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6章 佛门之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佛门众僧闻言,立即露出肃然之色。
“谨遵佛子教诲!”
但是也有人不解。
“可是在过去,我们同样很努力地在传法,不靠别人只靠自己,可为什么却收效甚微呢?”
李易摇了摇头,笑着说道”
“那是因为佛法不对,你们过去所传播的只是小乘佛法,所谓的慈悲为怀,只是口号,而没有落到实处。”
“小乘佛法之中,天下只有一尊。”
“佛,人人需要对佛保持敬畏,那么这与世人又有什么关系呢?”
“无非就是在自己的心里,又立了一尊皇帝罢了,可是大乘佛法却不同,大乘佛法言,人人都有佛性,众生都是佛,只要看破知见障,便可成佛。”
“一个狭隘,一个宽阔,一个唯我独尊,一个人人如龙,是你们,你们怎么选?”
“你们自西域尼罗国远道而来,便说明你们心中早已认可了大乘佛法,既然认可,那么你们就应该拥有自信,大乘佛法和小乘佛法是不一样的!”
李易说得很肯定。
无他,
只因他见过成功的案例。
上一世的佛门信徒,那可不在少数。
这个世界的百姓过得更苦,更空虚,更没有精神养分......
他们怎么可能排斥大乘佛法呢?
方才提问的僧人闻言,眼里露出坚定之色。
“弟子明悟了,谨遵佛子教诲。”
李易点了点头,继续说道:
“至于第二,我之所以不允许官府,衙门,为你们保驾护航,其中缘由,与之前所说的类似,无非就是不想利用外力,让你们走捷径。”
“路是自己走的,你们每个人都有大志向,都想要得果位,得解脱,那么就不应该把希望放在他人身上。”
“儒家有云,行千里路,读万卷书,这句话我同样送给你们,你们是佛门的先行者,你们是大乘佛法唯一的继承人。”
“你们应该与别人不一样,因为你们背负着伟大的使命,你们应当融入到百姓中去,用自己的所作所为,获得百姓的认可。”
“若你们的佛法当真足够优秀,百姓怎会拒绝呢?”
这一番话,说得众人连连点头。
确实是这个道理。
“大人当真是用心良苦。”
许茂感慨说道。
“佛子方才所言,字字珠玑,小僧无比认可,路是自己走的,只有自己真正走过了路,才能有相应的感悟和收获,我们确实不应该走捷径,或者是依靠外力。”
“可是小僧不明白,那佛子为何不让我们修建寺庙,禅院呢?”
“没有寺庙禅院,我们如何招揽信徒?”
这次换成是觉远提问,他不是抬杠,而是真的疑惑。
眼眸里面充满了求知欲。
直觉告诉他,李易一定有深意,只是他暂时还没有领悟到。
众僧纷纷点头,同样疑惑地看向李易。
别的他们都能理解,可为什么不允许他们修建寺庙?
没有寺庙,那他们住在哪?
信徒若是来上香,又该去哪里呢?
没有庙宇的佛门,能算得上是什么佛门?
“你误解了我的意思,我不是说不允许建造寺庙和禅院,而是不允许你们私自建造。”
李易轻笑一声说道。
“这有什么区别吗?”
觉远愕然。
“很简单,让百姓为你们建造寺庙!”
李易说道。
什么?
众僧更加迷惑了。
李易继续说道。
“对此,我送你们八个字,从群众来,到群众去。”
“你们口口声声说众生皆苦,那你们首先就应该知道,众生为什么苦?”
“他们的苦,到底是什么滋味?”
“你们不了解,你们便没有发言权,你们不可能高高在上的,仅凭着一句口号,就认为自己就一定是正确的,自己的佛法,就一定能拯救世人,若是这般,跟仙门又有什么区别呢?"

“所以你们应该融入到百姓中去,去帮助他们,用你们的能力,去解决他们的困难,教会他们的道理,用佛法去温暖人心,用行动,去感化世人。”
“若世人当真虔诚皈依,那么他们自然会需要一座寄托信念的庙宇,届时,无数佛寺,将会在九州大地上拔地而起。”
众僧闻言,露出了激动之色。
“原来是这样。”
“真是一条未曾设想过的道路!”
“确实,都说众生皆苦,可是众生到底经历了什么?我不知道,我也不能说一定能够解救他们!”
先前李易说过,这个世界的佛门弟子,还停留在最初级的层次。
他们还有一颗淳朴且真诚的心。
他们是真的想要弘扬佛法,而不是一味地追求利益。
因此,他们愿意沉下来,去做这一件看似麻烦的事情。
这其中的困难,让他们甘之如饴。
若不具备这种恒心,他们也不可能大老远地从西域赶来。
“佛子所言,当真是真理,为我们指明了一条光明的道路。”
“可是贫僧还有疑问,世人百态,人心各异,贫僧相信,按照佛子所言去做,一定能让许多人信仰我佛,领悟大乘佛法,可是,却不可能让所有人都认可……”
“若总有人愚昧,不愿意信我,那又该如何呢?
空见眼眸之中满是迷茫。
他是个智者,他脑子里简单地过了一遍,认为李易说的是对的。
若是佛门当真能放下身段,按照李易所说的去做,那么获得百姓认可,不是什么难事。
可人与人是不一样的。
一件事物,哪怕是好事,可有的人就是充满了戒备,他就是不愿意认可。
那又有什么办法呢?
他希望能在李易这里得到答案。
然而,李易却是笑了。
“大师,你着相了,人心莫测,本就是不同的,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再怎么强大的法力,也不可能复制出,完全一样的人来。”
“你太看重得失了,你希望所有人都能认可大乘佛法,但那是不对的。”
“毕竟,人都有最起码的选择余地,有的人就是不喜欢,就是不愿意,那你也不能强迫,因为这是他们的选择;”
“事实上,你不必去在意那些不信你的人,世间的人这么多,能有十分之一信你,那都已经是了不起的成就了,作为佛门高僧,你不应该有这么重的功利心,你应该坦然处之。”
“扫地为何?”
“为了净地。”
“净地为何?”
“为了静心。”
“静心为何?”
“心静方能见众生,见得了众生,方能勘破生死。”
“生敬天地之心,心无挂碍,无挂而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
李易淡淡说道。
其实空见这种心态,谁人都有,总是想要做得尽善尽美,想要得到所有人的喜欢。
但这是不可能的。
再怎么完美的人,也不可能让所有人都认可。
就比如说李易吧。
虽然如今已经有了这种地位,可还是有许多人恨之入骨。
他的新政,造福了许多人,未来还能让更多人感到幸福,但还是会有人,认为新政是毒瘤。
人心不同,追求不同,便会如此。
所谓众口难调,与其想得那么多,不如做好自己。
空见闻言,浑身一震。
“贫僧明白了。”
他本不是愚昧之人,但是此事涉及到他的毕生宏愿,因此执念很深。
一旦有了执念,就容易蒙蔽理智。
如今经过李易点醒,他立即就醒悟了过来。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