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9章:大祭司(求!订!阅!)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一秒记住【】,为您提供精彩小说阅读。 建国之后的商人大致分为三种,或者说三代
第一代是从旧社会延续下来的商人,这一代可以称作旧时代从建国初期,一直到60年左右,在公私合营社会主义经济改造的浪潮下,国进民退,完成了私有经济转国有的过程打这儿起一直到78年,可以说中国再没有正儿八经的商人大部分企业主都被收编,买断,成了社会主义机器中的一颗螺丝钉
第二代,差不多就是从78年往后倒八十年代末期按照冯伦这老哥在十几年之后出的一本叫做《野蛮生长》的书里的说法,这个时代叫做“前公司时代”,而在这段时期里的商人,多是个体户和红色子弟不过不管是个体户还是红色子弟,都可以统一称为倒爷
那个时候的市场商品紧缺,这类人做的大多就是简单贸易,小个体户小倒爷,开个饭馆,做个鞋子,卖卖服装,倒腾点儿电视机收音机啥的就算是牛人了红色子弟就是大倒爷,倒批文,钢材,汽车以及车皮之类的,类似程六爷就是这样的人
不过这一类的人随着价格双轨制的慢慢崩塌和经济体制改革的到来,在90年代中期之前已经玩不转了
现在的这一代,也就是陈冬升和冯伦这一代
这一代人,是跟着经济体制改革和公司法施行大潮奔入商界的,他们初步的有股权意识,有的人有国外求学或者是体制内公职经验,有的人有眼光有野心,有的人有着对体制的不满
在这些追求财富和自由之外,还有着理想和情怀
从这些人给自己公司取的名字里就能看出端倪别人不说,就说陈冬升拍卖行的全称是中国佳德拍卖有限公司,后来保险也是中国泰康
就想着做中国的第一,第一的中国
李宪的话虽然完全是为了满足自己在一群大佬中间装个逼的恶趣味,但是这一番话说出来,却又切切实实的,击中了在座众人的心坎
“好!”
“说得好!李宪小老弟,听君一席话,今天这个酒,必须多喝半斤!”
“从无到有,从有到强造福社会,带动产业,兴盛国家!这总结的漂亮啊!”
在许久的沉默之后,包房之中掀起了热烈的掌声
这是一个什么年代?
90年代,愚昧和雄心并存,诗意和现实共生的年代
在座的是什么人?
现在他们把自己称为商人,但是后来很多的经济学家和学者,称这些由仕途转商道的人们为儒商学而优则仕,时而优则商,说的就是这些人
陈冬升不必说,在往后的多少年里,不论外界如何渲染他是个成功的商人,但是他一直认为自己首先是个学者,是个理论派,然后才是个商人
冯伦也不必说,这家伙后来生意做好了,出书装逼,做公众号装逼,写文章装逼的精力一点儿也不比做地产装逼来的少
而他现在的左膀右臂王功权,甚至自称是一个诗人多少年之后功成名就了,在自己微博上留一首诗,就能跟女人玩儿私奔的主儿
从骨子里,这些人就是文人,是士大夫
而现在在刚刚经历过商海洗礼,还没有养成大佬底蕴的时候,这些披着商人外衣的文人,普遍有种伴随着自由的迷茫
他们需要一个理念来支撑
李宪的一席话,无疑是从根本上将他们给定义了
巨大的认同感,在这一个爆发了出来
一旁的李诚儒都懵了,作为一个大倒爷,他没办法理解李宪三言两语这些人咋就跟打了鸡血似的
不过就算是没有多大共鸣,李宪所说的“格局”,还是让他心中一阵澎湃
“哎呀,丫做生意原来也可以上升到精神高度?特娘的今天长见识了”
趁着菜上来了,李诚儒端起了酒杯,对李宪敬酒道:“不过这话说的痛快,宪子你别动,这杯我敬你,干了!”
“一起一起!”
二话不说,桌子上的酒便空了一轮
李宪呵呵一笑,思量着自己是不是应该凭借着自己后世看过的一些段子,经济类书籍以及社评文章啥的出出书,在商业圈里刷刷声望
这年头的人,g点太脆弱了啊、
你们还没尝过心灵鸡汤呢啊!
这么寻思着,包厢里头的气氛已经压不住了,顺着李宪的观点,众人热烈的讨论了起来
三轮酒下去,商会的事儿就已经定了下来按照众人的想法,就把这冰城定为商会中心,或者回头去雪村亚布力租个地方当商会活动地,一年聚两次,夏天一次当避暑,冬天一次看看雪,顺便聊聊人生
陈冬升是概念的提出人,直接被众人安排了个会长,而李宪这个三言两语把大伙儿整到高潮的大忽悠,则被众人硬生生的推倒了副会长的位子上
这倒是让李宪哭笑不得
敢情自己.....成了大祭司?
