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全军出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同一日,锦州城,总兵衙门。
一张硕大的辽东地图前,一名头发有些花白的锦衣卫在做战前情报汇报。
“据锦衣卫暗探情报,此次后金攻打虎蹲兔部,共出动军队六万余人,其中八旗军四万五千余,蒙古诸部一万余人,另有数万包衣阿哈,运送辎重,抢劫财物,几无战力。”
“而后金留守后方之八旗军一万五千余人,分驻在沈阳、辽阳、赫图阿拉等大小三十个城池之中。”
“其中,广宁驻军原为五个牛录,后金西进时,又留了五个牛录以备不测,现有十个牛录,三千余人。”
听到这里,满桂闻言,暗暗点头。
《孙子兵法》曰:‘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
满桂率三万人对后金三千人,攻城之战,问题应该不大。
“中路军此去辽阳,需途径西平堡,西平堡止两个牛录六百人尔,沿途亦有闻阳堡、平洋桥堡、沙岭堡、长宁堡等六个小堡,每堡驻军不等,但皆未有一百人。”
“辽阳原为女真都城,驻军稍多,为七个牛录两千余人。”
“此外,辽阳北,后金都城盛京,有驻军五千余人,辽阳南海州亦有驻军六百余人,此二地距离辽阳轻骑二日可达。”
那锦衣卫汇报之后,对着朱由检拱了拱手。
“史同知差事办的不错,回去告诉情报司的兄弟们,他们的功劳,朕都记着呢,打完这仗,回去都有赏。”
“谢陛下!”
那锦衣卫同知单膝跪地,叩拜之后,便隐了回去。
“情报已经很清楚了,众将听令!”
众将闻言皆唱喏。
“宁远总兵满桂听令,朕命汝率军三万,并火炮等攻城器械,两日后出征广宁,此役汝需两日而下广宁,并随后至少驻守七日,待皇太极率军回援前毁城撤离。”
“驻守日,即命城中百姓撤回宁远一线,撤离前,放火烧城。”
“此外,汝到广宁城下时,便可打朕之旗号,并命一人假扮于朕,放言朕御驾亲征,断皇太极之后路。”
“朕之将令,汝可清楚?”
“诺!”
满桂单膝跪地,抱拳应诺。
“锦州总兵祖大寿听令!”
祖大寿闻言,上前抱拳。
“朕命汝率关宁铁骑一万,一人双马,随朕奇袭辽阳,今夜午时已过便整军出发。”
“朕之军令,汝可清楚?”
祖大寿闻言,如五雷轰顶,当时楞在原地。
但未等他反应过来,一个身影,抢先扑倒在地。
“陛下,此事万万不可啊。”
袁可立跪地痛哭,恳请朱由检回心转意。
随后众将皆跪地请朱由检收回成命。
“此事,朕意已决,不可更改,汝等不必再劝。”
“陛下,临来前,元辅、阁老、部堂等诸多大人,命臣务必劝陛下莫要出关,臣亦对诸位大人保证,将拼了这条老命,立阻陛下出关,陛下此举是要老臣之命否?”
见劝阻不了,袁可立开始耍光棍。
“朕说过了,能取朕之命的人,还没生出来呢,而你袁部堂的命,朕亦是不想要,朕劝袁部堂务必要以国事为重,莫强逼于朕,留此有用之躯,替朕守好山海关,待朕真的遭遇不测,汝再死亦来的及。”
朱由检两句话便把袁可立以死相逼的念头塞回了脑子里。
袁可立闻言,伏地痛哭不起。
但朱由检话都说到这份上了,袁可立亦无办法,总不能真的一头撞死在这吧。
而且自己真的撞死在这,朱由检是否就不再出关,袁可立亦心里没底。
光棍对光棍,袁可立作为正统的士大夫,终是比不过朱由检更光棍。
此时,袁可立也只能祈祷朱由检平安回来,如若不然,自己便真的要一死以谢天下了。
“祖总兵,骆千户,务必保陛下平安,如若不然,朝堂诸公必杀你等全家以谢天下。”

袁可立见没法阻拦朱由检,便只能跟祖大寿和骆养性放狠话。
此时武官对文官天生劣势,又是一二品大员放话,直吓得两人心肝乱颤,忙伏地高唱。
“臣等誓死保陛下安全!”
