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7章 这是缘分,又是唐英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斐爷说到这里叹了口气,“也幸亏这张拓片留住了,不然我可能就不会如此了解这块玉璧,现在也对不上喽!”
“嗐!”吴夺笑道,“这下子,算是物归原主了。”
“没想到这玉璧居然一直在瓷都,我找来找去,原来灯下黑。”斐爷接着问吴夺,“你花了多少?”
“还是那句话,什么钱不钱的,留下便是。斐爷,您能收回这玉璧,我也很高兴。对我来说,只是一件藏品,但对您来说,却是很有意义的传承之物啊!”
吴夺略略一顿,“真是没想到,我们来了瓷都,逛春节后第一个鬼市,收了两件东西,居然都和斐爷由很深的渊源,缘分啊!”
斐爷忽而哈哈大笑,“那我就不提钱了,咱们合作的事儿,定下来吧!”
吴夺和罗宇泽都没想到斐爷一下子转到了这茬上,不由都微微一怔。
“斐爷,我虽然很希望跟您合作,但是这种事儿,勉强不得,不能因为一时惊喜就乘兴应承,毕竟这是长期发展的大事情。”吴夺很诚恳地说道。
“一战的导火索,是萨拉热窝暗杀事件,但导致一战的根本原因,肯定不是一次偶然的事件。”斐爷面露微笑,“我看好你,也看好合作的前景,这才是根本原因。至于惊喜嘛,肯定有作用,因为合作,也讲究缘分!”
罗宇泽啪啪鼓掌,“我算是发现了,在任何一个行业能干到金字塔尖儿的人,都有很高的哲学思维。”
“小罗啊,我都答应合作了,你这就成了马后屁。”
“这绝不是拍马屁,我佩服您的眼光和思维,和吴夺合作,错不了!”
“不过”斐爷说着,又站起身来,“合作归合作,玉璧也不能白要!给钱太见外了,看来我又得送给吴夺一件东西了。”
“哎?斐爷,这使不得!”吴夺也跟着站起来,做阻拦状。
“也不仅仅是因为回馈你,俗话说,宝刀赠英雄。有些东西它也认人。”斐爷说着,便又走了出去。
斐爷这次拿回来的,是一个木盒。
这个木盒档次很高,是海黄油梨所制,虽然不算很大,但是木料上乘,做工精细。
小小的木盒也是全榫卯结构,抽拉盖。
只是看起来年份不算很老,很可能是斐爷为了盒中的东西定制的。
罗宇泽一看这盒子,就有点儿激动,能用这么高档次的盒子,里面的东西必定不一般。
不过这海黄木盒不太大,里头必不是大件的东西了。
“来来来,先一起欣赏欣赏。”斐爷打开了木盒。
从里面拿出来的,是一件笔筒。
笔筒高约十厘米左右,口径约八厘米左右。
底部有三足,借用筒壁而做,微微外撇;这和同样微微外撇的口沿形成了对应。
这是一件粉彩器,但是用色比较淡雅。
画片是鹿鹤同春,有草有松,松下双鹿,一仰头一俯首;枝头双鹤,一动一静。
鹿鹤同春,也有天下同春的寓意。鹿借“陆”,鹤借“合”,六合乃天地和四方;六合同春即为天下同春,万物欣欣向荣。

在画片的留白处,还有墨彩落款:
沈阳唐英!
墨彩落款下方,还有两方红彩篆印,一方一字。
“榷”,“陶”。
笔筒内壁施松石釉,足底还有青花六字篆书款:大清乾隆年制。
“唐英制作并落款的乾隆官窑!”罗宇泽不由叫道,“这种‘双款’的真品,可不多见啊!”
“岂止是不多见。”斐爷面露得意之色,“但我有两件笔筒,都是唐窑真品,也都是粉彩;另一件比这个大点儿,画片是五老观画,我更喜欢一些。”
唐英的号比较多,什么榷陶使者、蜗寄老人、陶成居士、沐斋居士、隽公、叔子······
而这笔筒上的落款,直接用了沈阳唐英,是祖籍+姓名,至少说明他对这件笔筒那是相当满意。
两方印章则是“榷陶”两字拆开使用;他就是乾隆皇帝的督陶官,这两方印章,也是为了呼应正式的官窑底款。
“这笔筒要是上拍,几百万下不来啊!”罗宇泽感叹。
“真要是上拍,看遇没遇对人;遇对了,说不准出什么高价。”斐爷介绍,“不过我从没想过要卖。”
“我也不会卖,这东西肯定是收藏······”吴夺话说半句,转而不好意思笑了笑,“这话说的,好像我已经要了一样。”
“本就是送你的,你也别跟我客套了。”斐爷又道,“有你这话,我也放心了,你要拿去赚钱,我还不如给你个大家伙。”
“好,一家人不说两家话,斐爷,我记下了。”吴夺也没有再作态推挡。
三人又一起欣赏了一会儿这个笔筒,吴夺收好之后,便又开始讨论合作事宜。
现在讨论的,只是一些初期的东西,不过框架得先立起来,下一步才有准备方向。
虽然只是准备性的内容,但却也不少。吴夺和罗宇泽在瓷都又待了一周,也做出了一份计划书,各自留档,分头准备。
这一周,不仅是和斐爷谈合作的问题,还进一步考察了瓷都市场。
因为下一步要做古玩生意,瓷都市场也是一个很重要的收货地。
离开瓷都之后,吴夺和罗宇泽先回了齐州,和葛亮碰头。而后,三人开始分头行动,开展不同的业务内容。
吴夺要先去燕京,他得去和宁霜在商量一些东西,同时看看燕京古玩城的店铺。
还得拜访一下李天风。
李天风在京津古玩圈的地位举足轻重,想在燕京“开场子”,也需要“拜码头”;而且,很多关系和要害的打理,也需要李天风指点。
这个事儿,还得向庞统汇报一下。庞统招揽过吴夺,现在明确表示要“单干”,怎么也得充分交流一番;以后,庞统的支持也很重要。
动身去燕京的前一晚,吴夺给吴大志打了个电话,交流了挺长时间。
“李天风有早起的习惯,明天一早我就给他打电话,你到了之后再给他打就行。”吴大志在挂电话之前又道:“臭小子,你这么好的基础,最后要是把这事儿办砸了,那可就丢人丢大发了!”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