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一章 赐婚,秘宫降临【求票】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地火洞天。
铸造坑内,火浆沸腾。
洞天上方覆盖的混沌,好似滚开的沸水般律动,膨胀收缩。
咸阳殿。
一袭粗麻布长袍的季末,说道:“……洞天内,近日火力不断攀升,温度比以往要高的多。
洞天四壁还有殷商时期祭刻的咒文浮现,仿佛在催动提升洞天内的火力。”
殷商秘宫要来了,出现地点是地火洞天…赵淮中脑内掠过一个念头。
邹衍当年从昆仑镜内得到殷商秘宫的部分位数运转规律,而后数年,一直在研究殷商相关。
数年过去,老圣人已经能推算出殷商秘宫的大约出现时间。
“洞天的变化,像是在积蓄某种力量,微臣预计,大概半月左右这种积蓄会达到顶点。”季末说。
赵淮中点点头,并未多言。
等季末告退,他思索道:眼下秦境无战事,正好趁机大干一场…
一刻钟后,辛武手拿赵淮中赐予的兵符,将调兵入咸阳的命令,传达了下去。
遂有秦军从各地往咸阳聚集。
十二月一日。
早上,天晴。
之前来秦的四国使节,齐楚两国的人已经走了,燕魏使节却依然滞留在咸阳。
这天大早,太子丹从招待各国使节的景前殿的一座寝宫里醒来,遂听到外边有喧哗之声。
他一身暗蓝长袍,肩膀处绣有鱼龙纹,腰扎绣银色丝线的宽带,从殿内走出,迎面见到魏人的使臣庆忌。
两人相互见礼后,一起来到景前殿外。
入目却是有秦军入城,军马齐备,兵戈肃杀。
这些秦军,步履间甲胄碰撞,发出阵阵金属的震鸣声。
有军马整齐划一的迈步,马蹄敲击地面如擂鼓。
“从秦军所穿兵甲制备来看,这些秦军并不是咸阳附近驻扎的禁军,而是从其他地方抽调来的卫军。
这个时间,调集大量秦军入咸阳做什么?”庆忌意外道。
太子丹沉吟:“应是有什么我们不知道的事情发生……”
又道:“吾明日便要启程回归燕地,但我会留下近臣在咸阳,庆忌你何时归魏?”
庆忌苦笑道:“我出发来秦前,大王对我说,若不弄清秦人接下来的动向,不许吾归魏。”
太子丹:“若弄清楚了,确知秦接下来要攻魏,先生当如何?”
庆忌脸色一变:“太子切莫拿此事说笑。”
顿了顿道:“太子可是收到了某些消息?”
太子丹摇头,略一躬身,自行回到了景前殿。
他近来在秦活动,并非毫无所获,从一些秦臣,乃至赵淮中那里,虽然没探听到秦下一步的确切动向。
但赵淮中曾透漏出秦无意攻燕。
太子丹相信至少在短期内,秦确实没有攻燕的打算。
从军事角度,乃至地理位置判断,秦下一个攻击的目标,最大可能就是魏!
太子丹回到景前殿,准备了几件礼物,很快便又带着数名侍从,再次出门。
临近午时。
他们一行来到咸阳城南,一座占地庞大的府邸外。
那府邸外此刻已是人员聚集,十分喧闹,皆是秦人重臣亦或宗室之人,身份显贵。
府邸正门外,高悬着一个‘蒙’字。
府内张红挂彩,却是有人在举办喜事。
数年前,老将麃公曾在朝会上公然发声,想将自己的孙女王裳,嫁给赵淮中为妃。
赵淮中并未接受,但又不想伤了军方重臣麃公的心。随后他便安排蒙恬和王家姑娘见过数次,俩人就此勾勾搭搭起来。
按理说,作为君主,不该推动都是军方显贵的两家联姻,以免留下拥兵自重的隐患。
赵淮中却没有这方面的顾忌,一来是他知道历史的脉络,蒙王两家素来忠义,另一方面是即便在这方世界,历史发生变化,不足以全信,他仍有掌控一切的把握和力量。
赵淮中登基以后,便给两人赐婚,定下了婚事。
此后两年,妖族出世,形式骤然紧张,两人虽然定了婚事,却一直没举办大礼。
直到攻赵结束,十二月一日,是蒙恬和王裳的婚期。
太子丹等外国使节在咸阳,得闻后也来凑热闹,备好厚礼登门道贺。
太子丹来到蒙恬府上时,府内已是宾客络绎,往来不绝。
正式开宴后,赵淮中带着姜姞亲自来露了一面,对蒙、王两家,算是极尽恩宠。
新娘子王裳,也就是麃公的孙女,也是个大熊美人,有着别样的妩媚,差点比得上燕浣纱。
怪不得当年麃公说自己的孙女是秦人第一美姬,虽然是自我吹嘘,但也不是一点都不靠谱。
王贲此时已育有一子,名王雷。
他和蒙毅等大秦青年一代将领都在,忙里忙外。
赵淮中过来坐了一会,小酌后便率先离开。
太子丹追了出来,和赵淮中在车架旁低声交谈了几句。
赵淮中登车时,太子丹在车畔深鞠,起身后遥遥注视远去的车架,久久不语。
他随后便返回景前殿,准备离开咸阳。
赵淮中和姜姞一起去了花草居。
“下雪了。”姜姞雀跃道。
风吹来,雪沫飞舞,入冬后寒意渐重。
赵淮中牵着姜姞的手,一起走进花草居。
上次来花草居,赵淮中光顾着体验手感,没找到时间把那座献祭所得的息壤山拿给穆阳静。
息壤蕴含的气机,用来滋养植物生长,最为合适。
————
魏,国都大梁。
景湣王魏午,急招龙阳君入宫。

两人此时位于一座寝宫之中,殿门关闭,两人在殿内秘议。
他们秘议的原因,是此刻摆在两人面前,一共十四卷简书。
容貌娇媚,举止间秀气如女子的龙阳君凤目微挑,注视简书道:
“大王还未说,这简书是从哪来的?”
