奶的!”
跟在他旁边的一个太监忽然说道:“干爹,之前捷报上说,京营兵马和陕西中路参将兵马共同阵斩两千余。
咱们要不去陕西中路参将兵马那里看看?横竖也不差这点工夫!”
这个太监不是别人,正是日后陪着崇祯在煤山上吊的王承恩。
如今是司礼监掌印太监,是曹化淳的干儿子,备受曹化淳重视。
“你的意思是,和陕西中路兵马有关?!”
曹化淳皱起了眉头。
他没有见过孙杰的兵马,孙传庭和孙杰交手时,他躲在城内,加上回去的早,所以不知道孙杰兵马的具体情况。
只以为和普通官军兵马差不多。
“横竖也不差这点工夫,过去看看便知!”王承恩说道。
“说的在理,横竖不差这点工夫!”
曹化淳调转方向,带着众人远去。
赵大顶的队伍距离张之极他们不远,曹化淳很快便找到了。
只一眼,心里就有了决断。
“怪不得怪不得啊,十有八九,这些建奴人头,都是这些陕西兵马斩获的!”

赵大顶队伍外,曹化淳看着前方精锐无比的军队,一副恍然大悟的模样。
这些兵马,人人有甲,气宇轩昂,手中长枪锋芒毕露。
尽管斩获两千余还是有些离谱,可要比京营那边靠谱的多。
“走,过去看看!”
曹化淳带着随从,走了过去。
赵大顶老远就看到曹化淳了。
尽管不认识他,但是从曹化淳身上的蟒袍以及头上的三山帽,便能明白来人是谁。
肯定是宫中太监。
“停下,看看他们想要干什么!”
赵大顶停了下来。
曹化淳来到赵大顶面前,一脸和煦的拱了拱手,“敢问可是孙将军的兵马?在下司礼监秉笔太监曹化淳!”
“正是孙将军兵马,在下孙将军麾下第一营指挥使赵大顶!”赵大顶拱拱手,掷地有声。
脸上挂满了笑容,笑呵呵的问道:“敢问,孙将军现在在何处?还有那建奴人头之事?不知道是怎么一回事?!”
赵大顶一下子就明白了曹化淳来意。
“曹公公莫非也想买建奴人头?”
忽的说了这一句,意识到自己说漏嘴了,急忙打着掩护。
“咳咳,那啥,莫非公公想检查建奴人头?!”
当然是故意的。
想要建奴人头卖出个好价钱,那当然要多多宣传。
曹化淳眼睛中闪过一道精光。
他鬼精一个,一下子抓住了重点。
没有纠结刚才赵大顶刚才说的那句话,带着人检查了一下建奴人头。
没什么事情后,匆匆离开。
路上,王承恩心里疑惑,问道:“干爹,刚才那个丘八说,英国公他们的人头是买的,干爹为什么不细问?”
“细问?问什么?建奴人头是买的,如何?不是,又如何?
在来之前,他们的那封捷报咱家看过了,上面涉及的人太多了。
仅凭咱们一个?能干什么?说不得会引来众怒。
记住,皇爷要的是一个听话的人,不希望再出第二个魏忠贤!”
曹化淳沉声说教。
“那咱们就这么看着?!”王承恩心有不服。
“呵呵!”
曹化淳冷笑一声,脸色阴沉,道:“他们能买,咱们也能买!
不仅咱们要买,还要让其他人买!
辽东,孙传庭,洪承畴,王朴,虎大威,杨国柱,他们这些人都要算上。
这次绕过咱家,下次,咱家让你们买不到!”
大抵太监都记仇。
这次一千余级建奴人头,可是一个大功劳。
这么大的功劳和他曹化淳无关,越想越不服气。
“可是,万一后面这个陕西中路兵马弄不到那么多的建奴人头呢?”
王承恩疑惑的问道。
“你啊,看事情还是太年轻。咱家如何放心把司礼监交给你?
俗话说,没有那个金刚钻就不拦那个瓷器活。
若是陕西兵马没有那个能力,如何能一次阵斩两千余人?
按照惯例,斩获中肯定会充一些百姓脑袋。
可是刚才那些建奴人头,全部货真价实。
他们甚至还往外面卖,这说明了什么?这说明他们阵斩两千建奴手拿把掐。
刚才那个丘八看上去是无意说漏了嘴,可在咱家看来,并非如此!
他那是故意向咱家泄露,意思很明显,就是认钱不认人。
虽然不知道他们为何要把建奴人头往外面卖,但总归是个好事!
朝廷需要这大功!”
曹化淳洋洋洒洒,语重心长。
不亏是能和魏忠贤交手还能全身而退的太监,能活到现在还备受崇祯宠幸,绝非巧合。
“不过,等回去之后,咱家向陛下请一道旨意,你去通州看看,去孙杰那里看看,看看到底是怎么一回事!算了,还是咱家去吧,你去咱家不放心!”
本想让王承恩去,想想还是算了。
这种事情太重要了,不能有任何差错。
......
崇祯从来没这么高兴过。
看着站在自己面前的曹化淳,他兴奋的在暖阁中走来走去,差点蹦起来。
“两部兵马,建奴人头加起来,果真有两千余级?”
崇祯瞪大了眼睛。
曹化淳行了一礼,道:“回禀皇爷,千真万确!
奴婢仔细核查过,确实是两千余级!不日将到达京城!”
“哈哈哈,好,好,壮哉我大明!大明中兴有望!”
崇祯连连欢呼。
“你先退下,这种大事,当祷告祖宗!
能有此大胜,当为祖宗保佑!”
崇祯说罢,头也不回的往太庙跑去。
从来没这么扬眉吐气过。
当年流贼挖了他的祖坟,当年建奴在京城城墙外指着他的鼻子骂,这么多年受到的屈辱,此时彻底烟消云散。
前几天多尔衮攻破蓟辽重镇的阴霾,此时全部烟消云散。
崇祯越走越快,最后甚至跑了起来。
完全没有皇帝的样子。
其实他心里也有疑惑。
不过,有货真价实的两千颗建奴人头,这些疑惑,暂时被激动的心情压下。
两天后,建奴人头在张之极以及赵大顶的护送下,进了京城。
本来应该直接送到兵部,可崇祯却命令他们,送到大明门外。
当所有的人头全部摆在大明门外面的广场上时,崇祯带着文武百官,来到了这里。
人头被摆成一个京观模样,气势雄伟。
崇祯站在人头前,脸色涨得通红。
“这这这......全都是建奴人头?!”
激动的语无伦次,崇祯彻底的相信了。
杨嗣昌拿了一个建奴人头来到崇祯面前,认认真真的解释。
“陛下,建奴人头的头皮发青,这是因为他们剃头已久的缘故,他们脑袋后面的这根辫子叫做金钱鼠尾辫,要能穿过铜钱才行。
若是把金钱鼠尾辫拆开,这撮头发会弯弯曲曲杂乱无章,这是因为辫的太久。
若是杀良冒功,临时剃头辫发,达不到这种程度。”
意思很明显,就是告诉崇祯,陛下,您别再怀疑了,这些建奴人头都是真的,不是杀良冒功。
崇祯眼睛大亮,兴奋的无以复加,“哈哈,好啊,好啊!”
没有什么比亲眼见到这么多建奴人头来的兴奋,来的精彩。
张之极这些人站在崇祯身后,笑的像菊花一样。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