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一章 剿乎?抚乎?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听着那鲁安渐渐远去的哀嚎之声,此时大殿里的一众官员皆噤若寒蝉,特别是都察院左都御史刘宗周,此时已经两股站站。
不用朱由检交代,此时的刘宗周已经做好了将都察院查个底掉的打算。
看着群臣一副胆战心惊的模样,朱由检自知杀鸡儆猴一事已成,随后便不再浪费时间,遂将东厂塘报给众臣传阅。
群臣虽然从刚才朱由检的言语中猜了个七七八八,但此时看到陕西民变四个字,才最终明白朱由检为什么发这么大火。
在朱由检说完议一议的时候,施凤来便抢先站了出来。
“回陛下,陕西民变初起,当尽快派军围剿,待其成了气候,再剿可就难了,奢安之乱尤未远矣。”
施凤来说完,群臣便皆附和,更有不少人拿奢安之乱的例子说事。
奢安之乱是天启年间爆发在贵州四川一带的土司叛乱,历时三年有余,死伤军士百姓数百万,耗费钱粮无算。
如果从后世唯物主义史观来看,奢安之乱爆发的根本原因是明朝对少数民族地区以夷制夷的高压政策导致,但导火索却是明朝腐败的吏治。
明朝自嘉靖以来,不仅对汉民百姓横征暴敛,对西南少数民族更是勒紧了脖颈。
不算地方贪官污吏每年对土司的敲诈勒索,光是明皇要求西南地区每年进贡的大木,便不知要了多少少民的性命。
而且在万历年间,奢氏为争夺土司继承权内乱,当地明军不仅不加以劝阻,反而趁火打劫,趁奢氏内乱无暇顾及之时,悍然出兵,将奢氏九世积财抢掠一空。
如此令人发指的行径,为以后的奢安之乱埋下了伏笔。
天启元年,辽东告急,当时众正盈朝的东林党人便又拿出了以夷制夷的妙计,命贵州奢氏、安氏两大土司率兵赴辽作战。
此时的奢氏土司首领奢崇明无奈,只得起了两万狼兵奔赴重庆听令。
但到了重庆之后,不仅没有受到应有的善待,原本圣旨上承诺的四十万两军饷,到了奢崇明手里,竟然只剩了四万两。
而且,当时的重庆巡抚徐可求见奢崇明心生不满,便诬陷指责其所调之兵尽皆老弱,命其回永宁重新征调。
当然徐可求的本意并不是真的让奢崇明回去再调兵,而是对他心有不满的敲打,待奢崇明孝敬之后,两万老弱自然就变两万精兵了。
徐可求自诩为将土司玩弄于股掌之中,但殊不知此次敲打却成了压倒奢崇明的最后一根稻草。
是可忍孰不可忍,本来就对明朝有着深仇大恨的奢崇明部,当夜便起兵攻占了重庆。
而那位自以为是的重庆巡抚徐可求自然就成了刀下之鬼。
随后,一月时间,奢崇明便又分兵占领了合江、纳溪、遵义等地,并在永宁建国,称大梁王。
而西南的另一大土司安氏,世代与奢氏联姻,此时的安氏土司首领安位便是奢崇明的亲外甥。
见舅舅起兵后势如破竹,安氏既怕受株连,又想着捞点好处,于是在奢崇明的鼓动下,遂起兵响应,很快便占领了毕节、安顺、沾益等地。
而其他的土司,见奢安两氏起兵后明军不堪一击,亦纷纷响应,不到半年的时间,四川、贵州大部地区尽皆陷落。
直到天启三年,明军在四川巡抚朱夔龙、石柱总兵秦良玉和四川总兵杜文焕的率领下,历经大小战斗数百次,才最终将奢崇明的叛乱平定。

但奢崇明父子却得以逃脱,前往水西投靠了安邦彦。
奢崇明兵败以后,水西安氏也消停了不少,明军亦是损失严重,且严重缺饷缺粮,双方达成了短暂的默契。
此时,满朝众臣皆以奢安之乱来提醒朱由检要尽快平叛陕西民变。
但他们不知道的是,在原本历史上,就在崇祯元年七月月,水西土司安邦彦在贵州再次起兵叛乱。
此时施凤来提到奢安之乱,这倒提醒了朱由检,对于今岁要发生的第二次奢安之乱,必须要提前准备了。
“众卿都赞成围剿吗?”
见诸臣都等着自己决断,朱由检忙收回心思。
“回陛下,臣有不同之见。”
围剿农民起义,朱由检实在是觉得于心不忍,正要说出自己的打算,就见韩廣出班拜道。
“哦!韩爱卿有何高见?”
朱由检见终于有个不同意见的了,便先给韩廣戴了个高帽,也好让其他大臣知道自己的心思。
“回陛下,臣以为陕西民变虽是十恶不赦,但此乃是天灾人祸、官逼民反的所致,若不是陕西官员贪腐戕民,百姓走投无路,这场民变本可避免。”
“此事乃朝廷有弊再先,若一味进剿,恐失民心,若激起百姓愤概,民变亦将愈演愈烈。”
韩廣自上次被阉党迫害后,对底层民众有了更深的认识,自然就多了些同情。
“嗯,韩爱卿所言极是,若不是陕西官员贪了朝廷的赈灾银子,这场民变确实是可以避免的。”
一提起此事,朱由检气便不打一处来,恨不能将那赵白石的皮给剥了,而朱由检也终于体会到朱元璋当初剥皮实草的心境了。
“那以韩爱卿之见,此事当如何处置?”
见韩廣跟自己想法不谋而合,朱由检自然好好利用,即使韩廣说的不对,那朱由检接下来提出自己的思路也不会显得太突兀。
而且自己的信号已经释放的非常明显了,黄立极不可能收不到。
“回陛下,臣以为,欲平陕西民变,当先赈灾放粮,绝民变之源,其后澄清陕西吏治,除百姓积怨,末行招抚之事,则民变平矣。”
韩廣不愧有宰辅之才,一二三条,句句说到了朱由检的心坎里,朱由检差点就要给他鼓掌了。
而站在台下的黄立极自然将朱由检的表情看在了眼里,随后亦出班道。
“陛下,臣亦觉韩大人所言甚是,此计若成,朝廷无兵戈之费,而民心尽收矣。”
果不其然,黄立极察言观色的本事还是可以的,没有辜负朱由检的期待。
“嗯,韩爱卿爱民如子,所言确乃良策,朕甚欣慰,此事就以韩爱卿所言办理。”
见朱由检决断了,众臣也只有听命的份了。
“另外,传朕旨意,陕西连年旱灾,小民艰辛,朕闻之汗颜,特免陕西三年赋税,与民休息。”
“还有,传旨给三边总督杨鹤,征兵备战,若招抚不力,便迅速进剿。”
在群臣的震惊之中,朱由检随后又对韩廣的建议进行了补充。
但朱由检话音刚落,随着一声“陛下,此事不妥啊”,一个身影突然出班反对。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