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章 我可以把女儿嫁给辽王啊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朱启自然知道自己的大哥太子朱标,肯定会批准自己经费请求的。
只是后来从锦衣卫那边听说,太子府上的不少官员,都在朱标面前说自己的坏话,让太子朱标,小心自己会谋夺太子之位等等。
当然啦,自己的好大哥, 压根就没有理会这些言论,依然无条件的支持自己这个三弟。
朱启心里面感动的瞬间,其实多少也有点惶恐。
自古帝王家最是无情,有多少兄弟之间为了皇位争得你死我活。
虽说在洪武年间,太子朱标的地位无可比拟,根本无人撼动。
但现在太子府上的属官竟然冒出这样的言论,那朱启免不了要担心,自己会不会因为外人的三言两语,就和太子大哥的关系变得恶劣起来?
如果真的是这样的话,那可实在是令人心痛啊!
自己只是想躺平的咸鱼王爷而已,我不想掺和到继承大统,这样头疼的事情。
不过朱启越是不想那些人,越是觉得自己好像要去争一样,这不禁让朱启感觉到头大。
不过还是算了,自己只要在辽阳这个小地方说好,然后等着朱棣爆起成为皇帝以后,那自己这个当三哥的好日子,肯定就要来了。
当然,最好的还是朱标,别那么早的去世, 能够活到继位。
多活个几十年,这大明盛世,肯定会被历史上的盛世更加的厉害。
而当他在辽阳搞民生工程,搞得红红火火的时候,北元这边自然不可能让大明开心的。
虽然他们的进攻已经被大明完全的遏制了,但是明朝想要攻入草原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
王保保虽然没有那么大本事,能够打入中原,但防守方面,还是很厉害的。
一时之间甚至都没有什么破绽,能够让明朝抓住发起第四次北伐战争。
不过就现在的局势而言,对于明朝已经是好了太多了。
不仅草原上拿下了康巴这个前线要塞,还有青海这个战略要地,在辽东也已经站稳了脚跟。
高高丽给辽王殿下弄得那些乱七八糟,毫无威胁可言了,剩下只要专心对付北元就可以了。
而而当北元和大明之间互相较量的时候,其他的草原上的部落其实也并没有空闲着,就比如说兀良哈。
光说兀良哈可能认识的人并不是很多,但兀良哈还有另外一个大名鼎鼎的名字,那就是朵颜三卫。
可以这么说,如果没有朵颜三卫的帮助,朱棣想要靖难成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
而现在,兀良哈的战斗力也是极其强悍的,只是比起庞然大物一般的北元和大明来说, 还是夹在夹缝中生存的小部落而已。
而兀良哈的首领,叫做阿札失里的家伙,可不是什么小角色。
他是元太祖成吉思汗弟铁木哥斡赤斤后裔,曾经的辽王,也算得上是元朝的皇族后裔了。
只是早在北元江河日下的时候,纳哈出盘踞辽东和辽地的时候,他的领地就已经被纳哈出给霸占了。
纳哈出美名其曰是为了抵抗欲演欲烈的农民起义和红巾军,不过实际上还是草原上蒙古部落侵占别的部落的那一个套路而已。
也就是说,兀良哈的首领阿札失里现在的地,已经被纳哈出给占领了。
阿札失里之前没有强悍的实力,领地被人占领,也只能自己认栽了。
不过现在看到纳哈出被大明打得抬不起头,阿札失里的心里难免有了点其他的想法。
至于你说自己是向北元效忠,还是皇族,不能和明朝那边接触,那可真是笑话了,阿札失里从来都不信忠君爱国这四个字。
毕竟他压根就没有从小就接受儒家教育。
纵观整个元朝,虽然说汉化也有,但是汉化的进度非常的缓慢不说,程度也并不是很高。
这也是元朝为什么仅仅持续不到百年就被推翻的原因之一。
而和明朝搭上关系的话,好处自然是很多的,比如说这辽东以北的辽地,说不定明朝会赏赐给自己。
那本来就是自己的土地,阿札失里还是很想从那还出手里给夺回来的。
不过,如何让明朝信任自己,那就是一个老大难的问题了,你直接写信过去,说我要投靠明朝,希望明朝能够接纳,这肯定不太现实的。
不过,阿札失里有一个女儿,正是二八年华,青春貌美。
自古以来,想要达成同盟或者获得别人的信任,那联姻就是最好的方法了。
阿札失里自己自然不可能去大明娶什么公主的,先前娶公主的事情已经让别的国家知道,大明不会那么轻易的和别人合亲的。
不过公主不能娶,自家的女儿可以嫁过去嘛!
