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收复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三章收复
“即使有良田百亩,但不善于耕作,百亩良田终究会成为废田,即便有黄金千两,但不知珍惜,整天任意挥霍,千两黄金也终究化为乌有。”这是陈起对周仓说的最后道理,随后陈起没有其他要求,他不杀周仓,只是要求周仓同他随行,只要出了颍川,到了徐州,他便放周仓自由。
这三天以来,陈起并没有迅速的向徐州跟进,而是下马与周仓同行,两人在路上很少说话,仿佛都是陷入了沉思。
周仓是在思索陈起对他说得那些话,烧杀抢掠,这确实是黄巾军一路所来的作为,周仓他们也是农户出生,对于陈起的话,周仓自然可以听出其中的道理,回想号召他们一起起事的大良贤师张角,周仓心里终于泛起了一丝疑惑,这是起义究竟到底是对是错?
而陈起和周仓的心思完全不一样,三国演义里面记载,周仓可是一员良将,虽出生黄巾贼,但是本性并不坏,反而有一颗忠义之心,后来被关羽收复,成为关羽身边忠实的护卫,跟着关羽南征北战,在水淹七军时,还完成了活捉庞德的壮举。后来关羽兵败麦城,死也不愿再认二主,遂拔剑自刎而死。如此忠义之人,陈起当然不愿意放过,他让周仓跟随他,自然也是想将周仓收为心腹。
此时正值黄巾起义初期,这场起义虽打乱了大汉朝廷的阵脚,不过汉天子刘宏,依然派了大将皇甫嵩前来平乱,皇甫嵩与黄巾军的首领波才对战于颍川,波才不敢小觑皇甫嵩,所以调集颍川大部分黄巾军,对抗皇甫嵩。
自此,陈起和周仓一路上便没有再遇到过多的黄巾军,陈起带着周仓在颍川行走,四处可见残肢断骸,百姓惨死街头,妇女被凌辱致死,就连三岁的小孩黄巾军也不放过。总之,他们所过之处,一片狼藉,死气沉沉。
周仓率部在进行抢夺之时,并不觉得这一切是多么的残忍,因为这是大贤良师的命令,他们相信只要跟着大贤良师,一切都会变得好起来,他们也将过上丰衣足食的日子。
但此刻。周仓他再回首他们的所作所为,他心中不由得泛起一丝心寒,周仓他自认为他并非什么悲天悯人之圣贤,但是他的良心还在,依然知道忠义二字如何书写,这一切有违忠义乎?周仓心中不禁泛起了疑问。
“考虑的如何?”看到周仓神色的变化,陈起就明白了周仓内心的变化,于是他开口问道。
周仓长叹一声,然后说道:“乱世之中,半点由不得人,我现在手中有一些钱粮,我准备解甲归田,找一处地方隐居起来,不问世事。”
听到周仓的回答,陈起却放声大笑,仿佛是听到了多么滑稽的事情。
周仓说的都是肺腑之言,却换来陈起一阵大笑,不由心中有些恼怒:“有何笑之?”
“你既知道乱世之中,半点由不得人,那为何还起归隐之心,若是铁骑有朝一日踏到你家门口,依然会无情地将你的妻儿一众老小全部杀死,你可愿意看到否?”
“如今天下已乱,我可以明确的告诉你,黄巾军只不过是一个开始罢了,天下大乱,想要还天下一个太平盛世,唯有以战止战,你空有一身武艺,不是为天下着想,可对得起忠义二字乎?”
周仓猛然一惊,他没有想到,这一番话居然出自一个十五岁的少年之口:“敢问少侠志向!”
“乱世之中,男儿当带三尺青峰,立不世之功,开疆扩土,拜将封侯,裂土称王,这才是男儿应做之事,吾之志向唯此也!”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周仓你可愿意跟着我干!”话已经说到这个份上,周仓应该已经听懂了,所以陈起毫不犹豫地向周仓抛出了橄榄枝,陈起相信,能在历史上留下一笔的人,都非等闲之辈,建功立业,沙场拼杀,更是每一个男儿心中梦想,他相信周仓一定不会拒绝的。
果然,周仓沉思了片刻,然后猛然单膝跪地,对着陈起抱拳道:“主公在上,周仓定为你鞍前马后!”
