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 趋吉避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大乾王朝宣召。
京城三军开动。
各大州府备战。
方鸿自觉是一介平民,匹夫,不想评议朝政,不想指点江山,他崇尚专业事情交给专业人士,而不是一个门外汉评头论足……不过,永盛帝皇旨连发非常接地气,畅快淋漓,痛快人心,几乎是举国震动。
“忍一时越想越气,退一步越想越亏。”
“忍一时变本加厉,退一步得寸进尺。”
方鸿看着县官宣读一份份皇旨引来众人一片哗然,并未凑热闹,走向临时租用的那间仓库。
……
仓库内,没有火炉,很是寒冷。
一股股刺骨冷风,沿着门缝,窗户空隙,房顶细微的漏处,带来一股股冬天寒意。
其实挺凉快。
也就零下十几度。
方鸿走向堆积如山的书籍,从里面随意抽出一本:“人不博览者,不闻古今,不见事类,不知然否,犹目盲、耳聋、鼻痈者也。”
虽说在此方世界,读书入魔,风险很大。
但若是因噎废食,实在愚蠢。
没有书籍承载知识,传承文化,人族就会一点一点的退步,甚至退化到原始社会的程度,那将迎来整个种族的灭绝。
“一时劝人以言。”
“百世劝人以书。”
方鸿翻开手里的书册,两秒翻看二十页,面无表情,扔到一旁,归类到百无用处的鸡汤书堆:“又是一本练武成功学,有点传销的倾向……成功学言之有物倒也无妨,值得一读。像昨天那本,把武道规划,与理财之道,如同歪理一般的结合起来。”
很遗憾。
练武跟理财不同。
练武,不进则退,根骨一般般的人昼夜练武,勤勤恳恳,只能维持武道境界不衰退。
变强,突破,都需要较好资质。
笨鸟先飞……勤能补拙……在大乾王朝是万万行不通的。
例如裘县令,县尉施高虎,就属于笨鸟,比方鸿早生了几十年,先飞了那么长的时间……但不到半年,已经被方鸿超越。
“所以说。”
“人与人是不能一概而论的。”
方鸿再次抽出一本书,津津有味地翻阅。
要知道。
论起练武的用心程度,方鸿不亚于任何武人……根骨高,灵性高,又愿意吃苦努力,又有斩妖系统提供资源,即使那两位名扬州府的天才,武道进度不如方鸿效率高。
从练武入门开始。
满打满算不到五个月。
方鸿已经做好冲击先天第二境的准备。
“咦!”
“这个书,有点东西。”方鸿盯着手里的薄薄书册:“传闻有邪魔欲要推倒灵气长城,出世之时,方圆百丈,人人倒地,七窍流血,生机消散,当初暴毙……假如说,入魔是一种瘟疫,那么邪魔便是携带瘟疫者,所到之处,传染生灵,蔓延周边。”
简单来讲,灵性不够,接近邪魔就要死。
最可怕的情况是:
先天武人化为的邪魔出世,将会把入魔‘传染’给灵性弱于他的人。
这就难办了。
很可能又弄出几个邪魔……接二连三的出现……近似一场愈演愈烈波及全城的大瘟疫。
“万幸啊。”
“这个‘入魔疫情’传染性极强,但却百分百致死,没有潜伏期,‘患病状况’很明显,一眼认出来,完全藏不住。”
致死率高,潜伏期短,都是传染病的重大弱点。
很快。
方鸿翻到这本书最后一页:
邪魔出世,必有再赢,人人欲要除之而后快。
然。
若化为邪魔之人,是亲朋好友,是同僚同袍,是街坊邻里,还能下得去手吗?
我曾经亲眼目睹。
长子变邪魔,父不忍心,在原地一动不动,并没有加以阻止,妄想用言语唤醒儿子的神智;
亦有师徒之间……三拜九叩,衣钵相传,尊师重道,亲传弟子与其境界相当,灵性水准相若,原本有机会阻止邪魔作乱,只因一念之差,任由邪魔出世,亡者足有千人,试问这弟子算不算有错有罪?
“……”
方鸿答不出。
这种事,没落到自己头上,就永远不知自己能否做得到。
当然。
方鸿博览群书,很清楚这种情况的具体处罚。
按照大乾律流放边疆,充军十年!
情节严重者,抄家问斩!
……
仓库静悄悄,寒风冷飕飕,方鸿继续抽出下一本书。
见多识广的触发越来越难。
近几日,灵性加到满值,见多识广更是一次没有触发过。要么是灵性加满不可寸进,增无可增……要么是这些书籍的干货太少,不够真实,不符合见多识广的触发要求。
看的书多了,知识面广泛,眼界开拓到一定程度。
大部分书籍内容。
多多少少都是略知一二的。
这样的话,扩充见闻,难度也呈现几何级裂变增长。
“除非去到府城。”
“飞云县,相对落后,整体环境决定了文化底蕴,限制了所见所闻,就说这些书,郡县乡镇很罕见,搁在府城只怕是烂大街的水准。”方鸿本来还有点迫不及待,斩妖大业,暂且遥远……按照往届科举的时间,要等到三四月份,开院试,拿功名,再去府城,免得再来回折腾。
到如今。
科举提前了。
永盛帝送来一记完美的助攻。
“是好人。”
方鸿默默点燃,继续翻阅。
忽然天变沉,光线变昏暗,似乎是阴云遮住了和熙日光。
仓库没蜡烛,油灯。
方鸿担心不在的时候失火。

嗡~嗡~气血涌动,他眸子绽放火炬一般的光芒,流转期间,闪亮如灯,慢悠悠翻阅书籍。
“第四本:灵性的作用、睡眠的作用。”
“第五本:婚姻大事应自由,男婚女嫁凭心意:门当户对,良人良配,不过是权衡利弊!”
