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完美团队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等张晓龙签完保密协议,李锋没在藏着掖着,他直接拿出手机来操作道,
“我们锋锐现阶段的任务,就是做移动时代的QQ,也就是我们的微信,移动时代的在线即时聊天软件。”
张晓龙做为中国第一代程序员,随便拨弄了两下微信,就明白了李锋的意思了,
“李总,你这是挖我入坑啊!”张晓龙感觉这微信好像就应该是自己的。
“怎么样,晓龙,只要你加入锋锐,那微信这个项目就是你的了!”李锋勋勋诱导道。
张晓龙看了看李锋,又看了看微信呢,过了好长一会儿,才终于下定决心,
“那好吧,既然李总如此厚爱,我就加入锋锐吧。”
那怕张晓龙说这句话的时候,也十分轻描淡写,然后张晓龙又不说话了,只是默默的吸着烟。
加入就加入呗,只是你这是什么表情啊!怎么跟逼良为娼似的,路炜心中再次吐槽道。
不过当李锋听到张晓龙愿意加入锋锐的时候,非常高兴站起来直接给张晓龙一个大大拥抱,
“欢迎加入锋锐,晓龙,我都有种拥抱未来的感觉了”。
而李锋这么热情的一下子,弄得张晓龙十分尴尬,不知道男男授受不亲啊!
对于自己未来的新工作,张晓龙还是不确定的问道:“李总,你真的让我负责这个微信吗?”
李锋直接肯定说道:“是你的,由你负责,我完全相信你,你就是他的负责,把它完全交给你,你放心大胆的干,
有什么需要,可以直接跟我说,而你只需要对你自己负责,按照你的想法,把它做到极致!”
为什么微信会是张晓龙开发的,当时滕讯内部有很多团队都在做这个项目,
但为什么最后的胜利者会是张晓龙呢?
而不是李晓龙?
或者什么王晓龙呢?
而且微信为什么这么强大的APP,所犯得的失误、走过的弯路那么少呢?
而微信更是帮滕讯全面完成了在移动时代的多个核弹级布局,
一是微信本身巩固了移动时代的通讯关系链,
同时帮助滕讯打入了梦寐以求高端人群(这在微信未诞生之前的低幼QQ时代一直是滕讯的心病);
二是朋友圈巩固了移动时代的社交时间(相当于从0开始建了一个中国版的Facebook);
三是微信钱包让滕讯可以和支付宝平起平坐(财付通耕耘多年而不得要领);
四是微信公众平台让滕讯成功切入了内容闭环和企业市场;现在小程序又撑起了操作系统的想象空间。
而张晓龙之所以在微信时代弯路那么少,是因为其在前微信时代早已经历了无数的试错。
张晓龙无疑是中国互联网的活化石,从第一代程序员一路走来、经历PC互联网大潮、穿越到移动互联网时代,
与其同时代的程序猿中经历几次浪潮依然活跃在舞台中心的,或许只有小米的雷军了。
而正是在这一次次的转变过程中,张晓龙对产品的打磨、试错;对人性的思考、实验让他在系统思维上变得通透、变得游刃有余,
做QQ邮箱并给马华腾的7000多封邮件是试错;
做阅读空间是试错;
做邮箱漂流瓶是试错;
做邮件广播也是试错.......

这就是微信走的弯路这么少的原因,
因为弯路在微信诞生前已经走过了,张晓龙把这些实验逐步变成了微信里的漂流瓶、朋友圈、公众平台,
没有“十年寒窗苦读”,又怎么会有“一朝金榜题名”,成功是没有捷径的,“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这样有理想有情怀的人,又肯下功夫肯吃苦、干预寂寞,如此专注、朴素,这样的人没有不成功的道理,
虽然李锋有微信未来的版本,但他并不想过多干预张晓龙的成长,只是多利用未来信息做些引导,
然后充分给张晓龙一个施展自己的空间即可,不要打扰他,相信他肯定会成为那个未来世界的“张晓龙”。
而张晓龙当听到李锋对自己的要求后,也感动了,这这个情怀越来越不值钱的年代,又有人会为别人的理想而买单吗!
张晓龙也突然有种“士为知己者死”的感觉,只是太多内向的他,不懂得表达,
还只是默默的吸着烟,这与后来那个能在微信公开课能侃侃而谈的张晓龙,相差很远了。
不过张晓龙也是感激道:“李总,谢谢,谢谢你这么相信我,也这么支持我!”
“客气了,这是你应该的。不过你现在首先要做的还是先从滕讯离职,我可以给你一个月的时间,因为我们微信马上就要上线了。”
“好,既然李总你这么相信我,我保证一星期之内去燕京报道!”张晓龙既然选择加入了,那就全力以赴了。
再说他在滕讯也没啥留恋,本身就属于半发配状态,如果不是因为家在这里,或许他真会考虑干点其他的吧。
既然正事谈完了,那就是开饭吧,李锋他们也饿了,而张晓龙更是连早餐都还没吃呢!
李锋让张晓龙点的菜,全是广州的特色美食,
只是吃饭的时候,虽然张晓龙一直想说点什么,但往往他说完一句话后,整个饭桌能要冷场十分钟,索性最后,他也就什么都不说了。
最后,连路炜也知道张晓龙是个什么样的人,闷骚啊闷骚!
中午李锋他们也多少喝了点酒,中国人在饭桌上不喝点酒,总觉得会有点别扭,
张晓龙虽然酒量也不咋地,但也跟着用了点,整个饭局也在愉快的气氛结束了。
酒足饭饱后,李锋他们就准备直接回去了。
临行前,李锋再次给张晓龙一个热情的拥抱,这次张晓龙倒没怎么拒绝,还低声对李锋说了句,“谢谢!”
倒是李锋诧异一下,然后拍拍张晓龙的肩膀,鼓励道:“赶紧来!我相信你!”
张晓龙的加入,也说是补齐了锋锐最后的短板。
在回去的路上,李锋也是信心倍增。
李锋有小雅,没人比他更清楚未来的发展变化,可以负责战略方向;
路炜是投行出身,也做过企业高管,可以负责公司管理和运营;
张晓龙是技术大拿,技术这块再合适不过了,这种三角团队就是最完美的团队。
而现在就差资金了,此时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宣传也开始了!
……
PS:新书期间,数据最重要!收藏、追读、月票、投资、推荐啊!大家能支持的,就多支持点吧!非常感谢!!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