陈起爽朗一笑,周仓此举无疑已经认主了,凭借对历史的了解,陈起相信,周仓既然已经决定,那绝对不会再有背叛,遂服起周仓,一同向徐州广陵赶去。
“主公,我在黄巾军中还是有些威望,此行一路凶险,路上不知还有多贼人,我想去以前军中,拉些旧友,一同上路。”周仓对陈起说道。

陈起喜出望外,周仓此话正中下怀,他还正想着怎么筹集人手组建军队。于是陈起大手一挥,交代了周仓几句,然后便让周仓离去。
过了半日的时间,周仓果真带着一众黄巾贼而来,乍一看,居然有四五十人之多。
“主公,他们全部是和我在黄巾军中的熟人,他们愿意跟着你一起干!”周仓伸手指着身后的四十多黄巾军说道。
这些人大多数原来也都是农民,他们也是因为天降大旱,颗粒无收,朝廷横征暴敛,才加入黄巾军的。
本来周仓秘密前去劝说,他们一开始是不信的,因为现在跟着黄巾军,虽然和一群流民无异,但是至少有吃的,所以他们并不想走。
周仓按照陈起的话告诉他们,陈起所在家族乃徐州广陵大族,只要他们愿意追随陈起,到了广陵之后。粮食自然不是问题。
周仓的这句话让其他黄巾军半信半疑,无疑,粮食是他们最大的渴望,如果能受一个大家族的庇护,那么总比呆在这黄巾军要强。正当所有人摇摆不定之间,周仓的下一句话给他们吃了一个定心丸。
周仓告诉他熟悉的黄巾军,陈起乃剑圣王越之徒,听到剑圣二字,黄巾军中很多人都是两眼放光,剑圣王越何许人也,当时大侠,十八岁单马入贺兰山,只身取羌族首领首级而归,无人敢当其锋,三十岁周游各州,几乎打遍天下无敌手,他的事迹更在中原广为流传。
正是因为有了王越之徒的名声,才有现在的四五十名黄巾军愿意跟随陈起,可见在东汉末年,名声之重要。
在这是四五十黄巾军当中,经周仓介绍,还有两个比较厉害的角色,一个叫做赵寻,是一个年近四十的中年人,长相平常,但他两只闪着金光的眼睛显示出了他不平常的那一点,赵寻以前在他们村,是一名算数老师,所以精于算账一类。
还有一名叫做秦封,年纪比周仓稍微长一点,约莫三十岁左右,善使一杆大刀,武艺和周仓不分上下。
陈起在了解了这支队伍的情况之后,他在仔细的看了这支队伍一眼,这是四五十黄巾军中眼中都带着疲惫,队伍懒散,拖拖塌塌,显然这就是一支农民组成的军队,无组织无纪律,和真正的正规军相比,那简直是天壤之别。
想练出一支正规的军队,那需要时间,陈起也没有期盼现在他们就能成一支军队,所以当招集起这支军队之后,陈起所做的事,就只是对这支军队约法三章。
一、脱下黄巾兵的服饰,脱离黄巾军。
二、与民秋毫无犯,不准再抢平民粮食钱财。
三、行军目标是广陵,一路上若遇敌军,那必须听从陈起的指挥。
对于这三点,周仓赵寻秦封都没有反对,剩下的黄巾军都是以他们三人马首是瞻,自然更不会有什么反对。
就这样,陈起带着四五十人,一起向广陵行去。
看着身后无精打采的一群人,陈起心中知道,他们愿意跟随自己,完全是看着他是剑圣徒弟的面上,这一路上的粮草,都是他们在黄巾军中所掠夺而来,现在他们已经脱离黄巾军,没有了粮草的来源,这便成了一个问题。
这好歹也是陈起组建的第一支队伍,陈起心中清楚,若没有粮草支援,他身后的队伍马上会分崩瓦解,行军六七日,他们身上携带的粮草已经渐渐枯竭,如若再想不到办法,那势必会引起哗变。
正当陈起思索该如何之时,突然,前方传来一阵打斗声,陈起抬头向前望去,眼神中闪过一丝精芒。
汉朝兵马现在都在皇甫嵩的统一调令之下和黄巾军决斗,所以前方不可能是汉军,只有可能是黄巾军又在抢掠,黄巾军身上正好有粮草,可以解决他们的燃眉之急。
“赵寻秦封,你们两人各领一队,从左右杀向黄巾军,周仓带领一队,和我从中军杀敌!”在此之前陈起就把这四十多人分成了三队,赵寻和秦封独领一队,而周仓那一队归他直接管辖。
听到又可以杀人夺宝,赵寻和秦封两人眼睛一亮,精光爆射,两人带着二十多人,飞快的向前面奔去,一左一右开始夹击黄巾军,而陈起带着本部兵马,直接冲锋陷阵,正面迎击黄巾军,杀入军中。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