“第六本:风尘女子遗书:独坐窗前执朱笔,思绪万千百十回,可叹命薄,可恨负心,可怜今生恍恍惚惚浑浑噩噩过……哪里的风尘女子居然识字,还会写几句哀词?就是这对仗,不工整,不押韵。”
方鸿吐口气,气流落在地,便炸出一处小坑。
“这都什么啊。”
“我是上当被骗了。”
“老张生前收罗储藏的万卷书干货不多……换成别人,心惊胆战的看书,冒生命危险,发现是这些内容,怕是要气、抖、冷,恨不得刨了作者的坟!”
一边吐槽。
一边硬着头皮看下去。
时间流逝。
黄昏临近。
方鸿拿起最后的薄薄书册,目光如炬,炯炯发光:“这是……前朝大眞的旧闻。”
……
两千两百年前。
民间传说,家中养狗,便可驱邪,避灾,祈福。
趋吉避凶,遇难成祥,变祸为福的传说流传甚广,上至朝堂百官,下至民间百姓,尽皆相信狗乃苍天赐予人族的瑞兽。
某年某月,某在野先天武人不信此说。
其人掳掠百名百姓。
五十囚禁于东边屋舍,五十囚禁于西边洞窟。
屋舍之内,犬吠不断,养狗数十只。
洞窟之内,鸟雀啼鸣,鸟窝七八处。
此后。
其人逼迫屋舍、洞窟之内的平民百姓每日认字。
每日多认二十字,不合格者,剥皮抽筋,刮肉剔骨,死状极惨。
然。
寻常人不可认字,易入魔暴毙。
当月,洞窟人一小半丧命,屋舍人毫发无损。
次月,洞窟人仅存一人,屋舍人仅死一人。
时值三月,洞窟无人,屋舍暴毙一小半。
四月……五月……直到屋舍五十人尽数死绝,其人抚掌惊叹,感慨:今日方知传言不虚也。
……
叮!
见多识广,灵性提高!
方鸿刚刚合上书,眼前闪过斩妖系统的提示,顿时一黑,头痛欲裂,跌跌撞撞坐在地。
轰!
他手掌接触大地,七十万钧力如同小山坠落般,泥石地面,四分五裂,数不清灰尘石子夹杂着余波气浪朝着周遭滚滚席卷。
幸好方鸿及时收力,仓库没倒塌。
又以真气寰绕四方,织成网,拦截余波。
“这,这是……”
方鸿捂着额头,唤出系统界面,就看到灵性数值:
灵性加到了当前境界的满值状态。
但,他触发见多识广,硬生生拔高了0.01……一步之差,霄壤之别,仅仅增加一点,凌驾满值之上,就有了翻天覆地的玄妙变化。
彷如生命层次的升华。
彷如灵魂思维的进化。
彷如脱胎换骨洗去旧身焕然一新的滋味。
霎时间。
方鸿眼睛流出血。
视野又浮现一重重模糊不清的幻象。
天穹之上,煌煌仙光亿万丈,有虚影高居其中,口含天宪,意显天威,充斥着神圣古老:“神祇天狗,冥顽不灵,食古不化,自甘堕落,为人驱使,便予你世代沉沦,入大九宫诸世诸空离合颠倒天光琉璃壁。”
“汪!”
“汪!汪!”
一瞬间,无数声咆哮,重重叠叠回荡在天地之间。
再往后的画面。
方鸿看不清楚。
那是一片光怪陆离的晶壁,恍如一针一线穿插缝合的毛衣表面,网格堆砌,丝线密集,弥漫着魁然恢弘的伟岸意境。
不可见!
不可直视!
不可以任何手段观测!
但……这不是观看……更像是古老岁月的痕迹,历史尘埃的轨迹,生生灌注一个人的脑袋里。
‘原来如此。’
‘难怪,幻象丛生,会致人发疯发狂。’
方鸿感到不可抑制的本能恐惧,但不觉畏惧,他思绪发散,无知无觉,忘却了时间流逝。
似乎很漫长,百万年世事变迁。
似乎很短暂,弹指间芳华已逝。
“汪!”
无穷无尽的幻象最深处,好像传来一声虚弱的狗叫。
刹那间。
整个天地全散开,倏然远去,回归如初。
“哎?”
方鸿眨了眨眼睛,幻象已经消散的无影无踪,光线恢复了昏暗,七零八落的仓库,以及凹陷、被真气刮去半丈地面的景象。
见状。
方鸿摆摆手。
一道道真气流转之间,把散落的书籍归于原处,把摇摇欲坠的屋顶房梁重新复原。
与此同时。
方鸿摸了摸眼眶,面色惊愕,喃喃自语:“我……竟然流血了。”
日落黄昏。
夕阳西下。
飞云县唯一的先天武人,陈立阳登门来访,脸上喜色藏不住:“方鸿恭喜你的名上了皇旨……我已下令,咱们县城,半月之内,必开科考,我就在此预祝你:此去苍州府,一路高歌,青云直上!”
“……”
方鸿看着陈立阳,摸不着头脑。
咋回事。
陈立阳好像比他还要开心,激动,眼珠子都在冒光。
“半个月开启院试,会不会太匆忙了一些。”
“不忙,不匆忙。”
“其实我不急。”
“这,这怎么行呢……永盛帝在皇旨上亲笔点名,我身为臣子,岂能不为乾帝分忧解难?苍州府,才是你大展鸿图的地方啊!”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