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章 大黑龙和心态炸裂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等众女归房,刘琦亦步亦趋的跟在赵淮中身后,先把自己的安排告诉了大秦之主。
“胡闹…寡人的心思,岂容你随意揣测。”
赵淮中扫了刘琦一眼,眼神锐利。
身边的这位内官,也得适当敲打敲打。
虽说他干的就是揣摩大秦之主,把主子伺候舒坦了的工作,但擅自安排,并不为赵淮中所喜。
刘琦在大秦之主的注视下,脸上血色褪尽:“下臣以后绝不敢再随意安排,请大王恕罪。”
“穆大家和寡人的关系,哪轮到你来胡乱安排,平白让人看轻了。”
赵淮中从容前行,边走边道。
刘琦安排的小手段很简单。
泾阳县行馆,地方不大,女眷们住在一个院落,便于侍卫保护照应。
女眷的居处,以姜姞居中,其他几人环绕周围。
而每个房间后方皆有沐浴的清池,且彼此之间还可以暗自连通,相互出入。
常规来说,身为君王,要什么样的女人都有,正常情况已经满足不了君王的兴趣。
有些君王就爱玩这么个调调,大半夜的不好好睡觉,偷偷摸摸的好坏个良家女子啥的。
刘琦是想创造有利条件,拍个巧妙的马屁取悦主子。
然而马屁显然没拍对地方,赵淮中根本不按他的套路来。
他教训了刘琦,便独自进入一间静室,雷打不动的开始晚间的修行。
静室里,赵淮中再次拿出紫玉书简。
“相传老子西出幽谷,紫气浩荡,连天接地。
这么说紫气也不独是帝王所有,而是一种大气运,得天地道统的象征。
这紫玉简书对紫气的应用千变万化,若国君掌握此术,可与一国气运交织共存,彼此推动成长。”
他阅读片刻,便闭目修行,温养体内的仙台之力,而后又推动紫气运转周身。
夜色静谧。
赵淮中所在房间,缓缓升起一道幽紫色的法力光柱,气象磅礴,贵不可言。
夜深,他回到了姜姞的寝殿。
这一晚,居然很安静…就是清清白白的睡觉。
大秦之主竟尔没研究长生术。
次日。
凌晨就起来工作的橱子们,送来的是新鲜的豆浆,热气腾腾。
再用油滚面,炸成金黄酥脆的油条,就着乳白甜香的豆浆,吃完以后腹中元气满满。
第二天的安排,便是在泾阳,也就是临近郑国渠的周边区域,视察探看农作情况。
金秋九月。
在战国乃至秦汉时期,粟(小米)一直是种植最多的谷物,是主食。
整个关中平原,到处都种植着即将成熟丰产的粟。
风吹来,沉甸甸的粟谷随风摇曳。
赵淮中原本打算找几个民众来了解下民情,想不到被亲军带来的几个百姓,被拉到他身边以后,差点没吓瘫了,浑身都在发抖。
民间对大秦之主的传说众多,普遍说他是黑龙转世,有真龙身,白天是人,晚上睡觉就会变成一条大黑龙。
还说有宫里的内官,亲眼见过赵淮中的龙身,又粗又长,得有好几十丈,盘在那里比咸阳宫都高,看上谁一眼谁就魂飞魄散,吐出一口气息日月变色。
传得有鼻子有眼,巨细无遗。
不少民众深信不疑。
封建社会,风气如此。
君主都说自己是得天命的正统,主动把自己和鬼神联系起来,以巩固统治。
三年多以前,赵淮中出渭水,曾把自己体内的黑龙放出去降妖。
从那以后,他是一条大黑龙转世就传开了。
这时被拉过来的几个民众,就感觉自己面前是一个假装是人的大黑龙,无不面色惨白,战战兢兢道:“见…见…见…过…”
“大王。”赵淮中自己接的。
几个百姓根本说不出完整的句子。
赵淮中扭头问身畔的几女,“寡人有这么吓人吗?”
姜姞等人差点笑岔了气。
赵淮中身后跟着数十个泾阳县所属的秦吏。
他招来一个亭长(等同村正),问:“这些民众因何如此惧怕寡人?”
那亭长也吓得不轻,腿软道:“民间都说大王是真龙身转世,白天为我大秦君主,晚上便会显出龙身。”
瞎扯瘠薄蛋…赵淮中白眼。
这个时代的人迷信鬼神,拗是拗不过来的,爱咋说咋说吧。
赵淮中摆了下手,让亭长回去。
穆阳静走近粟地,指端探出一缕绿色的法力丝线,延伸进入粟谷的果实和主茎,探查片刻便道:“长势很好,再有半月,就可以收了。”
粟一般要到九月末,十月初可以丰收。
赵淮中走上附近的一座矮丘,登高望远。
眼见粟谷绵延,无边无际,心下莫名的生出几分激荡的情绪。
过了九月,等粮食丰产,解决了眼前的钱粮困境,就可以正式展开秦积蓄数代的目标,东出以扫六合,完成一统的宏图伟业。

这一刻终于要来了。
几女也跟到了矮丘上,莺莺燕燕,一起眺望远处的粟海。
穆阳静轻声问:“接下来秦会开始攻赵吗?”
