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2章 事在四方,要在中央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这根石柱,配合圆形的一圈凹槽,如果再加上时辰标记,倒是挺像一个日晷。
但是没有时辰标记。
有别的。
凹槽圆圈的“内部”,居于石柱和凹槽的中间位置,环形刻了八个字。
而在凹槽圆圈的“外部”,则有很多不规则的“裂纹”这些“裂纹”也是刻出来的,看似没什么规律,深浅也不一致。
除此之外,再无其他。
虽然吴夺和葛亮并不认识刻出的这八个字,但是明显都兴奋起来。
“这个石面,和石门所在的岩石相连,应该就是开门的机关!”葛亮脱口而出。
吴夺却在兴奋之余又沉吟道,“要是机关的话,好像只有中间的石柱能动。”
吴大志没有说话,蹲下身子,仔细辨认这八个字。
倒是很快就认了出来。
这八个字,如果按照逆时针方向来读,其实是一句话:
事在四方,要在中央。
吴大志开了口,“事在四方,要在中央。这句话,出自《韩非子》。”
吴夺一听,“如此看来,那就应该是这帮奇人异士设置的了。这帮人里头,可谓‘百家争鸣’,有墨家,有道家,有儒家······而韩非子,是法家。看来,秘藏雍州鼎的人当中,应该有法家人物。”
吴大志点点头,“这是有可能的。这句话本来的意思,是治理国家方面的:处理具体事务,在于各地的臣民,而国家至高权力,集中于君主一人。放在这里,是说······”
吴大志的目光,集中到了那根石柱上。
吴夺说道,“就这么点儿东西,也只能是说这根石柱了。”
“这根石柱,插在下面的石洞中,肯定不能扳动,要么是拔出,要么是下压。”葛亮看了看吴大志,“吴爷爷,试一试?”
吴大志伸手轻轻把住石柱,“好!你们说,是先压还是先拔?”
“拔!”
“压!”
两人同时开口,却是异口异声。吴夺说的是“拔”,葛亮说的是“压”。
吴大志也忍不住笑起来,“其实从逻辑上分析,压的可能性大;但不知怎么的,我也觉得好像应该拔。”
“要不,外事不决问化肥?”吴夺回身,“哎?化肥呢?”
就在下坑的时候,化肥还是一起的,他们观察石门的时候,化肥还在一旁走来走去。后来集中精神观察这个“日晷”石面,就没太注意化肥,结果这会儿不在“坑”里了。
“肥哥!”吴夺冲着坑上面喊了一声。
“化肥和我们一起呢!”宁霜走到斜坡顶部,冲下面喊道,“这会儿趴在一块石头上。”
“让它下来!”
随后,宁霜和化肥一起下来了,留下权浩然和梅小梅两人在上面“把风”。
“肥哥,你看这玩意儿,有可能是开那道石门的机关,是压还是拔?”吴夺比划了一下,“压,你就点头;拔,你就抬头。”
化肥毫不犹豫地抬头,“欧”
“那就先拔?”吴夺看了看吴大志和葛亮。
“你把化肥叫下来了,人家也给出了意见,不听肯定不合适。”葛亮哈哈一笑。
吴大志点点头,手上用力,尝试往外拔出石柱。
结果。
很轻松。
石柱就从孔洞中给拔出来了。
这根石柱,本来露在石面以上的高度是十厘米左右,拔出之后,变成了十五厘米左右;也就是说,插在孔洞中的部分,只在五厘米左右。
这根石柱的底部,和顶部的半圆形不一样,就是正常的圆柱形切面。

“这······”吴夺本来想着,一拔之下,会触发机关,结果没想到,吴大志居然轻松给拔出来了。
比拔萝卜还轻松。
而且,显然不是石柱断了或者机关出问题了,因为整根石柱很自然。
再看孔洞内部,因为不深,一目了然,就是一个圆柱形的孔洞,内壁和底面整齐光滑,别无他物。
如此来看,这个孔洞,就是放石柱用的,根本没有什么相应设置连接机关。
“这根石柱,好像是个工具。”吴大志拿着石柱又细细看了一番,接着又看向了那圈圆形凹槽。
“石柱和凹槽,好像很契合。”宁霜脱口而出。
此时,所有人的目光也都同时聚集到了圆形凹槽上。
石柱的直径,和圆形凹槽的宽度,确实是基本一致的!
而且石柱的顶端原本是半圆形,好像正合适放到圆形凹槽中!
不过,圆形凹槽上并没有任何标记,放到哪里是个问题。
吴大志先是找到了八个字当中起始的“事”字对应的位置,尝试放了放。
石柱能放进去,而且很合适。
只是,这样怎么可能触发机关呢?圆形凹槽的底部也是“实”的。
吴大志轻轻扶住石柱,因为底部虽然合适,但是现在的凹槽和原先放置石柱的孔洞不一样,凹槽太浅,不扶住石柱就倒了。
此时,化肥好像有点儿无聊,在他们周围兜起了圈子。
吴夺眉头一挑,抬手一指,“哎?这根石柱,是不是应该在凹槽中转圈‘磨墨’啊?”
“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吴大志突然哈哈大笑,“有意思了。”
“那么‘磨墨’的旋转顺序,就应该和字的排列顺序一样,是逆时针!”葛亮也不由抚掌。
“嗯。”吴大志抓紧石柱,开始逆时针在凹槽中“运作”起来。
一开始他的速度比较慢,毫无反应。
随后,逐渐加快了速度。
随着速度的加快,凹槽“外部”那些刻出的“裂纹”中,好像传出了声音!
声音还有些清脆,如同轻微的爆裂声。
紧接着,刻出的“裂纹”真的裂开了!
不过范围并没有扩大,只是在“加深”。
这块石面的底部,又传出来一种沉闷的摩擦声。
吴大志手不敢停,尽量保持着声音传出时的速度,一圈又一圈的在凹槽中用石柱“磨墨”。
“咔嚓!”
“轰隆!”
两种截然不同的巨响传出!
不是从石面的下方,而是从石门的后方!
吴夺扭头看向石门的同时,心里也一下子明白了。
这个机关,不是直接有“连杆枢纽”之类的设置的;破解,是通过摩擦凹槽所产生的特殊“动力”来完成的。
那些刻在凹槽“外部”的“裂纹”,也起到了“传输器”的作用。
从门后的声音来判断,应该是挡门石的底部设有机关;“咔嚓”是底部机关的支撑物断了;“轰隆”则是挡门石掉了下去。
挡门石掉下去了,门就可以从外面推开了!
······
果不其然。
石门最终被推开了。
推开的石门后方,出现了一条和门同样高矮宽窄的墓道!
而就在门后,一块长方形的、长和门宽一致、宽和厚都在一尺左右的挡门石,已经落了下去,顶面恰好和地面齐平。
原本这块挡门石,应该是整体顶在门后挡住门的。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