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六章 玉门关外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凉州词
王之涣(唐代)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玉门关,始置于汉武帝开通西域道路、设置河西四郡之时,因西域输入玉石时取道于此而得名。汉时为通往西域各地的门户,故址在今甘肃敦煌西北小方盘城。元鼎或元封中(公元前116年一前105年)修筑酒泉至玉门间的长城,玉门关当随之设立。
诸葛均等人走的是丝绸之路中段,从玉门关、阳关以西至葱岭。出了玉门关第一个国家就是焉耆。
焉耆、古西域国名。《汉书焉耆国传》载:“焉耆国,王治员渠城。去长安七千三百里,户四千,口三万二千一百,胜兵六千人。击胡候,却胡候、辅国候、左右将、左右都尉,击胡左右君、击胡君各二人,译长三人。西南至都护治所四百里,南至尉犁百里,北与乌孙接。近海水多鱼。”

它位于今天新疆焉耆县境东,是一个绿洲农耕生活形态的城郭。是汉通西域北道必经之地。焉耆国气候寒冷,土地肥沃,种有稻、粟、麦,兼畜牧。
诸葛均带着廖氏兄妹和一百多名护卫,扮作西凉商人,来到焉耆。由于人数太多,他将人马分成三队,以便有事时相互照应。
玉门关距离焉耆全程约1230公里,中间都是荒漠和戈壁,几乎没有人烟。
李罗是匈奴人,26岁,黑瘦精神。他是被李坤派来带路的,他从小跟着父亲在西域贩马,对于西域的情况十分了解。临出发前,他建议要带上骆驼,许多时候比马管用。诸葛均就向李坤要了二十头骆驼。并根据李罗的建议,携带了大量必备物品。
西域的气候令人难以适应。“早穿皮袄午穿沙,围着火炉吃西瓜。”说的就是这里的气候。
try{content1();} catch(ex){}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