朱由检见二人一脸紧张的样子,顿觉有些好笑,遂拍了拍二人的肩膀。
“放松些,等到了辽阳,朕教尔等破敌之法。”
------
当日后半夜,祖大寿点齐一万名关宁铁骑,并朱由检带来的两千金吾卫和五百锦衣卫,潜夜出城北去。
待东方天微亮,众人已到大凌河前,过了此河,便是后金地界。
此时正值冬季,大凌河水流平缓,寻一浅滩,众人纵马越河。
过河后,一员英俊小将驭马上前。
“大帅,某愿为先锋,替陛下逢山开路,遇水搭桥。”
朱由检见此小将生的英俊,便好奇夸了一句。
“哈哈,承蒙陛下错爱,此乃末将外甥,姓吴,名三桂。”
朱由检闻言,差点翻身落马,历史上呵呵有名的大汉奸吴三桂,竟然长的如此英俊。
在朱由检原来的那个年代,吴三桂大概率可以出道了。
朱由检稳了稳心神,觉得吴三桂作为知名历史人物,命应该不错,估计不会草草挂掉,让他当先锋似乎赢面要大一些。
另外,有吴三桂当先锋,祖大寿应该不会弃外甥于不顾,偏做那长腿将军吧。
“好,既然是祖帅的外甥,定是将门虎子,那便由此小将作为朕的先锋吧。”
小将闻言,喜上眉梢,遂翻身下马,跪拜领命。
朱由检又交代了那小将几句,小将闻言,连声应是。
随后,那吴三桂便点齐三千军士,出中军而去。
说是先锋,因为朱由检此次要以速度取胜,其实先锋也就较中军早了两个时辰的时间。
当然,两个时辰的时间,若是有不测,也足够朱由检预警撤退了。
随后,中军原地休整两个时辰,而吴三桂则带先锋直扑闻阳堡。
闻阳堡是后金最靠近大明的一个小堡,仅为预警之用,仅有八旗军三十余人,另有五十包衣阿哈。
吴三桂为避免打草惊蛇,隐大队骑兵于后,只派五十余骑上前佯攻,以遮堡内军士耳目,惑其判断。
果不其然,堡内驻军见明军较少,一时不知明军意图,犹豫之间,明军已进到堡前。
三十对五十,后金守军觉得自己赢面很大,遂纠集兵士,准备出堡一战。
刚打开堡门,出堡列阵,便见有一明军挥动旗帜。
随后便听马蹄阵阵,举目远眺,便见烟尘滚滚,大队人马直冲闻阳堡而来。
后金守军暗叫中计,顾不得回堡,便想夺路而逃,但此时后路已被那五十余名明军截断。
前有阻拦,后有追击,后金军想也没想,便向那五十余明军冲去,想拼死杀出一条血路来。
却见那五十余明军,丝毫不慌,在一百户官的指挥下,遂举起手中一三眼之物。
那后金军暗道不好,但此时马已起步加速,调转马头已是不易。
仓皇之间,便听三声“放!放!放!”
随后三段剧烈声响,战场之上瞬间硝烟弥漫。
待烟雾散去,那二十余名后金士兵已是血肉模糊,浮尸一片。
见此惨状,堡内剩余的几名后金士兵遂觉大势已去,便开了堡门请降了。
“陛下此计甚妙啊,不费一兵一卒,便下一堡,陛下真乃神人也。”
首战告捷,吴三桂大喜过望。
此前诱惑敌军的那五十名军士,是朱由检从神机营挑选出来的,三眼火铳亦是工部精选,绝对保质保量。
而朱由检组建这样一支小分队的目的,便是要诈取沿途小堡。
凭此计策,吴三桂又连下平洋桥堡、沙岭堡、长宁堡等四个小堡,直到到达西平堡前。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