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下山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章下山
公元184年,正值东汉末年,黄巾起义,大贤良师张角在巨鹿振臂一呼,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一时间,中原大地风起云动,无数颠沛流离的百姓跟着张角一起起兵造反。
东汉朝廷衰微,汉灵帝刘宏欲起兵平乱,然而汉室已经衰微,面对这一次的农民起义,朝廷并未马上将之平定,反而让起义愈演愈烈,大汉王朝岌岌可危。
巍峨的泰山之巅,一名精神矍铄的老者遥遥地望着远方,老者已年过六旬,但是身骨依然健朗,站在那里,宛如一根笔直的标枪,锋芒毕露,威严四散。
“黄巾起义,中原九州,八州响应,张角一介布衣,却能做到如此地步,并非实力所致,而是汉室已无力乎。”
“朝廷腐败,宦官外戚争斗不止,边疆战事不断,国势日趋疲弱,又逢全国大旱,颗粒无收而赋税不减,走投无路的贫苦人民,在巨鹿人张角的号令之下纷纷揭竿而起。起儿,看起来你说对了。”王越长吁短叹一声,他将目光看向了自己身后的青年,目光中带着些赞许。
“老师,当今朝廷衰微,宦官当权,朝廷四野又纷争不断,起义之事已经是锐不可当,所以这也是必然之事。”陈起拱手回答道。
“哦,你常年呆在泰山与为师修行,总会对天下之事看得如此清楚。”王越目光烁烁地打量着身后的青年,显然青年刚才的那番解释他很不信,王越两只眼睛炯炯有神地盯着陈起的眼眸,想从中得到他想要的答案。
只可惜让王越失望的是,青年眼眸坚定如山,看不出一丝波澜。
“罢了,起儿,你不想说为师也不逼你,现在乱世已至,你准备何时下山?”
陈起眼眸中爆发出一抹精光,五年前,他穿越到这个世界上,凭借他对历史的先知先觉,陈起便已经预料到了东汉末年已到,群雄逐鹿中原之时将至。
身为穿越者的陈起,来到这个乱世,自然知道想在乱世生存,并大有所为,要么有通天的智慧,要么有超群的武艺。
陈起的这副身体,年弱多病,少年体衰,所以陈起果断地恳求父亲陈珪托关系找到了三国著名的剑圣王越,拜师学习王越的杀人之术,一可以强健体魄,二就是为乱世将至做准备。
“乱世已至,我想今日便下山,早日回家与我父亲决策,该何去何从?”
王越点了点头,陈起的这种回答在他意料之中,广陵陈家本来就是大户家族,在这种时候,的确需要招致族人共商大事。
看到王越的这个表情,陈起也就放心了,其实他还有一层想法没有告诉王越,凭借他对历史的先知先觉,他知道乱世来临,大汉王朝将在这一时期土崩瓦解,无数野心家将涌上历史的舞台,而他陈起,既然重活一世,那也当持三尺青锋,创不世之功。
秦失其鹿,群雄逐鹿之,如今时机已到,大汉王朝大厦将倾,他陈起也要从众多诸侯的口中,馋食一片中原大地,进而称霸一方,名震九州,这才是男儿应做之事。
“如今天下大乱,届时势必会兵荒马乱,危险重重,为师授予你杀人之术,你已经掌握了七分火候,只是位置炉火纯青的地步,绝世神锋出世以前,毕竟是经过无数血与火的淬炼,你可懂?”
