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9章 吾等愿随大人赴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乒乒、乓乓!
在那一阵阵敲打声中,众人的脑海里,浮现了许多事情。
都是自己过往的经历。
很多事情,让他们为荣。
很多事情,让他们惭愧。
也有许多事情,做的时候不觉得有什么,但现在事后再看,却觉得自己做得有些偏差。
这就是诗词的魔力。
带着一股拷问人心的力量。
使得众人的心境,受到了不同程度的锤炼。
在经过了锤炼之后,便没有了瑕疵,整个人的水准,都提升了许多。
别说是他们,就是许茂,也经历了这一番“锤打”。
等到结束的时候,已经满头是汗。
“这竟然是一首罕见的炼心诗!”
所谓炼心诗,都带着拷问人心的力量。
拷问人心,无疑是一件困难的事情。
但这恰恰是儒道的追求之一。
一个人,这辈子不说是能够无愧于天地,无愧于百姓,就算是只做到无愧于自己,那也是很困难的事情。
这是道德修养,也是心理素质。
想要提升道德修养和心理素质,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
因为这其实就是一个克服自己的过程。
就拿死亡来说。
大多数人畏惧死亡。
少数人,能够鼓起勇气迎接死亡;
更少的人,能够正视死亡;
罕见的人可以视死如归。
当然,也有李易这种拥抱死亡的人。
这其实就可以看作是心境的等级。
只可惜,自古以来,炼心都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
谁能没有私欲,谁又能不惧死亡呢?
这样的人,太少太少了。
所以,炼心诗的存在,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炼心诗能够拷问人心,让一个人面对自己内心最深处的秘密。
一番拷问之后,有可能产生脱胎换骨一般的变化。
炼心诗很多。
许茂知道不少,甚至自己也尝试写过。
但达到李易刚才所做的这种等级的,却是闻所未闻。
此诗一出,犹如烈火焚烧,铁锤敲打,心境仿佛变成了实物,在锤打的过程之中变得纯粹。
“好一句要留清白在人间啊!”
“即使是粉身碎骨,也不能退后半步!”
“只有李大人,能做出这等诗词来!”
众人热泪盈眶。
这首诗的意义很大,是全天下儒生的福音。
毫不夸张地说,有这首诗的存在,足以让天下儒道弟子,突破大儒的概率增加至少两成!
这在文道上的贡献,是巨大的。
但这个时候人们已经不在意这个了。
因为结合情景,李易是怀着必死之心写下这首诗的。
诗以咏志。
他的一句“要留清白在人间”,显然堵住了众人的千言万语。
这是多么崇高的追求啊!
李易怀着愿意和百姓们同生共死的念头,这是何等高尚?
难道他们要玷污李易的人格吗?
众人惭愧不已。
他们当然不会这么做。
但这更坚定了他们的念头。
“李大人既然已经决定,我等便不再相劝,只是大人不走,我等也不走,要死,便死在一处吧!”
“死得清清白白,也是一种幸福。”
“能和大人死在一起,是我们的荣幸!”
众人集体表态。
这首诗显然也感染了他们。
使得他们和李易一般,拥有坚定之心。
这让李易有些没想到。
他确实是如愿了。

能够安心地留在这里了。
但是众人也要留下来了。
这可不是他的本意。
他死了能够重生,变成天帝,活出第二世。
可是许茂等人只有一条命。
他们死了那就是真的死了。
当然,也有一种可能,或许天帝有掌控轮回的大能,能够让他们死而复生?
但不成天帝,终究不知道具体的能力,能达到什么程度。
李易可以拿自己的命去赌,却没有拿别人的命去赌的道理。
所以,他其实很想让许茂等人离去。
可是看看他们现在这副样子,显然是不可能走的。
李易也不想浪费口水,只能是按下不表,等到后面再想想办法吧。
“许兄啊,就让我安心地去死吧……”
李易心中哀求。
求求了,我是真的想死啊!
但不想他的死的人,实在是太多了。
冀州西部七郡的各级官吏,同样是这么想的、
他们联名上表,希望李易离去。
当然,李易同样怒斥了一番。
之后,也都无话可说了。
但是,百姓也知道了发生什么事情。
他们甚至上了万言书,每一个人都按了手印。
这可是不小的分量。
李易看着厚厚的一沓万言书,感觉到了沉重。
百姓们也希望他离去。
但李易不可能走。
于是只好亲笔写下告百姓书,表达自己的决心。
就在好不容易安抚了百姓后,京城的圣旨又来了。
“狗皇帝又想干什么?”
李易直接红了眼。
这一天天的,想死怎么就这么难的?
全世界都想背刺我是吧?
只有仙门是好兄弟!
“大人,陛下旨意到了。”
许茂见李易没有接旨的意思,急忙出言提醒。
“无非就是让我回京罢了,但我是不可能回去的,接旨有什么意义?”
李易摆了摆手,果断拒绝。
“可是陛下用了金令!”
许茂闻言,露出惊色。
他手捧着一枚金色的令牌,开口说道:
“金令一出,必须无条件遵从!”
“这是太祖定下的法旨!”
“若是不从,按律当斩!”
他把事情的严重性,陈述了一遍。
希望能借此,让李易生出想要回京的念头。
却不想,李易眼前一亮,说道:
“那就让她砍了我吧,若真是杀了我,我得感谢她!”
李易说得真心实意。
姜承乾如果真能给他一个痛快。
那反倒是好了。
过往恩怨,一笔勾销。
等哥们成了天帝,一定给你包个大红包。
许茂闻言,苦笑。
李易这次是真的铁了心了,他是不可能劝得动了。
只能是认命一般不再言语。
静等着与李易一起赴死。
却不想,这仅仅只是一个开始。
圣旨和金令仿佛不要钱一般,不断地发往冀州。
钦差更是来了一批又一批。
最开始,许茂是震惊的。
陛下的决意,也太坚定了。
可惜,李大人无动于衷。
到了后来,则是麻木了。
因为姜承乾,足足发了十三道金令!
大乾从太祖到现在,还从来没有人能够接到十三道金令。
不得不说,这也算是千古奇闻了。
但是这十三道金令,没有动摇李易丝毫。
李易看着摆满了一桌子的金令,撇了撇嘴说道:
“狗皇帝,你以为这样,就能坏我好事?”
“不可能!”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