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5章 王大将军,好久不见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陈然闻言,开口说道:
“最开始的时候,百姓不当一回事,他们见识毕竟还是浅薄了些,也不太懂这些东西,只是半懂不懂地听完,稀里糊涂的画押。”
“但是没有过多久,他们就发现这些政策跟他们关系很大了。”
“比如说,李大人规定,说凡是六十岁以上的老人,逢年过节,衙门都会为他们发放米面肉食,那些年纪更大的老人,当地父母官甚至还会亲自前来慰问。”
“比如说,山下的学校不收任何学费,但是要象征性地收取一些书本费,若是有家庭困难的,也不用担心,还可以申请贫困补助。”
“再比如说,县里有什么大工程,需要青壮年,你村里的闲汉便可以敢去工作,要知道一般县里的工作,都是管一日三餐,且待遇不菲的……”
“久而久之,百姓们发现,这些政策,居然关系到他们方方面面的事情。”
“于是就再也不敢怠慢了,每次小吏到来的时候,百姓都无比积极,非要彻底弄清楚不可。”
“这也是李大人,为什么要定期组织扫盲行动的原因。”
“村里的人或多或少能认识一些字,这样眼界也能宽一些,遇到小吏宣读政策的时候,也能有些理解能力,而不至于两眼一抹黑。”
陈然说得太多,有些口渴。
从一旁摸出一个水壶来,咕嘟咕嘟地灌了几口。
而二人却是再次陷入到了沉思之中。
他们二人都不简单,一个是大将军,一个是中原上卿,无论是能力还是地位,都是没得挑的那种。
但是今天,在区区一个小吏面前,却像是一个学生一般,对方每说几句,自己都要沉默一段时间来消化。
但这显然不是陈然有多高明。
他只是一个忠于职责的小吏罢了,真正智慧的是,正是他无比崇拜的李易。
李易此人不仅能把控大方向,更能关注到这些细节。
他们不知道,细节决定成败这句话,但是这一刻却有着类似的感悟。
小吏如此,百姓如此,冀州怎能不兴盛?
在这一片贫瘠的土地之上,当真是彻底变了天啊。
陈然喝完水后,将水壶递给二人。
“二位或许渴了吧,不如喝两口,这可都是凉开水,放心喝吧。”
王寄真怎么可能喝别人喝过的水。
正要拒绝,可是听到陈然后面所说,却是一愣。
“凉开水?"
陈然咧嘴一笑,傲然说道:
“这也是我们李大人的安排。”
“他说,在冷水之中,有我们所看不到的微生物,这些微生物,正是让人生病的源泉,所以为了身体健康,鼓励所有人都喝热水,我水壶里的水,就先是煮沸了,之后又凉了下来。”
王寄真闻言,只觉得荒谬。
“这怎么可能呢?”
“我从小到大都喝冷水,可从来没有生病过。”
陈然打量着王寄真,说道:
“阁下应该是个武者吧。”
王寄真点头。
他不仅是个武者,而且实力还很强,已经到了大宗师的水平……
“那就对了,武者有内气,修行者有灵力,就是读书人,体内也有文气护着……”
“可是普通百姓,什么都没有,最是孱弱无比,所以才会被水里的微生物所害。”
“李大人说过,这些微生物看不见摸不着,但是确确实实对人有害,他既然这么说,那么就不可能骗人,现在冀州上上下下,上到老人,下到顽童,都只喝热水了。”
陈然淡淡说道。
王寄真和朱亚文再次对视,对于此事,二人保持着怀疑态度。
毕竟这种事情也没有验证过。
但这件事情不重要,喝热水就喝热水吧,左右不过是多烧些炭罢了。
通过此事,真正让他们感觉到可怕的,其实还是李易恐怖的号召力。
凡是他所说的话,就像是金科玉律一般,根本就不会有人质疑,所有人都不打任何折扣,直接就开始执行了。
这种影响力,才是他们必须要关注的。
或许是看出了二人对于此事的不以为然,陈然倒也不解释什么。
这些外地来的人,可不像是冀州这么盲从,对于李易的那些难以理解的命令,存着怀疑之心,倒也是非常正常的。
他回到原本的话题,继续说他们感兴趣的事情。
“关于让百姓了解朝廷时政这件事情,李大人曾经还讲过一个故事。”

“他说在遥远的过去,曾经有个人与人结怨,于是心生杀意,想要让对方去死,于是准备了一百两银子的巨款买凶杀人。
但是拿了银子的那个人,却也不想亲自动手,于是又取出了五十两银子,交给了第三人。
第三人只得到了五十两,为了这些银子去杀人,多少有些不值当,于是又拿出了二十两,交给了一个游手好闲的地痞,让其去做这件事情。
地痞呢,虽然平日里蛮横,但是杀人,却也是不敢的,再者说,钱实在是太少了,于是就截留了十五两,只取出五两,交给了自己手底下的一个小角色。
而这个时候的五两银子还能做什么呢?