“是在宫内东北角的祭祀殿发现的。
寡人今日前去祭祀先王,才发现贡席上多了这些竹卷,询问殿外值守的兵卫,以及日常洒扫的宫内人员,居然无人知道宗祠内这些简书是什么时候出现的。”
魏午神色惊异:“应是有人暗中入宫,将这些简书放在了后殿的宗祠内。”
“大王日常起居之处乃宫廷重地,戒备森严,不易出入。
若是有人入宫,将这些简书放在后殿,倒是更容易些。只是不清楚入宫之人送这些简书,却又藏而不露踪迹是何用意?”
龙阳君逐一翻看竹简,震惊道:
“这些竹简记录的是殷商的不传之秘,为军阵练兵之法,且是殷商最神秘的玄鸟卫所习兵策……
若真是古籍中记录的殷商玄鸟兵策,价值难以估量。
当年数百诸侯并起,连仙魔也入世参战,却无一路兵马能单独胜过殷商玄兵,其兵锋雄甲天下。”
龙阳君娇媚的脸上满是凝重:“不知是什么人,将此卷送入魏宫?!”
魏午却是大喜道:“谁送的并不重要,对方若有目的,早晚会再露面。
以卿所见,此竹卷所载,可是真的殷商练兵之法?”
“应无虚假。”
龙阳君脸上也有几分激动:“以卷中所载练兵,则兵员素质将远胜天下任何一路兵马,包括秦军。”
魏午忍不住起身在殿内来回走动了数步:“天佑我大魏,于此危难之时降此兵策奇术。
卿家从即日起,便暗中在我大魏推行此兵策,以验其威能。
若有所成,我大魏便不需畏惧秦人,甚至击溃秦军亦非不可能。”
“诺!”龙阳君应道。
十二月六日。
花草居。
“大王怎么又来了?”穆阳静问。
她现在有些害怕和赵淮中独处,对二人的关系她完全不知该如何把握,全是被动承受。
“我来有正事和你商议。”
赵淮中率先进了屋,“今年休战,有不少事要做,我预计在秦地开始增加小麦,稻谷的种植。”
穆阳静并不奇怪。
小麦和稻谷,从赵淮中最初提出嫁接的建议时,便连带提过。
他们早就在着手准备,一直在尝试增产的方式。
后来面食在秦人之中逐渐普及,则更进一步的推动了小麦产量的提高,只是始终没全面推广到秦境各地。
赵淮中正和穆阳静交谈,有侍从进来,说神农氏的几位族老从祖地来咸阳送东西,顺便查看五针松的长势。
赵淮中暗自叹了口气。
他本来打定主意,谈完正事要重温一下手感,甚至更进一步开垦新地…
十二月中,夜色初降的时间。
地火洞天。
上方翻腾律动的混沌里,缓缓探出四颗山峦般巨大的龙头,威狞慑人。
随即有四条玄黄色的巨龙,从混沌里露出了身躯。
这四条巨龙,通体翻腾着厚土之气。
它们的头上双角如雄鹿,牛耳蛇颈,蜃腹鲤鳞,凤爪虎掌,威风凛凛,正是传说中的真龙之相。
其背上有八十一片鳞甲,具九九之数。
四条玄黄土龙,口旁皆有须髯,颔下有龙气缔结的明珠,闪闪生辉。
龙为万兽之长,善于幽明变化,能大能小。
这四条玄黄土龙破开混沌,颈部却是都被青铜锁链束缚,锁链绵延,彼端连接的便是一座恢弘的青铜大殿,外形长方,高耸如山。
这座青铜殿被四条巨龙背负,通体青光流转,气象惊世。
当四条巨龙拖拽着青铜大殿,在洞天上方落下。
蓦然间,四条厚土之龙,化作四道玄黄色气息,缩小为一点,落在那铜殿四角祭刻的四尊青铜龙柱上,消失隐迹。
青铜大殿则受到某种气机牵引,缓缓落在洞天上方,发出砰然巨响。
整个洞天都在震动。
咸阳殿。
姬宪等人从昆仑山回来以后,被大秦之主出面挽留,一直待在咸阳未走。
殷商秘宫即将入秦,赵淮中打算邀姬宪等人一起探索。
毕竟都是现成的打工人,其中还有圣人存在,不用就浪费了。
而且这些古族传承久远,各家皆有些不为外人所知的手段,探索秘宫用得上。
至于秘宫所得,名义上肯定是人人有份,总不能让人白干活。
但姬宪等人要真在秘宫里有了收获,肯定也不会带出咸阳就是了,大家都是明白人,最后转一圈,还得朝贡献给大秦。
大秦自己在秘宫探索的收获,是大秦自己的。
其他人在秘宫探索所得,也是大秦的。
套路就是这么个套路。
当然,赵淮中不会白嫖人家的东西,会在其他方面做出补偿。
殷商秘宫降临的这个夜晚,大秦迅速做出反应。
在秘宫降临不到一刻钟的时间里,姬宪等人,连同大秦的众多圣人,夜御府的精锐,便进入了地火洞天。
同时调集到咸阳的秦军,亦汇聚到城郊待命。
Ps:之前写昆仑那段,用妖族视角来推进,就是考虑到随后有秘宫剧情,所以战斗过程没写太多,要不然紧接着安排秘宫情节,剧情会显得很紧~
求票求订,谢谢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