陈起点了点头,他当然明白王越的意思,没有人天生下来就是将帅之才,即便你武艺高超,如果没有上过战场杀过人,那你始终只能称为一介武夫。
陈起将目光投向了远方,上阵杀敌,马革裹尸,拜将封侯,称霸一方,这些雄浑的场景不断在他眼前展现,像他前世,因为没有雄厚的背景,所以处处受人欺压,直到三十岁都碌碌无为。
今世,生于乱世,天下一切皆凭自己拳头打拼,只要自身实力强大,醉卧美人膝醒掌天下权也未尝不可能。
“还有一点为师要提醒你。”王越正视陈起说道,陈起见王越脸色严肃,知道王越将嘱咐自己大事情,王越是一个老江湖,他的意见对于陈起来说当然是无价之宝,陈起微微躬身,洗耳恭听王越的教导。
“为师年轻时也曾在洛阳为官,只是你可知为师为什么最终弃官归隐。”
“政治斗争!”陈起何其聪明,马上明白了王越话中之意,史书上记载,王越曾经在洛阳为官,任将军一职,负责操练兵马,王越有剑圣之称,武艺当然不在话下,凭借他的实力步步高升,官至虎贲将军,手握实权。做到这个位置也算是光宗耀祖了。

只是既然手握实权,那必定会引起各方世家的注意,为了自身的权利与利益,各大世家明争暗斗,暗地里对虎贲将军出手,想要拉拢或者铲除,最终王越受不了这种政治斗争,落败下来,从而辞官归隐。
“战火永远伴随着政治,你需要时刻小心,才能在这乱世中屹立不倒。”王越心中无尽感慨,像是无比怀念他年轻之时。
陈起点了点头,心中默默的记住了王越的这些话。
王越又交代了陈起一番后便没有多说的,陈起遂收拾行李,拜别了王越和他的师兄史阿,从而下山而去。
熟读三国的陈起知道,三国时期想要崛起有两个机会,一个是黄巾之乱,一个是十八路诸侯讨伐董卓,这两个时期是三国最乱的时候,无数在历史上留下过一笔的人都是在这两个时候登场。所以当下的黄巾之乱对于陈起来说是个机会。
五年前,陈起重生在广陵陈家,广陵陈家并非普通的世家大族,因为在三国时期,陈家可是出了两个相当了不得的人物,一个是陈珪,一个是陈登,两父子皆是当世名士,所以陈家也因此名声大振。
更重要的是,陈家历代都是官宦世家,所以使得陈家更加强大。
广陵陈家,祖宗三代都有为官之人,就说陈珪曾任沛相,后养老在家,吕布预言术联姻,他竭力劝阻,后曹操赠其中两千石,被加赠十县之禄。
陈珪的嫡长子陈登,也是陈起的长兄,官拜广陵太守,后背加为伏波将军。
祖父陈亹,广汉太守。伯父陈球,曾官至太尉,陈珪还有两个兄弟,陈禹。陈琮一个是吴郡太守,一个是汝阴太守。
可以说广陵陈家世代都有贤能,并且都是位居高位之人,这是因为这些人的努力,造就了陈家在广陵一代的强大。就算是三国著名的司马家族,和陈家相比,也不过半斤八两而已。
在中国的封建社会,世家是一股强大的力量,正是因为有他们的支持,每一个王朝才能兴盛而不倒,可以说,世家简直就是一个王朝的一部分,若是一个王朝,失去了所有世家的支持,那么这个王朝也就灭亡了。
就如东汉末年,汉室倾颓,朝廷衰微,大厦将倾,很多世家纷纷对汉朝失去了希望,譬四世三公的袁家,脱离汉朝在冀州自立门户,官宦出身的曹家夏侯家都纷纷脱离汉朝,曹操甚至做出了挟天子以令诸侯的举动,由此可见世家在封建王朝的地位。
来到这个世界之时,陈起便知道天下即将大乱,群雄并起,这个时候正是称霸一方的好时机,自己家族如此强大,如果得到家族中所有人鼎力支持,那么绝对会省去很多麻烦。
只不过陈起从小体弱多病,若想得到家族的支持,那就必须做出点实际给他们看,所以后世穿越而来的陈起果断地选择了拜师王越,十岁进入泰山,五年后的今天,陈起才踏出了泰山。
陈起下山买了一匹快马,然后向广陵飞奔而去。
路上,陈起不断的思考着接下来的路该如何走,陈家的支持是必要的,然而想要称霸一方,只靠陈家是不够的,在中华五千年的历史中,三国时期做无疑是令人向往的一个时期,在这里涌现出了无数名将谋士,这些人在万军之中取上将首级,犹如探囊取物,或一张笔墨杀敌于千里之外,如若不能与这些人好好的相识一番,那这趟东汉末年岂不是白来了?
“颍川荀氏家族,鬼才郭嘉,陈留虎痴恶来,还有那位举世无双的赵子龙,应该都还没有认主。”陈起想到这里,嘴角不由得翘起一丝弧度。
陈起自认为他没有曹操那样求贤若渴,没有像刘备那样动不动就哭的演技能力,不过熟读三国历史的陈起,对于三国未来的走向,有先知先觉的逆天外挂,他还就不信,收服几个名将这么困难。并且陈起对这些武将的性格也多少有些了解,收复的可能性更大。
看向前方湛蓝的天空,陈起心中一片大好,他猛然一抽马鞭,胯下骏马一声吃痛,更加卖力,飞快的向前俯冲而去。
从泰山到广陵大概有半个月的路程,然而还没有行进到广陵,陈起就遇到麻烦了。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