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之贤人不太贤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众兄弟,我们该出出恶气了!你们给我拿起银子!全给我扔进荀府。“
众兄弟一听当即打起精神来了,纷纷用尽全力的扔银子,足有几千两小税银。荀府很快便下起了银子雨,银雨引起了喧闹,混乱,但很快被平息了。
许久只见一仪表堂堂的书生打开大门,一览众人,见领头的是一小童,甚是奇怪。
出来拱手一鞠躬问道:”你等在此……意欲何为?“
”只求见一见荀家之主,有要事相商。“司马微忙上前搭话,拱手一鞠躬说道。
”……如此请跟我来。“说罢把众人引进花园,又说道:”来人!“
下人们应是,
众人皆以为有埋伏,便拔出刀剑来。我说道:”住手,不可失礼。“众人听令收回刀剑,警惕周围。
那书生怒道:”把那个混账门童给我乱棍打死!“下人们便把那门童擒下,手脚绑起,乱棍敲打起来。
我觉得太过了,正想阻止。司马微小声说道:“想必此人已询问过下人……而执行此家法……我等不便多说。”
只见那人呼喊着:“主人饶命,公子饶命,再也不敢……”直至被乱棍打破头颅,脑浆散落一地……
众人皆喊道:“对付恶奴理该如此!”
我……
那书生平淡无奇的说:“让各位见笑了,请跟我来。”
众人被引入大厅,只见荀绲已席地而坐。
我等众人拱手施礼,”在下宛城黄智,拜见荀家家主荀绲“
家主上下打量着众人,见得个个皆气宇不凡,英姿飒爽,不由得皱了皱眉头。又死死的盯着我,如虎视耽耽。
“你就黄智?”家主问道。
“正是。”我不卑不亢答道。
“……你等前来,意欲何为?”
“前来收拢荀家,为天下效力。”
“……就凭你那么个小小的孝廉?凭什么拉拢荀家!”
“就凭荀家与我等一样,皆有定国安邦之志向!而荀家无定国安邦之法,我有之。”
“狂口小儿,定过安邦可不是随口说说,法从何出,今日你不把话说清楚,你等皆不能走了。”荀家家主屏退下人,只留书生一人。
如此就是可谈了心中一喜。慢慢的说道:”如今大汉王朝已是病入膏肓了,这点相信荀家早已明了。可大汉天子为何听信于张让,听信于十常侍,这点作为汉家的忠臣的你一定十分不解吧。”
此事确实困恼家主多年,荀绲说道:”皇上只是一时被奸佞蒙蔽,只需斩杀奸佞清君侧,大汉便会回复往日荣光。“书生也点头……

”哈哈哈!如此大人可大错特错了。十常侍等人是杀之不尽的“
荀绲大惊,急忙站了起来问道:”怎会如此?”
“大人可知,朝廷之俸禄皆出自何处?可知朝廷之年税入可有多少?”
荀绲拱手道:“朝廷俸禄自然是出自国库,税入……不足300万两。”
“呵呵,朝廷年税入不足300万两,而无灾无难的情况下每年支出却高达800万两,想必大人已经知道国库的银子出自何处了吧。”
荀绲站了起来:“你是说十常侍……”
“是的,十常侍虽然强征暴敛,臭名远扬,可却帮皇上弄到了银子。若没有十常侍,国库早就空虚,大臣们领不到俸禄,军人们没有吃喝……大汉也早就混乱了。”
“你是说十常侍横征暴敛,为非作歹,非但无过而且还有功咯!”荀绲大怒。
“这是皇上维持大汉朝廷的办法,这个办法虽然是饮鸩止渴,可还是有效的。”
”这天下必定大乱,那百姓们还有救么……“荀绲留下泪来。
”有救!听令于我,我来指引天下走向正确道路。“
”可有何法……若可行,我荀家一族愿赴汤蹈火,万死不辞。“
”好!今之大汉,人口是光武帝时期的10倍,而田地也是光武帝的10倍,税收反而不到光武帝的三分之一,这足以说明很多人口,田地皆未算进税收范围。为何会如此……“
”皆因世家大族是免税的……“荀家作为世家大族之一自然知道其中奥妙,只是这个在朝堂之上根本不敢点破,因为点破就是找死。可立志为天下百姓谋幸福的荀绲,知道自己就站在天下百姓的对立面还是脸红了。
”世家大族古而有之,抱团取暖本是人性。作为世家大族皆是几辈,十几辈人的累积。若叫大族放弃利益,宛如割肉。可用暴力必然引来天下大乱,这是当今皇上没法解决的,便交给十常侍了,让十常侍担起罪名。”
“难道只能皇朝更迭,用杀戮来重新洗牌……那必定是尸横遍野,人间烈狱。”书生一身冷汗说道。
“这是一种办法,可不是最好的办法。因为这个办法,每隔几百年将会轮回一次。”
众人皆惊叹……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