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八章 樊稠之危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张府之中,张韩李三家家主齐会一堂,摆开席位,各自案几上放着一杯淡茶,这也算是董卓带给东汉时代的一个福利,将茶叶贩卖到了全国各地,成为了上层人士最钟爱的饮品。
张家家主名为张器,字问远,四十岁上下,长须飘然,精悍果睿,眼神中带着阵阵精光,审视着眼前的韩李两家家主。
三人沉默地品着茶水,谁也不愿意率先提起樊稠之事,都想稳坐钓鱼台,希望他人先为出头人。
张器稍作思量便知韩立李权二人心中所想,也不矫揉造作,作为东道主的他既然将二人召集而来,自然应当率先提出来,于是直接切入主题,向二人说道:
“广渊兄(韩立的字),子明兄(李权的字),今日与君一会,所为何事,心中恐怕已经有数。不知该如何应对樊稠,或迎或……”
说道这,张器顿了顿,划了一个砍头的手势,嘴里轻轻吐出一个“杀”字,杀气弥漫,令人不寒而栗。
韩李二人早已经习惯张器的姿态,雷厉风行而且狠辣非常。
张家与韩李二家不同,韩李二家是典型的书香门第,族中子弟多为文职官员,而张家之人则多为军中将领,在樊稠败退之时,就是张家将领从中作梗,甚至暗地里易容起乱,与武威郡城中的羌民一同围攻樊稠,所以言语之中,张家之人总是带着军中煞气,张器作为家主更是其中的佼佼者,不然张韩李三家也不会事事多以张家为主,张器一召集,二人便赴宴而来。
张器的态度很明了,表面上询问着韩立李权二人的意见,但已经透露出除去樊稠的野心。
韩李二人相视一眼,带着一丝莫名的意味,随即相继点了点头,迎合张器,提出了除去樊稠的意见。
张器得到了他想要的韩李二人的态度,满意地笑了笑,品着杯中清茶,看着韩李二人离开的背影,眼神中却带着一丝嘲弄。
事实显然不是表面上的那么简单!
张器随即闭着眼睛仔细思考着整件事情的来龙去脉。
当初他力主迎合韩遂边章,与叛军里应外合攻下武威,其中给了韩李二家极大的利益。不然以韩李二人的性格又岂能冒着被抄家灭族的危险与张器一同暗中支持韩遂边章。
现在边章战败,手下十万大军被董卓杀的损失殆尽,虽然从羌族那里又借来了五万大军,韩遂又歼灭张温人马近半,但是攻守之势变换,颓势已显,汉军占了上风。
韩李二人身为家主,在樊稠潜来之际自然有所想法,张器很明白,正所谓此一时彼一时,现在张家就像在刀尖上跳舞。
要是韩遂战胜还好,若是战败,被追究下来,那么张家作为主谋,那只能有一个结果,那就是鸡犬不留。
而韩李两家最多算是从犯,而且很有可能将罪责全推到张家身上,这就是张器力迫两家决策暗中杀掉樊稠的原因。
张家已经无路可走!
