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夜寻贤者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看客中仍然无人出来控告,只是私底下议论纷纷。众官吏见无人敢告,各个眉飞色舞,喜形于色。忽然,边角落冲出一壮汉,抬腿就一脚踢倒典史,一边暴打,一边竭斯底里吼道:“还我小强!还我小强!小强是你杀的!把小强还给我!”
“小强是谁?小强是谁?”观众席上,惊问连连,不过谁也不知道呀。不过什么事能让堂堂七尺男儿悲痛欲绝,声泪俱下呢?
“大概是他儿子吧!”彭大顺心有所触道,他家本有十几亩水田,就是因为把总来夺,活活打死他爹。
“典史杀了他儿子?”大顺身边几个人开始议论起来。
“小强爹那么年轻,小强也才几岁啊!造孽啊!”
“我家翠儿被天杀的刘巡检逼死时,也才十六岁啊!”忽有一妇人冲上台去,嚎啕大哭对着一个官吏厮打开来。
彭大顺再也受不了了,他不顾一切地冲到那把总面前,指着道:“那年把总夺我家地,把我七十岁老父活活打死了!爹!孩儿要为你报仇!”
有了彭大顺的带头,会场上沸腾了,有仇的报仇,有怨的报怨,公审大会变成了虐囚大会。
陆遐龄想上去劝阻,但是王炤源制止了他,慢悠悠地说道:“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清廷腐败,百姓有冤不得申,就让他们爆发吧,稍后派人记录下他们的控告,把那些贪官恶吏全都斩首,挂在城楼上示众。”
“是!”陆遐龄顺从地答道。
“大老爷,我要加入你们!”王炤源正要离开,彭大顺忽然跑了过来拦住跪拜道。
王炤源见衣服上沾满了血渍,笑道:“你那包子铺丢了可惜,何必跟着我们大军东征西讨?”
大顺也不知道为什么要参加太平军,不过他觉得窝囊的日子过够了,道:“大老爷,我不怕打仗吃苦,您就收了我吧,我给您做牛做马!”
“做牛做马就不用了,你就当我身边一个尉吧,对了,你叫什么名字!”王炤源见他身强体壮,便留他作总制尉。
“草民彭大顺!”
王炤源一听乍喜,心道:“咦,不知不觉我竟挖了石达开的墙角,这厮是后期翼王远征独当一面的大将啊!”
县衙大堂,陆遐龄领来个读书人,说是要投奔太平军。王炤源细加打量,虽衣冠整洁,却打了满补丁,年约三十多岁。
“望江生员潘合孚拜见总制大人!”中年书生首先拜道,不过他行的是揖礼。
“放肆!我们大人不是清妖县官,况且天国没有见官不跪的道理!”陆遐龄呵斥道。
“无妨!无妨!”王炤源倒不介意,这生员就是秀才,也是过了童生试的,可以见官不拜。说实话,太平天国都是清苦百姓,没几个读过书,进过学的寥寥无几,也就洪天王、胡以晃几个。虽然这秀才不算什么有学问,但是充当个师爷幕僚还是可以的。
潘秀才正不知所措,见总制大人不仅年轻而且如此宽仁,如蒙大赦。
“先生,我天朝替天行道,立誓诛除清妖,现已定都天京,俨然有割据东南半壁之势。天王以国初纲序未立,思天下贤士,特命我等四方求贤!”王炤源想了想道。
“总制大人,学生刚才观看公审,为贵军伸张正义所感,特来投效!”潘秀才也不矫情,直奔主题。
“哎呀,王某正求贤才而不得,先生当得我书理如何,早晚求教!”王炤源虽不太清楚这潘合孚的事迹,却难得有一个知识分子投靠,当即命他作职同军帅的总制书理。
“这草民……卑职领命!”潘合孚大喜,磕头拜谢,如同当了大官似的。
职同军帅的总制书理事务繁杂,军中大小都有权过问,天国规定总制书理有四员之数,右八军目前只有蒋婉一个充任。不过加上潘合孚,也不够,当即问道:“潘先生可知望江其他读书人情况?”
想是王炤源还要招徕读书人,潘合孚刚刚依附正待表现,得此机会朗朗道:“回大人,望江近皖省首府,又与天下学邑桐城同属一府,向来极重文教,读书求科举者颇多,然满县秀才中,学生只服一人!”
“何人?”王炤源饶有兴趣地问道。
“龙凤翴,鄙县华阳镇龙家坡人!”
