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一十章 养鸡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21日,夜。
众明星将按昨天走的那条路,乘赞助的豪华小轿车离开酒店,奔民族广场。在旗杆处停下,走星光大道,进人民会堂。
许非不是演员,不是嘉宾,临时来的,但拿着权限最高的通行证。
红毯两侧差不多挤了数千人,等待着喜欢的明星出现。他绕着进去,里面还没啥人,主持人在准备。
他一瞧,文清、张政、曹影。
“哥哥!”
“嗯,紧张么?”
“还行,就是场子大点,明星真没我平时见的多。”
曹影过来坐了会,悄悄指着台上说八卦:“起初男主持找的国利老师,国利老师没来,才换的他。”
顿了顿,声音更低:“获奖名单我都知道啦!”
“你怎么知道?”许非好奇。
“这场是直播,导演怕找人耽误,所以问了获奖名单。这样颁奖的时候,就能及时给特写。”
他神色惊悚,还带这样啊???
曹影眨眨眼,笑道:“你想不想知道谁得奖?”
“不想。”
“真不想?”
“分猪肉,没兴趣。”
嘁!
曹影调戏失败,悻悻的回到台上。
等了没多久,各路嘉宾入场。国际章远远过来,见跟老板挨着,忙调整表情,礼貌又不失亲近:
“呀,许总!您怎么忽然又来了?”
“这届热闹,来看看。你准备的怎么样?”
“放平和呗,我还是小学生呢。”
她十分想搭话,人家却往后一靠,闭上眼,对整场晚会都没兴趣的样子。
十几年来,许非参加过的颁奖礼寥寥。他若是演员、导演,还有些劲头,可他是娱乐圈教父啊!
这次若非有目的,根本不会来。
不多时,颁奖礼开始。
双奖早就合并了,今天是第20届金鸡奖和第23届百花奖。先颁百花。
“本届百花奖增加了网上投票,选票发放不再局限在《大众电影》,而是扩展到十来种电影期刊、晚报,并通过央视电影频道播放一些候选影片。
新的评选方法要求,参选影片必须在10个以上城市放映过……”
介绍了一通,无非将自己如何如何改革,然后宣布:
“最佳男配角:尤勇《紧急迫降》。最佳女配角:小桃红《说好不分手》。”
紧跟着:
“最佳女演员,章子仪《我的父亲母亲》。”
“……”
小公子眨着大眼睛失落,国际章意外之喜,赶紧上台。
这便罢!
“最佳男演员:潘常江《明天我爱你》。”
噫!
现场的媒体开始嘘,潘常江自己都惊讶,跑上台感谢一番。
底下则议论开来:
“这什么片啊?你看过么?”
“没看过,你呢?”
“我也没。不说得在10个城市公映么,这片上映了么?”
“不清楚,我好像在电影频道看过。”
记者们面面相觑,早知道你们狗,没想到这么狗,一开场就敢搞事!
而国际章乐颠颠的下来,一见许总就发慌,都知道他喜欢小公子……许总倒没反应,道:“不错,再接再厉。”
说罢,继续靠在椅子上,闭目养神。
呼!
国际章暗松一口气,偷偷看他,只觉一股莫名的压力袭来,不由吐了吐舌头:许爸爸好像生气了。
可能百花奖也明白自己不着调,匆匆结束,跟着金鸡奖。
历史上,巩丽凭借《漂亮妈妈》拿下影后。现在她拍《天下无贼》去了,只作为颁奖嘉宾出席。
历届金鸡,分猪肉众所周知。
但本届谁也没料到,竟无耻到这种程度,直接成了养鸡场。

最佳剧本奖给了《生死抉择》,但《益西卓玛》也很好啊,怎么办呢?给个最佳剧本特别奖吧。
最佳导演奖下了双黄:张艺某《我的父亲母亲》、陈国星《横空出世》。
但路学长的《非常夏日》也不错啊,怎么办呢?给个最佳导演特别奖吧。
最佳男主给了陈到明《我的1919》。
最佳女主给了丹增卓嘎《益西卓玛》,历史上,巩丽是影后,丹增卓嘎是最佳女主特别奖。嗯,又是特别奖。
此外,最佳美术是双黄,最佳摄影是双黄。
最佳故事片更牛逼,《我的父亲母亲》《横空出世》《生死抉择》三黄蛋!
这还没完,最佳故事片特别奖给了《紧急迫降》……
“哈!”
许非忍不住笑出声,睁眼起身,没等结束就离了场。
“哎!”
巩丽捅了捅葛尤,冲许老师的方向努努嘴。
“怎么了?”
“走了。”
“哟,这是生气了!”葛尤忽然也兴奋。
“等着看戏。”
………………
“点评金鸡奖:好一个皆大欢喜的结局!”
“特评金鸡电影节:金鸡奖=猪头肉?”
“这只金鸡病得实在不轻!”
“金鸡奖成了养鸡场,各传媒预测命中率奇低。”
第二天,金鸡百花再次迎来了口诛笔伐。
比往届都强烈,因为实在看不下去了。
主办方硬着头皮还得开媒体会,从秘书长张斯涛,到评审团,到嘉宾,到获奖者,一个个跟过堂似的。
最先触矛头的,是争议最大的潘常江。
“《明天我爱你》尚未公映,你就拿了百花影帝,你觉得正常么?”
“你在影片没公映的情况下获奖,凭的是演技还是人气?”
“你觉得自己赢了潘越明么?”
潘常江落荒而逃。
接着陈到明,说的很实在:
“大家应该明白,中国有一批必须这样存在的影片,并非艺术需要,而是社会的平衡。
《我的1919》不怎么吸引人,国内的传记片是类型化的,大多从yishi形态入手,而不是从艺术入手。
这往往会捣毁创作的生命力,所以有些历史人物永远演不好,希望大家明白我的意思。”
等张斯涛出来,几百个记者铺天盖地:
“评委里一些人平时连电影都不看,更没写过一言半句的理论文章,他们凭什么当评委?”
“评委不但年龄老化,知识结构也落后,已经不能适应现代电影的审美要求,为什么没想过吸收新鲜血液?”
张斯涛又开始冒汗,不断用“评委都是专家,我相信他们的审美水准”来搪塞。
亦落荒而逃。
问走了好几个,记者无趣,同时又有一股愤懑在心。
当然气愤!
记者对金鸡一向恨铁不成钢,有些人就想不明白:
“我们没要求你绝对公正、精准,可你连最起码的样子都不做么?这就是中国的最高荣誉电影奖???”
年年批,年年改革,年年这个德行!
“算了,撤吧,还不如回去写几篇稿。”
“明年再来?”
“嗯,明年再来骂。”
“我后年再来……”
“哈哈!”
笑着笑着就想哭,正此时,忽有一人接了通电话,表情就像树懒“闪电”一样,从郁闷慢慢变得眉飞色舞。
“同志们先别回去,好消息!”
“下午两点,许老板开发布会!”
(感谢萌主,还有……)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