而要说最合适嫁过去的人选,那不用说了,肯定就是辽王殿下了。
能嫁给太子朱标自然是最好的,但太子是未来的大明皇帝。
而且人还在应天府自己的,女儿过去,对于辽东这块地方,可能产生的效果也不是特别的大。
但是如果嫁给辽王殿下的话,那没事还能吹枕边风,而且可能性也更大一点,那自然是选择辽王殿下比较好。
阿札失里也并没有多想,就自己一个人定下了这个决定,要让自己的女儿秘密的嫁给辽王朱启,然后绑上大明的战车。
他将此事和自己的女儿这么一说,而后也没有多想什么,就安排人去大明那边接触辽王殿下。
顺带把这个消息送去应天府给大明的皇帝,相信大明皇帝一定不会错过这个诏安自己的机会,毕竟,只要能削弱北元大明,一定不会放过的。
不过,阿札失里安排妥当一切之后,却发现了一个致命的问题。
那就是他的女儿已经长大了,而后听到阿札失里要将自己嫁给大明的辽王朱启之后,竟然逃跑。
———————
洪武十二年,三月,辽阳。
曾经深陷战争泥潭之中的辽阳,经过一年多的休整之后,如今已经繁荣昌盛起来。
虽说不远处的北面辽河,还有南面的铁岭城,现在都是战乱频发的边疆地带。
但仅仅与这两地相隔不到百里的辽阳,在辽王朱启的治理之下,却显得非常的安宁祥和。
毕竟有一大帮的明朝大将们,守卫在边疆防线上。
想要让北元或者是高丽的人突破防线,进入辽阳附近,那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更不要提在高丽上,已经拉起了一个傀儡的高丽王了。
而现在,高丽王的政权虽然还没有多么的强大,不过在明朝,源源不断地输血之下,已经算是站稳脚跟。
并且占据了高五分之一的领土,这李成桂甚至都不得不抽出自己的精锐主力,来对付现在的高丽王王冕。
可以说,除了辽东之外,四面八方都在打仗。
那这难民当然都朝着辽东这边涌进来了,在大明这个时候,人力那就象征着国力。
人越多,国家越是昌盛。
不过,这些流民如何安置就成了一个老大难的问题了,不过,对于辽王朱启来说,却并不是什么太难的问题?
很快就颁布了一系列的法令和法规。
首先就是制造了各种各样保暖的帐篷,先暂时安置流民,然后让他们去盖房子。
修建新的居民点以及开垦农田等等,这些可都是需要人手的,他们只要有活干,朝廷这边是包吃包住的。
工钱的自然都没有了,能让你们吃口饭,活着下去就很不错了。
再给工钱,朱启可没有那么多的钱呀。
于是乎,在辽阳就能看到一个非常壮观的场景。
那就是在附近郊区的地方,有一大片砍伐出来的空地,扎满了帐篷,一个个的帐篷区看上去井然有序,一点也不混乱。
而且还有人专门打扫卫生,设置专门的厕所区域。
这哪里像是流民的队伍啊?简直就好像是一支专门的建筑队,驻扎在辽阳边上一样。
但凡是一个文官,看到这场面,都不得不感叹,辽王的管理能力真是天下无双。
其实朱启也没有特别的去管理,只是要求了营地一定要摆放的规律,好看,各个功能区域都提前规划出来。
最重要的就是干净的水源和干净的食物,以及预防疾病的种种措施等等都到位就可以了。
那朱启这些都是超前的知识,把这些安排妥当了,自然营地看上去就井井有条,没有任何的问题了。
辽阳的那些百姓们,原本以为这些流民的冲击之下,辽阳的生活会变得更加的混乱。
却没有想到,在辽王殿下的安排之下,却依然如此的祥和,有条理。
自然继续夸赞着辽王殿下,而那些流民更不用说了。
他们本来都是必死的了,没想到到了辽阳之后,还活了一条命。
不仅如此,还找到工作,可以一边干活,一边包吃包住。
而他们造的房子以后也都是他们自己住的,开垦的荒地以后都是他们自己种的,这种好事哪里找啊?
