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陆任平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吏部给你们新和县选了一位县尉……”说道这里,王知府停了下来,观察了一下端木望的表情。
端木望这几天实在是被新和县各项事务个烦透了。特别是由县尉负责的治安、击盗等事宜,几乎是让端木望伤透了脑筋。
就前些日子的侠盗事件,最终也只能是不了了之,好在这新和县基本上是没有几家财财物受损的,起码没有人向端木望报告过。
“那好啊,这人什么时候能到?”端木望不由得喜出望外。
王知府千算万算,没有想到这端木望居然是这么一个态度,颇有些意外的说道:“这县尉虽然名义上是县令的下属,可是县令确实没有权利处置的。”
“这个我当然知道了,我早就盼望着有县尉和县丞的缺能够有人补上,要不然这一天到晚我的事情实在是太多了。”端木望说道。
过了这么长的时间,这县令、县丞以及县尉的职责端木望基本上算是搞清楚了。这县令就相当于兼任县长、这县丞就相当于常务副县长,这县尉相当于是副县长兼任公安局的局长。当然了这县丞和县尉的存在是绝对会在一定程度上分散县令手中的权力的。这只要是官,就不希望自己手中的权力被分散,更何况是在这种完全没有预料的情况。
“你没有一点不高兴的地方?”王知府有些纳闷了。
“怎么会了?这人什么时候到?”端木望连忙问道。
“进来吧。”王知府对着偏房说道。
这一人应声而进来了。
端木望一打望,这来人身材魁梧,四四方方的脸上浓密的毛发几乎占去了半个脸庞。来人一进来就行礼,说道:“下官陆任平见过王大人,端木大人。”
王知府笑着看着陆任平,什么也没说。
端木望连忙摆手道:“什么大人不大人的,以后我们就是一个碗里搅马勺的兄弟了,这话可就见外了,见外了啊。”
王知府这会儿一直紧盯这端木望的表情,看见端木望的确不像是作伪的样子,这才放下心了,但很快就又有些不大高兴了。你说你们这些当下属的,要是都是这么团结的话,要我们这些上官干什么?
只不过平时显得精明无比的端木望这次确实完完全全没有想到这一点,他的心思全部转移到了陆任平的身上。
“陆大人是行伍出身?”端木望看着这个体型揣测到。
“下官正是行伍出身,在这北方前线戍边多年,这最近因为家室才到地方上任职的。”陆任平一直挺立这身体。
“哦?”这端木望就有些纳闷了,这县尉是文官,这么着武职也可以担任了,照着这黄得功武职的身份都不怎么插手这地方的事务,这陆任平难道能量颇大。
似乎看出了端木望的疑虑,王知府开口说:“这前线苦寒,朝廷出于种种原因,这地方上的县尉、府里的通判以及道按察使司一般都是有退伍的武官担任的。”
端木望这下了然,这才明白过来,在这天下四分的状况下,这要保证军队的战斗力,就得有让军人有出头的日子。这虽然是文武分开,但是这样一来,这县尉负责的治安一系既能安排退伍军人,又能形成一定的预备役的制度。而且还可以防止文官一家独大,形成制衡和平衡。

端木望点点头,便是明白,说道:“原来如此,相比陆大人在前线颇有见闻,不妨说说。”
王知府接过这个话茬说道:“那我们就在这府里给陆大人接风洗尘。”
陆任平虽然是武官,但不是笨蛋,这样的场合自然是不会让王知府在府里设宴的,赶忙推辞道:“这万万使不得,下官不敢劳烦知府大人。”就连端木望这样的县令都没有这样的待遇,更何况一个县尉,这点规矩还是知道的。
接风洗尘也要地位相仿才可以。
“那要不这样吧,这由我做东,在这翠柳楼为陆大人接风。还请王大人赏脸移驾。”看到这王知府的这个态度,这端木望估摸着陆任平的后台应该比较强大,看着这二十郎当岁的年纪,正是在前线的黄金年龄,能在这个时候到地方上任职,加上王知府的态度,这里面的事情自然也就不言而喻了,于是端木望急忙将这事情揽了下来。
王知府略作沉吟,说道:“那好,这样也好。”
说完这些,端木望就和这陆任平出了知府衙门,往这翠柳楼行去。这翠柳楼在中山也是颇为出名,上次就是在这里宴请的黄得功。
“陆大人,这北方前线是一副怎么样的场景?”这没话找话说就是这个样子。
陆任平急忙招招手,说道:“大人万万不敢这样说,真是折煞下官了。这北方前线别的倒是没有什么,只是这天是特别的蓝,蓝天白云下一人一骑纵意驰骋,那是何等的惬意啊。”
端木望笑笑,说道:“没看出来,这陆大人倒也是一位雅士啊!”
陆任平连连说道:“附庸风雅、附庸风雅而已。”
端木望心里寻思这陆任平的确不简单,应该是正规进过学的,从此就可以看出这家境的不一般。于是说道:“陆大人倒是客气了,但凭着名字就能看得出来:一蓑烟雨任平生啊!这是何等的洒脱啊!”
说完了这句,端木望就在提心吊胆,这句诗词可是这个世界没有的,这不会被电击吧。之所以赶冒着这个危险,这端木望实在是被没有任何声息的系统给搞怕了。这有点动静总比没有任何动静好些吧。
可是什么都没有。
只有陆任平笑道:“大人真的好文采啊,一蓑烟雨任平生,这句诗画面和意境俱佳啊!”
“两位在说什么啊?这么高兴?”不知不觉,这王知府换了一身常服,也到了这里了。
二人急忙上前,拱手道:“见过知府大人。”
王知府摆摆手:“这里没有知府、县令,只有几位雅士啊!我这可是在楼下就听见两位的诗句了,果然是一句好诗啊!”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