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百五十六章,佛宗之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如今的网络世界一片沉寂,然而沉寂过后,却是一阵阵的沸腾。“卧槽这是什么?”
“奈何鄙人没文化,只能一句卧槽行天下,不得不承认这实在是过于卧槽了。”
“仙人?飞剑?”
“md,有点帅。”
“刚刚还决定剃度出家的我,现在已经决定去当道士了, 无上天尊,贫道全性真人。”
视觉上的冲击接二连三,一波又一波的冲击着如今的网络世界...
飞剑,剑仙?!御剑飞行!
突出的便是一个帅字。
虽然舆论没有完全从刚刚那金佛降世的氛围中缓和出来,但至少有不少人的目光放到了飞剑剑仙的身上。
更多人觉得,这潇洒剑仙, 更符合大部分年轻人们心中对于‘修行’的定义。
特别是佛陀刚刚还莫名的消散。
刚好这剑仙出现了,这佛陀就消,就散!
会不会, 太巧合了些?
.....
“还好没让那些光头出尽风头。”
江兴看着电脑屏幕,原本悬着的心也放下了一些来。
太刺激了,那么多年的岁月,也没几次比这次还刺激了。
上次经历那么刺激的事情,应当,还是玄奘取得真经归唐的时候吧,当时举国震撼...
“有点讨厌。”一旁的柳絮很中肯的给出了自己的评价。
“以前的佛门没那么讨厌,甚至还挺不错。”江兴顿了顿说道:“或者说,以前在华夏流传的佛门教派没那么讨厌,甚至还很不错。”
“当年佛教入中原时分成了许多个派系,有些派系弃其糟粕,取了精华,有些教派则保留了不少糟粕,却也有些精华的,更有些只剩下糟粕了..”
“我们对佛门的好印象,基本都是修禅之僧人。”
“呜...”柳絮用一脸好奇的表情盯着江兴说道。
对于佛门的了解, 柳絮基本是一问三不知的状态。
而江兴则是悠然道:“佛教的宗派非常多, 从大的流派讲分为汉传佛教、藏传佛教和南传佛教。”
“当年玄奘取得大乘佛法回归中原,所成立的教派便是汉传佛中的法相宗。”
“法相宗微妙玄通,深不可识,一般人难以窥其奥妙。唯真正懂佛法、知佛性、明佛理的人可以通晓法相宗佛法。”
“而和法相宗差不多的,便是禅宗了,只是一个主张修佛法,一个主张修佛性,禅宗主张修佛性的入门门槛要比法相宗要低很多,也更容易让人理解,后世中原流传的也大多是禅宗。”
江兴将过往记忆中遇到的僧人娓娓道来。
“济世救人,渡己也渡人...那时候的和尚,是真的有情怀的,佛是渡众生的。”
“只是到了今世啊...即便是修禅之人。”
“大多想的不是济世救人,想的更多的是,如何才能赚更多的银子,去开保时捷,包养年轻的美人,一个个修行修成了俗人。”
“可惜了,当年的佛门。”柳絮有些遗憾道。
然而此时, 一道黑烟飘荡出来,那是妖狐白沉。
“禅宗?哈哈哈,现在哪里还有修禅之僧人。”
“现在的佛门,表面上是禅宗,实际上内地里的思想,可都是净土宗的...”

“净土宗?”柳絮问道。
白沉一副看热闹不嫌事大的表情说道。
“嘿,那些花钱能买佛位的,便都是净土宗了。”
“他们的主张,不修佛法,不修善举,只需供奉敬佛,修缮佛堂。”
谷央
“便可得到救赎啊,哈哈哈...”
“额...这些佛,不怕香火中的孽力回馈影响自身?”柳絮疑惑道。
“哈哈哈哈,自有一群佛门信徒日夜诵经为其消孽。”
“他们,怕什么?”
.......
化墨成剑翱翔于天空,算是腾云驾雾之术的一种变种。
和蜀山的御剑飞行之术虽是不同,却大道同归,若是真有飞剑在此的话,李卫也能真飞的有模有样的。
李卫没有直接回太虚观,而是应了一真子的寻找,去了龙虎山。
虽然现在道门在官方的影响力还是白云观为首,但在俗世和道家方面,龙虎山还是有着无与伦比的号召力。
当李卫到龙虎山的时候,已是热茶招待奉上了。
“道友。”
“明澈上仙。”
张清河拱手行礼,神色却是有些许的忧愁之处。
虽然这一次御剑飞行的潇洒扳回了点面子,但佛家这一次也是有着新发优势的。
金佛现世还是给世间带来了震撼。
像是对全世界宣告了,神灵,信仰之物。他真切的存在于世间。
此时,龙虎道人,白云观道人,全真教道人皆在此处。
随后,李卫和一真子张清河等人聊了一些关于青丘国入世的事情。
一真子只能表示——热烈欢迎。
青丘九尾,续缘之树的传说,一真子也是听过不少的。
得亏于此,青丘国在人族这边的声望非常的不错。
“在过去的大多数时代,佛道都是针锋相对,争夺信仰。如今我们道门势大,秃驴们想要釜底抽薪也不是没这个可能的。”一旁的老道却是出言道。
“然而如今的大世如此的特殊...争夺香火愿力之举...”
张清河摇头。
如今可不是佛道相竞争的时代。
不过张清河却也不想再多说了。
这就像是互相猜忌的黑暗森林一样,谁知道对方会不会抢呢?特别是在这个人口爆炸的时代,香火愿法之力,你不去取,他就在那里。
“官方的佛门中人呢?”
“官方的佛门中人...嘿,他们说与他们无关,并非同宗。”
“乐,这佛宗分成那么多家,反正哪家犯事儿了撇清关系就行,当真没有担当。”
一旁的道人们都被气笑了。
不过也有人也有些抱怨,为何道门之前没有占据制高点,反而是让佛家占了上风。
特别是在第九科行斩妖除魔之事的,多是道家中人。
虽然也和两教思想差别有关,佛遇魔邪,重于‘渡’,而道遇魔邪,在于‘斩’。
忏悔,那是你去阴曹地府,去天地轮回之后需要干的事儿。
而贫道的职责,便是送你们去天地轮回,去阴曹地府。
佛门更在乎能不能吸纳入我佛门,成为佛门之力。
放下屠刀,便能立地成佛。
大多数道门中人,都不认可这般思想。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