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1章 大明戚继光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351章 大明戚继光
要知道此次西征的大军中,有不少还是当初的降兵。
尤其是部分将领,都是原来闹事的刘邦部下。
也有几个是项庄下面的楚将。
本来就直接听命于范增。
范增要是生出异心,串联他们。
然后与孔雀国合作。
便可以置韩信于死地。
韩信一脸严肃道:“如果你真敢这么做,信不信第一时间你的脑袋就会搬家!”
“陛下敢放心让你来,就不怕你闹事。
我韩信自然也不怕你折腾!”
鄂!
范增到是一愣。
小瞧韩信这娃子了。
他到是一下子看通透了。
“再者说来,你都七十的人了,你还愿意做这等无意义的事吗?”韩信摇摇头感慨一声道:
“就你老这样的文士,过得了孔雀国如此丧心病狂的特姓制生活!”
额!
范增到是被呛了一句。
孔雀国的特殊教派,教派控制国人,这个实在接受不了。
那种将人天生分为四等的分级制度,实在是让人倒胃口。
龙腾虽然也有贵族尊卑之分。
但是贵族也有沦落为庶民的时候。
庶民同样有机会成为新贵族,向上攀爬,成就自己的时候。
这种有升有沉,带给的龙腾兴盛衰败。
一次又一次的蜕变,一次次的变强。
这便是龙腾的魅力还有它的伟大之处。
作为一个文士,岂会抛弃文明而拥抱愚昧野蛮。
“跟你聊着没劲,我去找李由那小子玩!”范增算是默认了自己的职差,一刻也不敢歇息,便要去付任。
他喜欢规划,喜欢谋事布局。
既然韩信将上河上游的东北低区交给自己。
自己就要看好他。
早早的到,早早的计划布防。
这才是正道。
韩信也不揽着,因为揽不住。
只吩咐人多给老头准备点御寒的衣物。
河上游地势高,气温冷。
对这种高危老头最不友好。
…………
咸阳!
朝会刚刚结束,西征的好消息一个接一个的传来。
满朝文武皆大欢喜。
“西征第一阶段完成了,没想到韩信等人完成的这么快!”
“是呀,光是击败敌军就有二十多万,俘虏了十几万,可以抓取征集的奴隶高达一百万众。”
“一百万精壮,这一下西南的路不愁修了,各地的矿山不愁人挖了,修铁路也不愁人了!”
“皇陵也不用耽误了,有奴隶可以加快进度了!”
“这些精壮我认为到是其次的,重要是那些蛮夷女子有近二百万众,不管是给我大秦的男子生育繁衍,还是耕地播种,伺候庄稼,都能加快我大秦腹地的繁华!”
“嘿嘿,这些蛮夷女子你们就不要打主意了,肯定是优先送到河西、北疆各郡,辽东、安东等边塞之地,解决戍边的将士们的守夜之苦!”
武将们一个个龇牙咧嘴,笑得相当猥琐。
这一下,大秦的将士们人人都有老婆跟妾了。
边疆也会更稳妥,苦了这么久,为国奋战,为国戍边的将士们终于可以享受一把了。
而始皇面对西征获得两郡偌大土地,以及四百万人口的劳力增长,却表现的兴趣乏乏。
因为就在他将要上朝之时,高奴派来了一支一千的军队。

押送着数大车的宝物入国都。
是也,一下完朝,始皇便急着返回御事殿。
“臣百里火拜见陛下!”
始皇道:“不用行虚礼了,此去大明带回了什么好东西?”
百里火,秦穆公手下名臣百里溪的后裔。
乃是精挑细选,百名除籍的黑冰台之一的一员。
是也,现在连张松都不知道百里火回都了。
“回陛下,臣带回了大量大明腹地收集的书籍,还有大明朝所用的好物件,以及一份大明名臣名单!”
大明的消息,不是倭国的。
始皇稍有不悦。
不过能收罗到大明腹地的消息也是好的。
参考价值应该是不错的。
始皇没有查看书籍名录还有东西清单
而是先看起了大明名臣名单!
名单首位上写着抗倭名将戚继光!瞬间让他始皇为之一震,目光死死盯着这三个字!”
“大明已有抗倭名将了?”始皇不解道:
“为何还会让倭岛发展如此之迅速,以至于祸害到了南疆,封锁海域!”
百里火回道:“陛下,戚继光抗倭成名之时,已经是大明的二十年前了。
如今他已经罢官归家了!”
什么?
始皇闻言震惊不已。
猛的站起来。
如此堂堂一员虎将,竟然罢官归家。
这大明皇帝朱翊钧是何等的昏庸眼瞎。
放着这么一员剿灭倭寇的能臣不用,当真是可气。
接下来百里火疆戚继光之事一一说给始皇听来。
始皇一会抚掌大笑,神色激动。
一会又是郁闷气恼。
“好一支戚家军,杀得了倭寇,灭得了北蛮,挡得住后金,守得住国门。”
始皇说到后面又不由的长叹一息。
英雄迟暮。
不想晚年了,却被如此冷落踢回老家。
大明万历皇帝朱翊钧实是一个笨蛋。
“如此人才,赋闲在家,不光是一种浪费。
实则也是一种熬杀。
此等武将,一朝清闲,必郁郁不得志,终会郁郁而亡,活不过几年的。”始皇爱才心起,沉吟便刻道:
“派人接触戚继光,试探其对倭岛的想法,若其还有志灭倭,想尽办法请到长白山。
即使不能统兵灭倭,此人也可幕后谋划为我新军东进提供参考意见!”
百里火轰然回道:“诺!”
还是陛下有眼光有魄力。
异域时空之人,也敢起用。
“继续跟朕说说这大明其它的文武名臣……”
始皇继续拿起名单,看到第二个名字——辽东名将李成梁!
百里火按着名单从上到下依次将其大略还有能力细细道来。
李成梁勇武不假,不过这家伙已经老人。
而且镇守边关多年,为了自己的荣华富贵,已经开始杀良冒功。
虽然对大明镇守辽东很重要。
但是他的的所做所为却也有一种养寇自重的嫌疑。
虽是能将,但也是祸将。
并非什么忠直良将。
跟戚继光相比,人品不知道差了多少。
“朕早就耳闻此人在辽东多有震慑后金女真。
不呈想,后金女真之壮大也出自此人之手,实乃是祸端之一,此子当杀也!”
(本章完)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