赵淮中带着些考较的口气,反问道:“为什么认为寡人下一步是攻赵,而不是和妖族或其他几国交锋?”
穆阳静有些不满他考较的语气,明明自己是姜姞的师尊,辈分上比他还要高了一辈。
秦主越来越不顾及她的身份了。
穆阳静没好气道:“我最近翻阅祖上留下来,关于上古妖族的典籍。
妖族现在只解开了两次封禁,妖主三身之一,也只有一个狐身出世,且还不具备完整的力量。
可见妖族现在的攻势,更多的是一种试探,远不到人妖两族真正大战的时机。
妖在积蓄力量,准备一步步解禁妖墟。
同样的,我人族也需要提升力量。这个提升,最好的方式就是统一中土各国,高度集权,汇聚整个人族的全力,以便于将来能扫平妖族。
人妖两族都在抢时间,看谁能先占据主动。”
穆阳静的眼神里闪烁着智慧的神采,深邃明亮:“所以你肯定会抓紧时间,施行秦一贯的策略,东出以吞并五国。
先灭赵韩,而后就可以对魏形成合围。”
赵淮中和穆阳静,姜姞等人站在矮丘上,低声交谈。
矮丘下,李斯,王贲等人环伺跟随。
赵淮中从矮丘上往下走,颔首道:“穆大家说的没错,明年春,秦将伐赵。”
李斯和王贲等人在一旁都是精神一振,这是赵淮中首次明确给出了攻赵的时间。
李斯忍不住心绪激荡。
他见识不凡,早在来秦时便看出秦有扫荡天下的志向和条件。
而追随雄主,一统神州,正是他一贯的政治抱负。
这天上午,赵淮中在泾阳各地走动,临近中午,才回到泾阳行馆。
他此番出行,各类奏本,也加急送了过来。
行馆内,赵淮中整个下午就在批阅各类奏卷中度过。
到傍晚,他才结束了一天的忙碌。
接下来数日皆如此。
赵淮中一行在咸阳周边各郡县,走走停停,四处查看。
九月十一日,下午的时间。
赵淮中换了便服,在虞妫,辛武的伴同下,来到咸阳以东,一个叫耀县的县城内走动。
他们视察到耀县,赵淮中便装出行,打算出来看看。
不久后,他在虞妫和辛武的陪同下,信步来到耀县的公衙门口。
这里站着不少人,原因便是县衙外张贴着关于科举制实施的告示。
虽然只是一座县城,但周围旁观的人众,来自四面八方。
秦将实施科举制,以选拔人才的事情昭告天下以后,咸阳周边郡县,都是类似的情况。
各地皆有远道而来的人,有些甚至是从其他五国赶来的。
首次科举考核,会在来年春夏时节,在咸阳及其周边郡县展开。
“…秦开科举,不限身份,选拔有才干之人为官,真是从未听过。”
“在吾看来,此举是行不通的。各国都是氏族宗室掌权,此为各国之根基。开科举与宗室阶层,天然对立,不仅不是良策,稍不小心还会引生出祸端……”
人群里站着一个儒生打扮的中年人,说话时微微摇头。
他虽是唱衰科举制,自身却也是从齐远道而来。
这是当下不少人的心态,不看好科举制,却又忍不住带着一丝希冀,不远千里,想到大秦中枢看看情况。
万一秦真能落实科举选拔,对某些非世袭出身,而又自负才学的人来说,将是百世难寻的良机。
就在赵淮中站在人群后方,旁听民众议论之时。
他侧后方稍远处的一座建筑拐角后,走出两个寻常百姓打扮的人。
两人在前行中,飞快的瞥了一眼赵淮中的位置,眼中的杀机藏而不显。
他们显然已经认出赵淮中的身份,暗藏杀机,像是两个刺客。
他们藏在街上的行人之中,将体内的气息全部收敛,小心翼翼,手段亦是颇为高明。辛武,虞妫,并未第一时间察觉到街上的人群里,藏着两个刺客。
而刺客在距离赵淮中数丈外,便驻足停止了前行。
其中一个刺客手里,无声无息的滑落出一个竹筒。
就在这一霎,两名刺客体内的力量忽然释放,宛若江河在他们体内奔腾,磅礴的力量涌出。
轰!
两名刺客,不约而同的跪在了赵淮中身后,声势非常惊人,膝盖下力量激荡,将地面砸出了两个浅坑,可见他们的跪伏有多用力。
辛武蓦然回身,便看见身后有两人跪在地上,神情狰狞扭曲中透着难以置信的骇然,心态炸裂。
Ps:两百章了,求票,求订!
感谢大家的打赏、投票~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