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4章 不影响入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黎村老郭虽然赚了大钱,但是人很低调,见到谁都是微笑点头。
特别是见到单位干部,一律是点头哈腰,又递烟,又主动拉家常,还约晚上在某餐馆喝酒。
前世觉得老郭这种人活得大低贱。
现在想来,这老郭就是个人才,上至矿长书记,下至工区值班长,生产组长。
各种各样的脾性,他跟他们打交道,都能如鱼得水。
不管单位领导谁下谁上,但是老郭基建队一直在铁珊笼钨矿屹立不倒。
直到2008年钨矿实行政策性破产后,全部职工一次性买断工龄,干了十多年的矿工,一次补贴二万多元钱。
老郭的基建队也正式撤离了铁珊笼钨矿。
有人问他:“老郭,在矿上包工程,发大财了?”
“发小财,真正发大财的是矿上的干部。我赚的是辛苦钱,是小钱,”
此时班车到了铁珊笼镇上汽车站。
今天是镇上逢墟日,正是人群最密集的时候。
墟市就设在公路上,两旁摆满了货摊。
赶集的人在墟市上大摇大摆的行走。
路过的车辆只好慢速龟行。
刚近墟市,老郭就对司机说:“师傅,我们在墟市口下车。”
司机把车停在路口。
目的地到铁珊笼镇的人全都主动下了车,只有前往仁风镇,潘古山矿的人还坐在车上。
熊仁贵:“下车,走路过去还省时间。”
潘大章跟姐走了500米,在路旁的车站门口,看见父亲。
三人汇合后,朝矿部办公楼走去。
潘柴久跟吕二发是熟人:“吕二发,这个是你儿子,也是准备让他顶替的吧?”
“是呀,老潘,退休人名单上不是也有你的名字么?这个是你女儿和儿子?也是叫男孩顶替的吧?”
吕二发曾经在选矿厂跟潘柴久同事过,所以认得。
“这个是我大女儿,准备让她顶替。”
吕全东听是潘东玲顶替,不禁多瞄了她几眼。
标准的农家妹子形象。
不过拿上几月工资后,买上几套新衣裳一穿,形象很快就会改变。
“老潘,你做法不同哦,有儿子还让女儿去顶替?”吕二发表示不解。
能够让女儿顶替上岗的,都是家中没有儿子的。
“没办法呀,儿子考取了俞督重点高中,要去读书,不肯来当工人。”
潘柴久又是自豪,同时又有少许无奈地说。
“老潘可以哦,儿子读书这么厉害?”
吕全东也对同龄的潘大章格外注视了片刻。
前世因为两人年纪相仿,而且也爱好读书,所以成了好基友,不对,是纯洁的好朋友。
但是今世可能就不会有交集了吧?
沿着矿部那条水泥大道,来到了矿部办公大楼。
来到二楼人事科。
潘柴久在门口迟疑着不敢进去。
潘大章直接在门上敲了几下。
“你有什么事?”坐在办公桌后面的瘦高个科长问道。
“科长好,我爸爸叫潘柴久,他在选矿厂做废石运输工作,这次他的退休申请也被批准了。”
潘大章不急不忙地说。
人事科长翻翻桌上一张表,看了一眼,点头说:“你是潘柴久儿子吧?你爸已经填表登记了,他让你顶替他的编制了。”
他见过太多的兄弟姐妹为了老父亲的编制,闹到他人事科,要求调换名字的事。

很多人搞得兄弟姐妹,甚至父子关系都很僵。
“是这样的,科长。我爸是把我的名字报上去了,但是由于我中考成绩突出,考取了俞督重点中学。所以我决定要去读书,而把顶替编制让给我姐姐,可以么?”潘大章条理清晰把事情原委说了出来。
“哟嗬,稀奇,我还是第一次碰见主动把顶替编制让给兄弟姐妹的人。不过,我若考到了重点高中读书,我也会去博一把。回去叫你爸带你姐,重新再填一份申请就行,对了,还要去村委开个证明,这几天送上来就行。”
“科长,我爸和我姐就在外面,证明也开好了。”
潘大章把他们叫了过来。
他把村里开具的证明递给了人事科长。
“潘师傅,你儿子刚才说的,你们一家人都经过商议了吧?”
由于潘柴久工作肯干,又是抗美援朝退伍老兵,每年都能评上劳模。
也经常参加矿工代表大会。
因此人事科长也认识他。
“科长,我们全家都商量好了。儿子不来矿山,小儿子年龄还小,所以只有让大女儿来顶替了。科长,这样做不违犯规定吧?”
他在矿山上工作几十年,从来都是抱着不给别人添麻烦的态度。
“不违犯规定,本着维持家庭和睦的目的,所以我们会要求退休职工,一定要妥善处理好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要相互协商好。即然你们协商好了,就重新填一张表吧。”
他从抽屉拿出一张表递给他们。
潘大章跟他借了一支笔,快速把表填好了。
让潘东玲签上自己名字。
父亲不会写字,他帮忙写上,就按了一个手印。
表下面还有一个框框,必须写情况说明。
潘大章把原因也写了上去。
其实说潘小章年龄小可能单位不收,也是假的。
因为前世他们参加工作的那批人中就有一个年龄才十二岁的华祥元。
家里还有二个姐姐。
分配到坑区办公楼当通讯员。
矿部人事部门总体上处理事情还是比较人性化的。
老矿工在矿山上干了几十年,临退休了,有什么特殊的要求都会尽量解决。
潘大章把表填好交到了人事科长的手里。
科长看了一眼,点头说:“可以了,下星期去医院体验,然后下个月就可以上班了。”
比前世早了半年。
走到办公楼外,潘东玲问:“我很想问一声那个科长,假如怀孕了会受影响么?”
潘大章听她说这件事说了几次了,显然她很担心这件事。
“要是会受影响,你准备怎么处理?”
“我跟你姐夫商量了,若是会受影响,就去医院把这孩子流了,工作稳定后再要孩子也不迟。”
好狠,为了一个工作岗位,连孩子都可以不要。
“你还是跟来,我就这事特意去问一下人事科长吧。”
两人又重返人事科长办公室。
“科长,还有一件事有问你一下,就是我姐怀孕一个多月了,会影响顶替当工人么?”
科长肯定地说:“不影响,女工生小孩时会有产假的。”
潘东玲心中的一块石头落了地。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