当然,韩李两家不可能束手旁观,很有可能通风报信,暗自知会樊稠,但这也在张器的意料之中。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鹿死谁手,还未可知呢!”想到韩李二人自认为隐秘的谋划,张器冷笑一声,喃喃自语说。
韩立家中,韩立与李权二人在烛光的下窃窃私语,表情严肃地样子,摇拽的光照下显得神秘而诡异,沉浸于谋划中的韩立李权二人浑然不知,在窗外有一男仆蹑手蹑脚地伏耳探听。
此人便是张器暗自埋伏在韩立府中的奸细,负责递送茶水的小厮,张勇。
张勇脸色凝重得探听着韩李二家主的谈话,但是相隔太远,也就只能模糊地听到只言片语。
“九月初五……樊稠……武威郡城东门……”
从韩李谈话中获得了一些关键词,张勇连夜回到张府将情报暗自传递给张器。
得到消息的张器被家仆从睡梦中叫起,当即给予了张勇重赏,随即披着衣服脸色阴沉地在书房之中思考着。

料到韩李两家会起异心,但陡然收到韩李密谋迎樊稠入城,想要里应外合夺下武威郡城的确切消息,张器心中还是有些气愤。
从张勇探听到的那些只言片语,张器只需联系到韩李两家的势力范围就知道他们的打算。
东城门向来是由韩家掌控,守将是韩立的亲弟弟韩广,想要神不知鬼不觉地将樊稠以及汉军放进城中,可以说是轻而易举之事。
到时候凭借汉军实力加上大汉王朝的威信,拿下武威可以说是易如反掌,哪怕他张家是武威第一大士族也同样无法逆流而上,最终只能沦为阶下囚。
张器镇静着心绪,将书房挂着的一副书画取下,用力拉动固定的铁钉,竟然将一小块石壁拉了出来,露出了一个三寸左右的小洞,取出小洞内的一卷羊皮卷。
张器小心翼翼地打开羊皮卷,上面刻画着各种各样的纹路,赫然便是武威全郡的地图,大小城池都跃然其上,比大汉朝廷手中的地图还要详细,几乎可以与董卓派遣的暗刺间谍刻画的地图相媲美。
要知道董卓可是花了好大一份功夫才培养了初通现代测绘的暗刺的一些谍报人员,花了很长时间才刻画出来一副武威的详细地图,没想到在张器这里竟然也有一副如此精细的地图。
要是董卓能够知道的话一定会大为感叹:什么是底蕴,这就是底蕴!
张器一点一点地观察着地图,揣摩着樊稠潜入武威的路线。
实际上董卓本来在确定放弃这个计划的时候已经打算令樊稠归来,免得身陷险境不说,还徒劳无功,因为董卓根本就没有打算派兵给樊稠攻下武威。
但是在与贾诩商量之后,贾诩建议利用攻打武威来吸引韩遂的注意力,士兵不派太多,五千精锐士卒足以。
原因有三点:
其一,按照樊稠的了解,武威郡城中的许多世家并没有受到韩遂边章的祸害,保存了元气。
毕竟当初樊稠被逼出武威的背后就有这些世家的影子。
其二,大汉对武威的统治已经深入人心,哪怕是羌民也大多对大汉的统治很是认可。只是在民族与国家之间,这些长久在汉朝统治下的羌民毫无疑问地选择了强势的一方,但是如果汉军卷土重来,想必受到的抵抗也微乎其微。
其三,从暗刺的谍报人员处得知,韩遂边章根本就没有对武威形成十分的掌控力,也就是有一两万的驻军防守在外围的数道关卡,武威中心一带可以说是没有一点兵力。
五千精锐士卒当然不能够占领武威全进攻,但是将武威从里面炸开花可以说是毫无悬念的。
当然,在进攻之前当然樊稠首先要做的就是联系到韩立李权二人,毕竟韩李两家可以说是除了张家之外最大的两大世家。
董卓也给予了樊稠厚望。
为此,作为将要率军进攻武威的主将的樊稠亲自启程潜入武威,率领亲信联系韩李两家。
这个消息恰好落在了张器手里,当然,这么机密的事情怎么会落在了张器的手上,不言而喻,问题就出在了韩李两家的府中。
在樊稠来之前,肯定得先试试韩立与李权二人的反应,于是先行派遣亲信将大致的意思暗自透露给了韩立李权二人。
樊稠可不是那种没有理清楚敌方情况的愣头青一样,还没有搞清楚状况就往敌方腹地里钻,那跟找死没什么分别。
经过试探之后,韩李两人暗中接了个头,就答应与樊稠商议迎接汉军入武威的计划,不过需要樊稠本人亲自到来商议。
樊稠毫不犹豫地答应了,此刻信心满满的樊稠却完全没想到,在张府之中,张器正脸色阴狠地看着地图,眼中杀气腾腾。
也不知这到底是樊稠的立功之机,还是亡魂之路。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