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贾诩之计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于那罗,听说你联系汉人官兵欲背叛我鲜卑勇士,是否有此事?”
鲜卑军营中,鲜卑将军扎尔一脸享受地看着于那罗,一手抱着一个抢来的汉族女子,一手品着美酒,对着眼前恭敬站候的于那罗问道。
“将军何出此言,莫不是有小人向将军进献谗言。将军可万万不可相信这等传言,我是真心为将军效力呐!”
于那罗听到扎尔所言,虽然有所准备,但依旧吓出一声冷汗,毕竟族中近万人的身家性命都掌握在自己手中,容不得半点出错。
“将军!”于那罗顿时跪了下来,带着颤音说道:“我族三千余名壮士,为了攻下高平,生还者竟不足五百。若我为叛徒,又怎会全力助将军攻占城池。天下之大,除了将军这里,我等又能去哪儿呢,请将军明察!”
“啧,于那罗,本将军只是说说而已。”扎尔砸吧砸吧嘴巴,好像还在回味着美酒的香醇。身边伺候的仆人见状连忙给扎尔斟酒。
“你的忠心本将军看在眼里,放在心里。只是本将乍听有人说你的军营之中出现了一个身份不明的汉人,心中有所顾忌也是在所难免的。你又何必大惊小怪的呢,你说是不是。”
“是是是,将军说的极是,那人只不过是属下的一个远房亲戚,绝不是什么汉军奸细。”于那罗连口称是,却还是解释一番。
“嗯,那就好。对了,你们部落准备好战斗了吗,我可对岷县县城里的钱财物资眼红得紧呐。本将军承诺,只要你这次助我们鲜卑勇士攻下岷县县城,战利品分你们一半,如何?”扎尔沉吟片刻,随即说到了要点上。
“将军此言当真?”于那罗“惊喜”地问道,嘴巴都笑的合不起来。
扎尔暗自鄙夷于那罗的憨样,但脸上却没有表现出来,反而情亲切地拍了拍于那罗的肩膀。
“断无虚言,只是要看你们的表现了。”
“将军放心,我等就算是肝脑涂地,也要助将军拿下岷县!”
“很好,你下去准备吧,明日夜里便集结好部队,发动进攻!”
“明日夜里,是否太过急促。将军,我的族人还没有准备好——”
“好了,不必多言,兵贵神速,此事本将军自有计较,你只管准备去吧!”
“是。”于那罗欲言又止,碍于扎尔之威只好离开。
待于那罗离去,扎尔帐篷后走出一人。
一身汉族文士装扮,手中拿着一把折扇,蓄着山羊胡子,加上他眼中闪烁的智慧之光,只要是有点眼光的人都能够看出其与众不同。
“军师,我按你所说已经试探过于那罗,发现他果然心里有鬼,不然不会听见我的责问便惊慌不已。”
贾诩心中暗自叹息,若是逼不得已,他又怎么会替这群虎狼出谋划策。
不过只有这样才能够不像其他被捉的汉人一般被当作两脚羊给吃了。
“将军英明,于那罗定是背叛将军无疑。然其决心背离将军,背后必有军队相助,如果所料不错,今晚他必定会派人联络他背后之人,将军只需截下密信,先发制人,则大事可期。”

不错,这名文士便是著名的毒士贾诩,贾文和。
没想到游学归家途中会遇到这档子事儿,贾诩心中是苦不堪言。
不过还好,只要帮助这帮鲜卑人不断获胜,再过不久汉朝必会遣重兵救援,吾也好寻脱身之机。
“哈哈哈,吾得军师,如虎添翼也。”
扎尔听后大喜,这并非是他轻信贾诩,而是他认为贾诩的命都在他手上,又怎会有胆子骗自己呢。
于是当天夜里,扎尔便顺利地截获了于那罗“暗中”派人送给刘用的信件。
“果然如此,于那罗竟敢背叛我鲜卑勇士,军师料事如神,真乃天人也!”扎尔心中此刻诞生了把贾诩带到草原替自己出谋划策,一统鲜卑一族的想法。但随即摇了摇头,他扎尔只不过是一个中层将军,在追随首领争夺鲜卑王失败后的逃兵而已,要是回到了草原肯定会被砍成肉酱,更不用说争霸草原了。
还是现在好,又要攻破一个汉人城池,扎尔一想到肤白肉嫰的汉人女子,一股热血直冲头顶。
“军师,我们是不是可以出发了,趁汉军尚未防备,直取岷县!”
贾诩摇了摇头,所说的话顿时一盆凉水泼在扎尔头上。
“不可。”
“军师何出此言?”
“其一,汉军有两股。一股为驻扎于县城以北的刘用军,约四千人。一股为岷县县尉率领两千官兵驻守于县内。此外还有于那罗等人虎视眈眈,不容小觑。若先攻县城则腹背受敌,不如先破刘用军,县城之中必人心惶惶,再夺取县城则易如反掌。其二,此时岷县县令等人因高平一役必会有所防备,而刘用军因约定于那罗等人与明日设陷阱埋伏将军,必无防备,此天赐良机耳。自以上两点便可得出,此战必先取刘用军!”
贾诩心中其实还有第三点没有说出来,要是先灭了刘用军,再假扮刘用败军骗开县城,攻破岷县易如反掌。
不过贾诩不说的原因其实很简单,便是既要扎尔获胜,不至于伤及自己的性命,又能够使得扎尔许多损失人马,但是贾诩万万没想到,因为董小卓这个变数,贾诩因为为扎尔献出这些计策差点没了命。
“大善,来人,整军出击,随我攻破刘用军!”
扎尔听后大加赞赏,下令全军只留一个百人小队守卫军营,其余所有人直奔刘用军。
当然这百人小队留下的真正原因可不是为了留守大营,毕竟谁会在此刻袭击鲜卑大营。他们留在这里的原因就是为了贾诩,在扎尔看来,贾诩的智慧简直神乎与神,自然要留下一些勇士“保护”贾诩的安全。
贾诩见此心中波澜不惊,显然早已料到扎尔会有此举,只是在扎尔出发后心中有一股说不出的感觉,好像这次“天衣无缝”的计策要失败了一般。
如果董小卓知道贾诩心中在想些什么,肯定会骂一句:真不愧是三国之中有名的老狐狸!
当然,这只是戏言,要是董小卓知道贾诩就在此间,肯定什么都不管,先把人抢过来再说。要知道三国时期什么最重要,人才啊!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