龙凤翴?确是望江有名的秀才,好读书,任才自负,年长却不得志,常郁郁思乱。后来有军帅某素奇凤翴之才,遂荐诸有司。凤翴携数万言书,偕老父同至天京献策,书中以周武、汉高比天王,天王不悦,朱书批曰:“周武、刘邦是朕前步先锋,卿知否?”凤翴茫然,不知所云。

身为儒士,龙凤翴自然听不懂旷世奇人洪教主那般说套,毕竟这中华上下五千年就出他这一个既灭儒又毁佛的奇葩。
龙凤翴后被送到删书衙,去修《真圣主御笔改正四书五经》。在先贤孔夫子书上动刀子,龙凤翴肯定不干,又上书劝以勿轻进,勿浪战,深沟高垒,以挫官军之锋;轻徭薄赋,以收民人之望,书奏,天王不答,旋授承宣之职,后竟不知所终。
以后世眼光观之,龙凤翴所提军政两策实乃太平天国兴复之良药,可惜洪秀全以拜上帝教立国,附会西方大罗神仙歪说,更兼军政两不通,又怎会采纳这等救国良言。
“先生,可带我去求访?”求贤若渴的王炤源岂能放过这等贤才。
“大人,这天色渐晚?不如明日……”
“求贤当刻不容缓!”
“大人,不可,华阳镇未克,该地仍由清妖头目率绿营驻守!”袁宏谟急止道。
“不克正好,华阳扼皖省江首,本总制率大军连夜攻克!再迎龙先生!”
当下留军帅陆遐龄率钟良相、任桂新留守,王炤源自督袁宏谟、胡永祥、刘肇钧等猛将往攻华阳镇。
华阳镇地接江西彭泽,与东流香口镇夹江相望,两镇实乃鄂赣入皖第一江隘,地理位置十分险要。清廷望江仅有的两个巡检司就有一个在这里,王炤源克望江时,已将另一巡检——南门巡检擒获,且公审大会上处决,独这华阳巡检久驻外镇,侥幸活命。
此番王炤源率三营两千人来攻,仅有数百绿勇的华阳巡检哪是对手,入夜后不久,袁宏谟率军突入镇中,不到片刻,占领巡检司衙门,亲自将巡检枭首。
王炤源当下留刘肇钧驻守,尽率大军往龙家坡而去。一路灯火光亮,所过之处无不掩门闭户。
须臾至龙家坡龙凤翴家,竟院门大敞,独一五十多岁老年书生翘坐在石磨上看书。
“龙先生,晚辈潘合孚前来拜见!”潘合孚首先进去打招呼。
但是龙凤翴似乎没听见,仍旧看自己的书。“晚辈潘合孚拜见龙先生!”潘合孚再一次揖道。
龙凤翴还是没回应,悠闲自在的呷了口茶水,继续盯着书。
院中潘合孚向王炤源指了指龙凤翴,又摆摆手示意,王炤源回应他再去试试。
“晚辈潘……”
“既至院门,何以不入?”没等潘合孚第三次拜见,龙凤翴终于开口了。继而说道:“我倒要看看是何方神圣,要劳潘子隐亲至!”潘子隐是潘合孚的字。
主人请进,王炤源也不再做作,便领着一使书四猛将进去。
王炤源走近细看,这老秀才一袭青衫,踞坐磨台之上,持书自看,悠然自得,不失道骨仙风。
“小将军英气逼人,锋芒毕露啊!”
额,这老头子竟不看就知道王炤源年龄,成精啦。
“老秀才清奇古貌,道风仙然矣。”王炤源毫不示弱道。
“哈哈,穷秀才不故弄玄虚矣!”龙凤翴笑道,跳下磨台向王炤源拱手道:“贵客远道而来,家徒四壁,只得在院中接客,还望恕罪!”接着便搬来竹椅,一一请坐。
“咦,这不是前巡抚蒋文庆大人女儿吗?”龙凤翴给蒋婉搬椅子时,突然惊道。
额,这老仙人无所不知啊!蒋婉来历,诸将从无一人知晓,众人面面惊愕。
“老先生如何识得我?”蒋婉也惊讶竟然有人认出她来。
“哦,去年余与怀宁生员杨朝福同游迎江寺,与小姐有一面之缘。”龙凤翴解释道。
一面之缘?一面就能记得这么清楚?王炤源醋意大发,托辞!老头子都一把年纪还惦记着人家小姑娘,不害臊!
龙凤翴没听见王炤源心里的骂声,继续道:“去年末,余与令兄长绶同游于桐城姚幸翁处。后惊闻令尊不幸罹难于安庆,令兄不久即扶梓归里。后又逢幸翁病殁于湖南,余与令兄同往吊唁。”
“原来龙先生与家兄同学啊!”既是遇到兄长故交,蒋婉自然十分高兴。
什么玩意啊,你说故交故交,谁能作证?桐城姚幸翁啊?都死了!
“桐城姚幸翁是谁?”王炤源问道。
“原湖南按察使姚莹姚石甫!”潘合孚答道。
“额!姚莹!”那可是文学大家,即便是诗文冠绝天下的曾国藩都要喊前辈的人物!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