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3章 我有上中两策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463章 我有上中两策
戚继光看了二人一眼,解释道:“五代以内的王族都死了,但是他们好像找到了五代以外的旁支!”
听到这个,李信哈哈大笑:“荒谬,五代以外的有什么资格来继承家产,何况还是旁支,谁知道是哪个庶民的野种。
血脉可能都是假的?”
“所以第二个功勋派,希望从各大义军头目中选一个有实力的担任高丽王。”戚继光道:“他们也不承认五代以外的旁支血脉。”
陈平幽幽的说道:“这是野心不小,想推一个强势的出头,不光想恢复高丽国,是想更进一步呢!”
李信打着哈欠,对这事陡然没有了兴趣。
“老陈,你主意多,又损,还是你来给他们定一个调吧,省得他们胡思乱想,想在我们手下折腾!”李信本就是武将,对这种谋划不是很上道。
陈平道:“我有上中两策!”
“上策以岛上倭金流寇颇多,半岛不太平为由,将所有高丽人南迁。
以保护他们安全为便,聚拢到一起,然后悉数用船运到海中各岛分开安置。
至于军队头目能杀的杀了,不能杀的全都组成归义军去打别的蛮夷!”
“好!这个上策好,我喜欢这个!”李信闻言,眸中陡然射出精芒。
本来大秦就缺人口。
开发了大明时空,那就更缺了。
打下半岛,总该有点收成,不能白来。
矿山土地什么的带不走,那就将人都卷到海上去吧。
到了海岛之上,谁敢闹事,连跑的余地都没有,全给我老老实实的。
该种田的给我种田!
该挖矿的给我挖矿!
该打鱼的给我打鱼!
戚继光眉头微微个挑。
好家伙,人都移走了。
大明吃啥。
真是一点不留呐。
太绝了。
“中策呢?”戚继光问道。
陈平道:“中策简单,李氏没有王族血脉,不代表大明没有。
从大明的皇族中选一个过来,继承高丽王位就行了!
反正是是龙腾一家人, 分什么姥姥舅舅, 侄子外甥的!”
“噗!”李信听了, 直接笑喷了,对着陈平竖起大拇指。
你真损!
戚继光听得中策,却是深思起来。
貌似中策也不是不行。
“既然大家都不反对, 陈平你写一封奏报给陛下吧!”李信懒洋洋道:
“我先将北部地区的李氏高丽人南移,两手准备, 省得陛下同意之后, 我们在行动, 耽误我们返回的时间!”
高丽人一听山中还有无数的倭金联军,秦军为了坚壁清野, 决议将乡村跟小城的人都迁移到南方大城池去。
所以也未有察觉。
那些义军头头们也被勒令带着部队朝着江城去待命,等待大明与大秦的指示。
李氏高丽的权贵们想着很快就能分食高丽的大权,获取胜利果实了。
自然一个个积极无比。
主动帮着大秦的将士将北部地区的人口集中往南迁移。
半岛经过倭人祸害, 接着后金又祸害。
然后倭金联军合着祸害。
人口直接损失了一半。
集中安置, 聚于大城池, 也是理所当然。
而且更有利于未来的恢复与发展。
咸阳的批复还没有回应。
十一个都督府的成立与都督人选已经送达。

汉城!
李信看到了满意的调令。
“恭喜李大将, 以后总管征倭都督府之事了!”陈平拱手道喜道。
将领们的安排要快于他们这些文官。
李信直接不用回咸阳,可以南下上马上任了。
而他陈平, 不知道回到咸阳会授予何职。
内阁不要想。
尚书也全没份了。
余下的就是各部门的副手了。
貌似都不是什么好差事。
李信闻言哈哈大笑,回礼道:“我还要继续在大明吃苦,先干掉丰臣秀吉!”
“不过走马上任之前, 我会兑现承诺跟你们去京都喝酒的。”
说完李信走向陈平,挤眉弄眼道:“老陈有没有兴趣, 跟我去征倭都督府,只要你去, 我保证除了我,你就是最大的官, 不管是兵事还是政事, 你都可以统筹!”
想要超过任嚣的功劳,必须要有得力的助手。
陈平就很不错, 虽然主意损了一点,但是对付蛮夷就是要这种人才。
任嚣成为了南征主帅, 跟他李信接下来要干的活是一样的, 只是二人分在不同的时空而已。
陈平苦笑摇头:“算了,我还是想先回咸阳,陛下会另有安排的。
而且……也想回去见见的我妻儿了, 我怕他们都不认识我了!”
为了征伐大明, 他陈平已经几年没有回过家了。
现在半岛战事结束,他恨不能插上翅膀飞过去。
李信此见只好将目光投向了戚继光:“老戚, 你可是大明的名将, 你就不想去南洋……”
戚继光摆手道:“我也想去大秦的国都瞧瞧,目睹一下大秦的盛况!”
李信顿觉无趣,目光又转向了胡守仁。
胡守仁不等他开口忙道:“陛下来了旨意,说是要我跟戚帅去皇家军事学院里教后生娃娃,我这身本事竟然也能当先生,恐怕无法去征吕宋等诸岛了。”
皇家军事学院呐。
算了,抢不过。
那可是得罪不起的机构,不然以后学院不分配好苗子给征倭都督府,那就得不偿失了。
…………
大明紫禁城!
皇帝朱翊钧,破天荒的上朝了!
百官无不朝着帝陵的方向痛哭一场,然后这才抹干净眼泪感紧上朝。
“陛下终于上朝了,列位先帝保佑呐!”
“是呀!陛下终于走出深宫了,不在罪责我们了!”
“战事都结束了,我大明终于迎来新生, 恐怕陛下重新上朝与此事大有关系!”
“不, 我觉得是跟大秦有关系,这次临朝怕是重点商议大秦之事。”
“哎, 你们就不想想, 这一次对付四面八方的蛮夷, 我大明的国库已经空了,朝廷还欠了地方上许多的债没法清算,今天呐,我看是重点商议财政之事,可不能寒了抗击倭寇等蛮夷的大明将士之心!”
“呵呵,那帮匹夫武人什么可安抚的,打不赢才是他们无能,我堂堂天朝上国被这些蛮夷攻进来,是他们的过错,当罚也!”某个东林党恶狠狠的甩过去一顶大帽子。
换作以前,定然是不少人附议。
不过今天去往大殿的长长宫道上,却是没有几个附议的,其它人都用怪异的目光盯着东林党的几个顽固老头。
(本章完)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