对于他们来说,能够跑到大明成为大明的子民,那真的是一生的荣幸了。
而朱启也是来者不拒,管你是哪里来的,只要是劳动力,而且认同中华理想,那就可以加入大明。
反正周围的那些地方在现代来说都是中国的土地。
而对于朱启来说,对于那些过来的流民,也没有任何的歧视,在未来,他们可都是中国人。
朱启如此博爱的胸怀,那就不用说了,感动的那些流民们一塌糊涂。
以后只要但凡是辽王殿下吩咐的事情,上刀山下火海干什么都可以啊。
于是乎,在整个辽东地界,对于辽王殿下的好,那是人人称口夸赞。
不过有一个人却不这么想。
王敏坐在马车上,这一脸好奇的表情打量着四周,而身边有一个小侍女陪着,正在唠唠叨叨的说着:
“小姐,你从家里跑出来,王爷现在肯定知道了,马上派人过来抓我们可怎么办呀?”
王敏不是别人,正是阿札失里的女儿,也是打算嫁给辽王朱启的北元公主。
不过他在听说自己的父亲,要把自己嫁给辽王朱启之后,立马就逃跑了,她可不希望嫁给一个素未蒙的人。
即便这个人是人人夸赞的大英雄,甚至连自己的父亲,阿札失里都对他赞不绝口。
但王敏可不这样着,那不过是一个小王爷罢了,听说年纪也就比自己年长几岁,怎么可能如此厉害吗?
自己的叔叔王保保也不见得能有这么夸张的战绩,多半是吹出来的。
即便是真的这样厉害,王敏也不想嫁给他,毕竟都不认识他,可不希望像其他的女孩子一样嫁给从未见过的人。
她要有自己的爱情,有自己喜欢的男人,如果不行,那就干脆逃跑好了。
虽说被抓回去后果很严重,但王敏也压根就不怕。
王敏不在乎的撇了撇嘴,对着身边的小侍女说道:
“你要是喜欢你自己去嫁人就好了,我可不去。”
她们这边说这话,而马车已经到了城门口了,城门口的士兵将马车拦下,随后要求他们出示通行的证件。
她们虽然是元人,但在大明也是有一些情报室里的,想要弄一个通行的证件,自然不是什么太困难的事情。
马车夫很快就掏出了手里的通行证件,交给门口的士兵,然后进行了一番检查。
那个士兵掀开车帘,看到里面坐着的王敏之后,也是一愣。
原因无他,因为这王敏长相实在是太过娇美了。
而且还穿着一身异族的打扮,一看就不是汉人。
那士兵很快就皱起了眉头,然后对着车夫问道:
“你们带的是谁啊?怎么这人也不是汉人啊?”
那车夫愣了一下,随后拱着手说道:
“听说是逃战乱来的,咱们辽王殿下不是说了,只要是愿意为大明出力的,都可以来投靠辽阳吗?”
朱启确实对外说过这句话,主要就是吸纳那些流散的人口,至于说间谍什么的,他倒是并不害怕。
对于舆论的掌握,朱启可太过熟练了,那些间谍想要在自己的地上搞事情,可是根本没有可能的。
马车夫说完,这士兵还想要说什么,不过坐在马车上的王敏已经抢先问道:
“我们已经拿过通行证,而且身份也没什么可疑的地方,我一个女人家家能干什么?难道因为我不是汉人?就不能进辽阳吗?”
这自然是不可能的,不过那个士兵看着王敏长相漂亮,就忍不住想要刁难找事情。
那士兵还想说话呢,边上突然有人传来一声:
“你们干什么呢?”
说话的不是别人,正是辽王朱启。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