不过想着自己不可能总窝在省里不往外发展,92派里头虽然鱼龙混杂,不过要说出大佬的几率还是很大的这些在日后都可能成为人脉,掌握这个社会资源,对自己以后的发展绝对大有益处,李宪便半推半就的,成了这个连名字都欠奉,只规定了一年在冰城或者是亚布力聚两次,交流交流心得的小圈子核心人物

这顿饭热热闹闹的吃到了晚上九点多
在这个过程中,李宪知道在座的几人倒也不是纯粹为了过来搞商会这个事儿的
其中陈平是受到了哥哥陈冬升的感召,想要做点儿生意之前在日本留学的时候,他就相中了日本的速运行业这次来东北,就是想考察一下,看看能不能和东北的几个大国企的内部运输公司搞个联合,共同开拓一下物流网络的
别人不知道,但是李宪知道,这应该就是在筹措日后的宅急送了
而冯伦来到东北的目的,李宪则更清楚
按照这老哥的说法,这次来东北是为了考察两个项目冯伦这人倒没什么架子,可是毕竟刚刚结识,俗话说交浅不言深,具体的倒是没细说
万通历史上就在东北投过俩项目一个是冰城市的地下防空洞改建项目,这个事儿按照原本的历史差点儿没谈成也亏得没谈成,因为在即将签合同的时候,冰城市的副市索长友就出事儿了
而另一个,则是东北华联
根据后来冯伦的回忆,当初搞这个项目,是看中了东北华联的上市集团性质,顺便向商业地产方向靠拢——华联在没上市之前,就是个国营的大商场后来上市之后融资两个亿,开始大搞商业地产开发,看哪个项目顺眼就投那个93年八月份上市,到了94年基本两个亿都祸害没了现在全中国都知道这个企业已经底儿掉,万通就是想着来捡便宜的
不过这个便宜不好拣,东北华联现在膨胀到手里掐着六个巨额亏损的项目,还敢在泰国投酒店完全失控了已经
李宪隐隐约约记得,这个项目上万通前前后后赔了6000多万,可以说是万通成立之后遭受的第一个败局
李宪也不是嘴欠的人,不像是和陈冬升认识的久了,知道什么秉性对于冯伦这些人,他所知道的都是后世互联网上所公布的网络上的人云亦云跟实际情况有多大差别,他可就不知道了
所以冯伦不愿意说,他也就没细问
只是在酒喝到半段的时候,开玩笑似得跟冯仑说自己爷爷传下来一套三命通会,相面卜卦自己多少会点儿问了冯仑生日,装模作样的掐算了一遭,又半真半假的跟冯仑说他八字和东北不合,投项目办事儿需要谨慎,防止漏财
不过很明显,现在正处于事业高速上升期的冯伦,似乎没把这话当回事儿
倒是李诚儒,几杯酒下了肚喝大了,伤心起来
去年年底的时候几个哥们拉他去做外汇,结果遇到了美金市场波动,一来一回,小七千万没了
好死不死的是,他安身立命的摇钱树,也就是特别特服装大卖场的房子还拆迁改建,一下子就没了收入,整个人特别颓丧
酒喝到后半段,李诚儒涨红着脸,一边儿哭一边儿用嗓子塞了钢丝球似得动静唱“看大王帐中合衣睡稳”,倒是别有一番凄惨唱完了,非拉着李宪要算卦,问问自己未来方向在哪儿
“宪子”
陈冬升明显也是喝多了,和李宪一起安慰了李诚儒一番之后,将手搭在了李宪的肩膀上问到:“最近你忙啥呢?集团的事儿办没办利索?”
李宪嗨了一声,说道:“生意就是这么回事儿,哪有完全利索的时候,这些天我整保健品呢”
想到保健品,李宪拍了拍脑袋,拉过了李诚儒,“儒哥,你最近是不是没啥打算?”
李诚儒收了嗓子,“没有”
“那不如就先跟着我干吧保健品这块业务现在增长的不错,龙江省这头我现在正在谈渠道,试验模式要是呆两天弄成了,你直接拿去京城做”
一听这个,李诚儒脸色更垮了,“哥哥现在没本钱呐、”
“嗨!”李宪差点儿被这老哥傻气喷了一个跟头,“什么钱不钱的,我哪儿能管你要代理费?我现在别的不愁,就愁握着业务对外扩张没渠道,你是京城土著,这事儿你肯定摆的明白,算是帮老弟一个忙,到时候我给你铺货,你联系医药流通”
这话说的敞亮,明着是求帮忙,里头抻着拉帮的意思,给足了李诚儒里子面子
李诚儒一愣,将他的意思咀嚼明白了,眼睛里瞬间起了层雾气
“他妈的、”
转过头去,偷偷抹了把眼泪,李诚儒长长的吁了口气
“都说钱这东西验交情,我特么处了十几年的老哥们儿把我坑了,没了特别特,赔了几千万,都他妈拿我当瘟神似的,躲着我怕我借钱没成想认识两年多的冬生和你这刚认识不到一年的老弟给哥哥兜了底”
撸了把大鼻涕,李诚儒举起了一旁的酒杯,戳到了李宪的面前,“得了,别的不说了这一辈敬你和冬生李诚儒眼瞎但是运气好,还交到了您二位这高义的哥们儿干了!”
咕噜噜,一杯酒干下去了
李宪没辙,只要硬着头皮将杯里的酒喝光
还没等他压住酒劲呢,那头李诚儒咣一声,栽倒在了桌子上
彻底歇菜,喝大了手机用户请浏览www.xiaoshuodaquan.com.com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