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8章 有跑江湖的潜力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潘大章利空闲的几分钟把收来的散钱,按照角票、分票归了类。
少有的几张一元、二元、五元、十元的钱,被塞进了书包的另一角落。
“这样再找人家钱的时候就省事多了。”他还是把书包让给温小芹背。
“大章,要么还是你要保管这些钱,我怕又碰上扒手。”
“没事的,扒手来了,我会提醒你。再说我背着书包,帮人家秤杨梅也不方便呀。”
这时从甫钱初中校园侧门走出了黎卫国,看见潘大章两人在大榕树下卖杨梅,跑了过来。
“卫国,能不能去问问老师,有没有报纸,帮我弄点过来。”
这年代没有塑料包装袋,有人上街带着篮子,或者网兜,箩筐之类的。
买杨梅的或者放入竹篮,或者直接装入衣兜。
可是装入衣兜,毕竟这些杨梅是很脆弱的,放衣兜稍微挤压,就弄得裤兜都湿了。
所以他想若是有块报纸都好,折成纸盒,把杨梅倒入其中。
可以手拿着,边吃边走,省事!
“应该找得到。”黎卫国跑去找班主任,向他要了一叠的旧报纸过来。
潘大章用一张报纸,兜了几斤杨梅,让黎卫国去送给老师。
“大章学得越来越会做人了。”黎卫国隐约觉得面前的潘大章发生了很大变化,仿佛换了一个人似的。
“昨晚几点钟才到家?”
在古樟村时已经五点钟了,到月舟村大约走一个小时左右。
“七点半才到家,你小章开始挑还可以,挑到一半就不行了。我一路替换着来回挑。”
黎卫国回忆说:“我今早来学校,看见潘小章挑着杨梅在大队门口那里售卖呢。”
“哟,这小子还知道拿去换钱?”
“我挑回来的那些杨梅,也叫黎卫华挑去孟口渡村售卖了。”
卖了几斤,他拿到了几毛钱,才紧赶慢赶到了学校。
闲聊了一会,上课铃声又响了。
“刚才考数学,接下来考物理。”
黎卫国走了几步,又回头问道:“等考完试,我从饭堂打饭出来给你们吃?”
潘大章:“不用了,今天是逢圩日,街上有很多吃的,我们随意买点东西吃,对付对付就行。”
把他饭票吃掉了,就意味着这个星期最后那几餐,他要饿肚子。
这年代,谁也没有多少余粮。
黎卫国离开后,潘大章教温小芹用报纸折纸盒。
他又开始朝着人群吆喝。
“新鲜的杨梅,又酸又甜呀,免费品尝,不甜不买。走过路过,不要错过呀!”
旁边两个男人在卖狗皮膏药。
一直在不停吆喝,嗓门大,而且说得特别顺溜。
潘大章就是在他们两个说得累了,歇息的时刻,大声吆喝的。
“小表弟,这付嗓门不错哦,有没有兴趣跟哥去走南闯北卖膏药去?”
皮肤黝黑的青年人,三十出头。
光着膀子,一身的肌肉紧凑而结实。
“保你每个月挣一百元钱。”
潘大章知道前世麻油坑村的许火根就是去跟人卖狗皮膏药开始的,后来卖假药,骗人钱财,专干坑蒙拐骗的勾当。

赚了几千元回家。
从而影响了麻油坑许多的年轻人,包括姐夫许静金。
当然这一世,他无论如何也会阻止许静金走上那条邪路的。
“我不感兴趣。”
潘大章拒绝道:“再说也不知道你的狗皮膏药是否有效。”
膏药摊主:“怀疑我膏药的功效?你可以亲自验证,刚才火根抡棍打伤了我胳膊,一片淤青,现在你看效果。”
刚才他们又敲锣又吆喝,还让另外一个矮子许火根,用棍照着他胳膊敲打,然后贴上膏药。
贴上几分钟后,淤青消除。
围观的人看见了赞下绝口,然后顺势又卖一遍膏药。
原来这个矮个子就是麻油坑的许火根。
“不用了,我还是卖我的杨梅,来得实在。”
潘大章吆喝又有了效果。
几个人又挤前来买杨梅。
这是三个穿着裙子的年青女子。
“喂,给我称两斤杨梅。”
潘大章麻利地给她称了二斤,递给她:“二斤,一毛二,谢谢!”
“能不能少二分钱,人家都是卖五分一斤的。”
她给钱时跟温小芹讲价。
温小芹求援地望着潘大章。
“三位小姐姐都买的话,我就收你们五分钱一斤。”
潘大章开始推荐起自己的杨梅来:“买一斤杨梅才五分钱,你买根冰棍都要五分钱,我一斤杨梅总比一根冰棍耐吃,更有味吧?”
三女青年也是刚二十出口,听他叫她们小姐姐,都觉得新鲜。
“这小弟弟嘴巴真甜,那就来一斤吧。”
另外二人也买了一斤。
潘大章让温小芹收了钱。
“哟,大章哥哥,以前从没发现你嘴巴还这么甜的,还小姐姐,小姐姐的,叫得人心里都甜翻了。”
温小芹故意奶声奶气地学他说话的模样。
潘大章似乎闻见了一股醋坛子味道。
“想什么呢,小妹妹,你的目的是把这大板车上的杨梅卖出去。”他拍了一下她的肩膀。
昨晚在溪水边,她们两姐妹用皂角树仔洗干净一头秀发。
温小蓉用剪刀帮助把温小芹一头长发剪成了短发。
看上去显得更秀气了。
潘大章此时心内也是百味杂阵,前世在农村拒绝了几个老实女子的托媒说合,去了矿山,谈了几个女工,最后也是没成。
直到去了广东打工,才跟同厂打工的广西籍妹子擦出了火花,以至于后半生跑到广西开店为生。
这一世重生过来才几天,似乎就把前世的命运修改了。
不知道是福还是祸?
接下来总不至于就让父母跟温小芹父母把两人婚事定下来吧?
重生才刚开始,怎么可能这么快就用一根绳索把自己索缚住呢?
“喂,又在想哪位小姐姐?人家阿姨要买杨梅。”
温小芹小脚上踢了他一下,把他从沉思中唤醒。
“给我买二斤,刚才我同事说是五分钱一斤的。”
人家都知道价钱了,自然只好按熟客价钱卖给她。
接着几人都是按照这个价格卖的。
甫钱初中下课的铃声响起,面前大板车上的杨梅卖掉了五分之三。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