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赠布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一秒记住【】,为您提供精彩小说阅读。 比如说那些交杂粮的。
交红薯的也好意思跟人家交大米的交一样的重量。
这公平吗?
这显然是不公平的。
两边的价格完全不对等。
这些,都得扯皮。
所以,难得见到个开明的,还让他轻松些的家长,主厨态度自然好些。
“拿好了,这是你在学校食堂吃饭的证明。
一共五张,代表五个月。
不过第五张吃不了一个月,只能吃到放寒假,这个没问题吧。”
张大厨说着就从边上的小盒子里取了五张食堂月票,递到了王大牛手上。
“当然没问题,这本来就是应该的。
对了,就交粮食的话,孩子会不会没有菜吃呀,每天要不要自己带咸菜过来?”
王大牛先前只关心的学费那边的情况,对于食堂这边的具体操作还不是特别了解,所以不知道交的粮食已经包含了菜钱。
“不用担心,学校这边每学期都是有补贴的,而且我们也在学校的一些空地里面有种菜。
所以,肉可能一年到头吃不上几顿,但是普通的青菜萝卜还是管够的。”
张大厨笑了笑,很是自豪的说着。
学校空置土地虽然不多,但是种点青菜萝卜供给师生们吃还是足够的。
再加上校长时不时的跟上面要点补贴,学校的伙食已经比周围大多数人家正常伙食要好上许多了。
只是因为交的粮食杂,大多数交的也都不是大米,所以,吃到大米的次数还是有些少。
只能杂粮细粮掺着吃。
正说着呢,又有其他家长带粮食过来交了,王大牛没有留下来看戏的想法,就带着王鑫跟张大厨告辞离开了。
至于开学,那得等到明天。
不过那边老师说了,因为明天是周六,只是去拿一下书就可以回去了。
正式上课还得等到四号。
“三金,我今天就要回去了,你明天一个人过来拿书,害怕吗?”
王大牛带着王鑫在青石小路上走着,有些担忧的问着。
毕竟,王鑫这十年来一直都跟着他们在一起,从来没有独自生活过。
有些担心也是很正常的。
如果真的只是个十岁小孩子的话,现在估计就算嘴上不说,心里也是担忧害怕的吧。
但是王鑫不一样,加上上辈子的年纪,他今年都将近四十了。
算起来,比王大牛现在的年纪都大,能有什么害怕的?
“不害怕,我以前还一个人上过山呢,又有什么大不了的。
阿爹,你就放心回去吧。”
王鑫现在的心情是兴奋的,因为他终于获得了短暂性的自由。
相比较于原先,等到他爸回去之后,一个人住在东厢房里面不要太自在。
吃东西、买东西什么的也都会方便许多,时不时的还能抽空去自由市场那边卖点米粮,赚点钱,还不是美滋滋。
“那就好,一定要记得听你太姑奶奶的话……”
王大牛说着又迟疑了一会儿。
贴了一句:“有人在的时候不要跟你太姑奶奶太亲近。”
王鑫连头都没抬,他大抵明白他爸的意思,所以也没有专门去追问为什么什么的。

只是低声的嗯了一声。
回去之后,王大牛把王鑫打发走,带着从自由市场买的东西,悄悄的往先前与他姑奶奶约定的房间走去。
王鑫对此是知情的,但是他也没有追着跟过去,因为没必要。
杂物间
王太姑奶奶正用带轮子的小铲车吃力的推着一个小箱子,有些苦恼。
“我也没想到一箱黄金会有这么重,要不你先拿几根带着吧。
不然这么重的东西你根本不好带回去,就算你搬得动,牛车也不一定撑得住。”
“姑奶奶,您这一箱黄金有多重呀!
是满的吗?
要是满的话,估计得有两百来斤吧!”
王大牛好歹也是见过金子的,自然知道黄金比重很大,别看那箱子不大,如果一箱子里装着满满的黄金的话,重量肯定是很重的。
以他的力气,根本搬不动。
“里面是大黄鱼,一斤重的大黄鱼。
我记得,一共有一百二十根。
除了这一箱,家里还有两箱相同规格的,剩下的都是银元。
现在国家回收价格太低了,而且纸质货币终究还是得看国家的信用,远没有黄金保值。
这样,你看你拿多少会不怎么引人注目就拿多少。
反正也不着急,慢慢来吧。”
王眷思现在露财,只是想看看她这个侄孙是个什么品性?
所以,说话的时候一直悄咪咪的观察着王大牛的神色变化。
先前有说过,她丈夫学过心理学,王眷思心理学学的不是特别透彻,但是相比较于正常人,她通过别人的肢体语言和神色微表情变化还是能看出不少东西的。
此时看到王大牛的神色,这才算是稍微放心些。
至少说,目光里没有任何贪婪之意,更没有见财起意的想法。
“我估计,我最多只能拿三十来根。
这次我还买了不少东西,加起来也有二十来斤的样子!
虽然再多五十斤我也背动,但是,我是准备坐牛车回去的,东西太少,重量太重的话,恐怕会惹人怀疑。
所以,咱们还是少点来吧,安全最重要!”
王大牛之所以会愿意帮他姑奶奶的忙,最重要的还是因为王鑫要在这边住着,希望能够让他姑奶奶稍微多照顾照顾。
不然的话,他脑子是坏了才会冒着风险帮他姑奶奶埋黄金。
“也行!
我听人说,你家大儿子要结婚了是吧?
我这里还有一批红布,材质虽然不算很好,但应该也够给你做面子了。
家里虽然也有真丝苏绣的,但是那个实在太显眼了,就不给你惹麻烦了。”
王眷思显然做了不少功课,甚至就连王大牛的大儿子王铁柱,再过一个月就要结婚的事都知道。
在王大牛拿了三十二根大黄鱼塞到自己的背框里之后,她就又转过身子,从边上去了一匹大红色的棉布出来。
不是没有红色的真丝,但是理由刚刚不是也说了吗?
真丝实在是太显眼了。
这年头,还是以低调为主,有些人家,就算是新做的嫁衣都还得想办法打上两个补丁呢。
手机用户请浏览www.xiaoshuodaquan.com.com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