买一把锋利的宝刀只怕是都做不到吧。”
“这个故事的对应的就是朝廷。”
“在过去,京城赈灾,发出来的钱粮,还有十成,到了地方上,就只有七成了,然后到县里,就只剩下了五成,最后落到百姓手上的,最多只有三成。”
“所以说,要想彻底根除欺上瞒下的现象,百姓们必须要知道的很多。”
陈然笑了笑,继续着说道:
“现在我冀州上下事务,基本上都是公开透明的,可以说是路人皆知,想要欺上瞒下,几乎不可能。”
朱亚文闻言,问道:
“这是为何?”
陈然卖了个关子。
他跑到自己的茅屋里面,取出一沓印满文字的纸张。
“因为这个。”
王寄真接过,打开一看。
上面竟然密密麻麻写着最近冀州发生的事情,以及最新的政策。
落款有明确的日期,正是前几天。
”此乃何物?”
他露出惊色。
“这是报纸,不出门知冀州事,只需要看报纸就可以了。”
原来这就是报纸。
朱亚文不可能没有听说过报纸,毕竟冀州已经刊发了那么多,甚至不少都流传到了中原。
只不过他兴致缺缺,丝毫没有意识到报纸是多么厉害的东西,于是没有怎么在意。
如今这一看,方知报纸的厉害。
此物的存在,竟然可以解决官场存在于无数年的弊病,当真是不可思议。
他们向陈然讨要了报纸,陈然欣然接受。
二人带着报纸回去阅读,可以说是彻夜未眠。
简简单单的一张报纸,却是让他们如痴如狂。
这简直是打开了一片新天地。
原来还能这么玩的吗?
天明时分,二人在小王村短暂的补给。
其实不是补给,而是专门想要看看,小王村是不是如同陈然所说的那样。
这一看,才发现确实毫无出入。
“李易啊,在冀州做得好大的一件大事!”
王寄真深吸一口气。
他对于冀州,生出了无限的好奇之心。
小小一个村子,就已经带给他如此巨大的震惊。
那么县城呢?
郡城呢?
州府呢?
接下来的旅途,对于他们来说是魔幻的。
他们在县城之中,看到了一座座热火朝天的工地,到处都在大搞建设,小小县城,发展得如火如荼,竟然都比肩中原的一些郡城了。
至于郡城,则是更让他们如梦如幻。
可以在里面看到络绎不绝的商队,衙门甚至专门开发出了一条街道,作为商业中心,不少异域胡商,甚至都远道而来,专门在此做生意。
于是,中原上下,再也没有一丝一毫的骄横之心了。
他们变得谦虚了起来。
或者说,自卑。
因为只要不是瞎子,都能看出两地之间的差距了。
这个冀州,已然不是他们记忆中的冀州了。
终于,在辗转了半个月后,他们到达了州府。
渤海城相比于过去,扩建了至少十倍。
一眼望去,俨然是一座千古雄城。
但即便是扩建了这么多,渤海依然显得有些拥挤,刚一进去,就看到无数车马纵横,好一片繁荣之极的景象。
王寄真看到这些,内心已经没有什么震撼了,因为他已经麻木了。
他深吸一口气,走到了路边的茶楼里,打算小小的休息休息,顺便整理一下情绪。
可结果呢,刚一进茶楼,却听到了一个略显熟悉的声音。
“王大将军,好久不见。”
王寄真抬眼去看,只看到一个一袭白衣,满身书卷气的俊美男子,
他手中拿着一把折扇,嘴角噙着笑意,正在看着他。
“李易!
王寄真瞳孔骤然收缩。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