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6章:有些意外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大汉兴汉十三年(公元252年),七月十九日。
长安,未央宫。
宣室殿。
看着一堆伐吴战报,刘禅是眉头紧锁,特别是丞相诸葛亮南部的三路兵马,时至今日,他们依然与东吴兵马保持着对峙。
虽然水军方面因为秦王刘谭带着火箭炮过去, 他们跟全琮打了几仗,炸沉了吴军二十余艘战船。
不过,此时水军依然还在江陵。
“秦王在干什么呢?”刘禅猛地将战报拍在桌上,怒吼道:“全琮龟缩不出战,秦王就不知道用火箭炮打他出来?”
“父皇!”太子刘谌却道:“皇兄试过,但是全琮在水寨前面数百步内, 到处都设置有暗桩, 我军战船很难通过。”
“暗桩?”刘禅看了一眼奏报, 上面确实有提到,但他还是有些不悦的说道:“莫不是吴军设置了暗桩,我军就不前进了?”
“父皇勿恼?”刘谌继续说道:“皇兄随父皇征战多年,肯定能够想到应对之策。”
刘禅虽然着急,但是他现在不在前线,并不知道前线具体状况,听了刘谌的话,也只得无奈的叹息一声。
接着刘禅突然好奇的问刘谌:“曹魏现在如何了?”
曹芳诛杀了司马懿父子,司马昭趁势起兵回攻洛阳,这件事已经不是什么秘密了,天下人皆知。
当初听到这个消息,刘禅还以为是司马懿又在用什么诡计。
但是很快洛阳的密探,也向长安送回了他们的消息,司马懿的确是被曹芳诛杀,司马昭也确实是反了。
得知这个消息,刘禅都有些后悔伐吴了。
早知道曹魏会乱,早知道曹芳会诛杀司马懿,那我大汉可以趁机东出, 一举灭了曹魏。
可是——
现在后悔已经晚了, 大汉近三十万人马已经进入东吴境内,这个时候即使曹魏乱作一团,大汉也很难腾不出手来灭魏。
因为即使大汉现在国力强盛,但也很难同时开启两处战场。
这可是打仗,不是过家家。
兵马征伐,并不只是冲锋陷阵那么简单,后勤补给,情报收集等等等,都是需要花费很多人力物力去处理。
眼下的伐吴战争,已经让大汉全国动员。
若是再开启一场灭魏之战。
呵呵——
大汉实在是吃不消。
虽然后悔没能抓住这个伐魏的机会,但是刘禅其实也挺高兴的,那就是历史上三国最大的赢家,居然被曹芳这小子给收拾了。
历史上的三国,最后是由司马懿的孙子司马炎统一的,建立了一个短暂统一的王朝——西晋。
但是现在这个世界,已经发生了逆转。
扶不起的阿斗,凭借穿越者的身份,改变了偏居一隅蜀汉的走向,成为了三国当中实力最强的国家。
六出祁山, 九伐中原的故事,在这个世界,将不会在出现,曹魏也无法做到统一三国,即使智谋近似于诸葛亮的司马懿,他也做不到。
只是,让刘禅意外的是。
曹芳牛批。
历史上的曹芳,其实没有太多的作为,因为他登基时年龄太小,七岁就当了皇帝,开始是由曹爽辅政,后来发生了高平陵之变,朝政大小事务,就落到了司马懿父子的手里。
曹芳,一傀儡耳。
后来他还被司马师废除了帝位,改立高乡公曹髦。
但是,这是原来历史上的曹芳。
如今这个世界的曹芳,却有了不同的作为。
因为曹叡多活了几年,曹芳登基的时候,已经十五岁。
十五岁,在这个时代,都可以当爹了。
开始几年,他依然选择的是躺平,朝政之事交由大将军曹爽打理,但是高平陵之变后,曹芳变了。
他居然设计诛杀了不可一世,才智超群的司马懿。

牛批!牛批!牛批!
...
刘谌闻言,淡淡的说道:“回父皇,司马昭突出重围之后,率领剩余千余骑,一路向西南逃窜...”说着,他顿了顿,眉头微微皱起,摇头道:“如今已不知其去向...或许隐藏于附近山林...”
“落草为寇了?”刘禅随口道。
曾经风光无限的司马家,居然落得这般境地...唉...都怪朕穿越来了,要不然司马家怎会如此...刘禅心中暗笑道。
就在父子俩闲聊间,一个宦官缓步走了进来。
“陛下!御史曾书求见!”
“传!”
曾书是第一届科考状元,深得刘禅的信任,无论是出使曹魏,还是治国理政,他都有一些过人之处。
如今丞相伐吴,朝廷很多事情,曾书替刘禅帮了不少的忙。
少时——
曾书走进宣室殿,先是向刘禅与太子刘谌见礼,一番礼节过后,曾书有些激动的说道:“启禀陛下,司马昭已至武关。”
“什么?”
听得此言,刘禅与刘谌都是一愣。
刚才刘谌还在说,这司马昭可能隐居山林避祸去了,刘禅也以为这司马昭兵败之后,只能落草为寇。
可是——
他怎么到了武关?
难道这次洛阳政变,真的只是司马懿的一个计谋。
司马懿压根儿没死?
但是不对啊!
洛阳的密探早就向刘禅汇报过了,司马懿被杀,尸体曾暴尸于洛阳宫门外三日。
“司马昭、邓艾...”曾书继续说道:“他们现在已经走投无路,曹芳派出各路人马追杀他们;”说着,他顿了顿,然后才大喜的说道:“司马昭已传书至武关,他欲率众来降。”
“司马昭降汉?”刘禅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这可是个大新闻,历史上三国最大赢家司马家,居然向大汉投降了。
“正是!”曾书肯定的道:“王平将军不知该否接纳,所以派人来请示陛下旨意...司马昭、邓艾来降,受还是不受。”
“受!”
“当然得受!”
没等刘禅开口,太子刘谌却是抢先说道。
看刘谌有些激动,刘禅故意好奇的问道:“谌儿,为何当受降司马昭与邓艾?”
刘谌是储君,是刘禅的接班人。
所以对于儿子的一言一行,他都非常在意。
刘谌向刘禅施礼道:“回父皇,司马昭穷途末路来投,正是我大汉彰显大国仁义之时,若此时我大汉不受,他日又如何能够统一天下乎?”
回答的挺简单,但是刘禅还是很满意。
“好!”刘禅笑道:“立即传旨给王平,放司马昭与邓艾入关,并派人护送二人到长安见朕。”
“微臣遵旨!”
同意司马昭邓艾投降,刘禅是经过深思熟虑的,毕竟现在司马懿、司马师都死在了曹芳的手里,那司马昭就与曹芳有了杀父杀兄之仇,如果大汉不接受其归降,他们极有可能南下投靠孙权。
现在大汉正在攻打东吴,若是让司马昭和邓艾这两名能征善战的将领去了东吴,无异于是在给孙权增强实力。
而且,孙权绝对会非常在意司马昭和邓艾俩人。
毕竟司马氏在曹魏根深蒂固,即使现在司马懿被曹芳诛杀,若是司马昭降吴了,然后凭借其威信,很有可能会从曹魏招来一支兵马,然后抵御汉军。
至于司马昭投降是否有诈,这事儿刘禅倒是没那么担心。
王平行事向来谨慎,即使放司马昭入关,他也会加倍提放,绝对不会给司马昭任何夺关的机会。
但是,司马昭投降,真的会有诈吗?
......
......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