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第二十七章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诸葛亮最终没有扔掉那封信。
从南昌到徐州还有很远的距离, 莫黎昭和诸葛亮一路风尘仆仆,行了有十余天,才终于到达目的地。此时已是五月,天气早已不复当初的寒冷, 路边鲜花盛开,柳树抽出了嫩芽,倒也为这劳累的旅途添了些乐趣。
此时的徐州确实处于战乱之中,且境况比扬州惨烈得多。徐州地处北方, 在当时尚属经济发达之地, 几乎是兵家必争。百姓为了躲避战火,几乎都已逃往了南方,街上已见不到平民, 只有一队队士兵穿梭在满地的废墟之中,他们略显瘦削的脸庞坚毅而冷漠。
由于这里只剩下了军队,莫黎昭和诸葛亮很容易就找到了刘备的扎营处。
刘备此时正依附于曹操, 这里虽然是他的大营, 但从上到下几乎都是曹兵在把守。
营门口的侍卫听闻他们是从孙策那里来时, 就进去禀报, 让二人在外面少歇片刻。
不一会儿,侍卫回来了,领着莫黎昭和诸葛亮穿过一座座帐篷, 直达中军帐。
于是, 他们终于见到了刘备。
莫黎昭见到刘备, 才发现他的面容其实十分平凡, 只除了那副耳朵确实如传说的一般大些,倒是在刘备身旁,站着个身材高挑、银盔银甲的英俊青年,眉目深邃鼻梁直挺,脸边的盔胄衬托着他完美的下颌棱线,使脸庞看起来略显棱角,显得俊逸非凡。
诸葛亮见到刘备却是愣住了,因为他发现,刘备正是那日在宛城将他放走的将军。
只不过,现在显然不是叙旧的时候,诸葛亮垂了垂眸,压抑了眼中的惊讶神色。
刘备坐在上首的位置,打量着莫黎昭和诸葛亮,眼中一抹好奇之色收敛而过,随后咳了一声道:“二位请坐。”
“你们……带了从孙策将军那里来的信?”刘备的语调比莫黎昭想象的平静。
“正是。”诸葛亮颔首,从怀中掏出那封信。
刘备没有问他们的身份,只点了点头,那银甲青年便走上前,接过诸葛亮手中的信,交给刘备。
刘备展开信,读着读着,眼角已抽搐起来,他急急地呼吸,紧盯着上面的内容。显然,这封信的内容相当重要。不过莫黎昭却看出来,刘备的定力当真非同一般,因为除了这些不经意间的小动作外,他的脸上竟还保持着平静。
读罢信后,刘备把它交给那银甲的青年将军。
青年坐下来,一字一句地读着,但他终是没有刘备那般沉稳,读完信后,他压抑不住,面色已变了。
莫黎昭不觉好奇起来,信上究竟写的是什么?
“二位可看过这封信的内容?”再次抬头,刘备的语气竟带了一丝冷酷。
诸葛亮道:“不曾看过。”
“可曾让其他什么人看过?”
“除了孙策将军和写信的周公瑾外,无一人看过。”莫黎昭道。
那银甲青年霍然长身而起:“这是个机会,请刘豫州一定要抓住。”
刘豫州就是刘备,只不过此时,刘备并不是什么豫州刺史,只是挂了个刺史的名头而已。
刘备沉吟着点了点头,却又似有所顾忌,瞥了莫黎昭和诸葛亮一眼,虽然没有说话,不过意思很明显——那这两个人呢?
银甲青年微微笑道:“刘豫州请放心,周公瑾心思缜密,他绝不会派自己的手下人去送这封信的,这二人必是被他当了枪使,他们大概什么都不知道。”
这人虽是武将,却将事情分析得头头是道,莫黎昭听了后,也略松了口气,至少这样就表明,刘备不会再找他们什么麻烦,她现在只希望刘备和这青年快些解决这信上的事,然后她便能和诸葛亮提一下让刘备帮忙贴寻人告示的请求。
正在莫黎昭心里放松了些时,中军帐帘忽被猛然掀开。
一个身穿明紫色锦袍的男人大步而入,直奔刘备!
银甲青年瞥了眼那男人,面色一变,迅速抓起信纸,向桌案上的蜡烛上烧去。
莫黎昭看到这里已呆了。她明显地感觉出,这紫袍男人实是不好惹的。
正当那青年想要烧信时,刘备却稳稳地按住了他的手,阻止了他的动作。
紧接着,刘备长身而起,脸上挂起微笑,对那紫袍男人作了个揖:“备不知曹司空忽然驾临,有失远赢,还望恕罪。”
莫黎昭张大了嘴巴——这男人竟是曹操?
她实在没有想到曹操竟会在这里出现。
实际上,曹操在解决完许都董承作乱的危机后就已经来到了徐州,刘备此时正依附在曹操麾下,曹操也正在联合刘备攻打吕布的驻地。
曹操淡淡看了一眼莫黎昭和诸葛亮,勾起嘴角,颇有深意地道:“玄德,你这里来客人了啊。”
刘备平静地道:“备不敢隐瞒司空,实际上,这两个人只是信使。”
“我又没有怪你,谈不上什么隐瞒不隐瞒。”曹操瞟着刘备,意味深长,“只是,军中突然进了两个陌生人,当然是要检查一番,否则,说不定就会有其他诸侯,嫁祸你,私通敌军。”越说到后面,曹操越是一字一句。
刘备当然听出了曹操话中的意思:“如今备已依附于司空,安敢再有二心?私通敌军这种事,备是万万做不出来的。”
“量你也不敢。”曹操这才冷冷道,“这座军营中都是我的人,我实话告诉你,自打这二人进了营里,我就已经知道了。”

说罢,他走到刘备面前,逼视着他:“信在哪里?”
刘备没有丝毫犹豫,亲自把信送到了曹操手里。
曹操轻蔑地哼了一声,展开信纸,读罢,眼眸霍然睁开,狠狠地把信扔到地上!
“这信是谁给你的?”
刘备不光不闪不躲:“是孙策将军和他的手下,周公瑾。”
很显然,曹操只是通过某种监试的渠道知道了莫黎昭和诸葛亮进了刘备的营帐,却并没有听到他们的对话。
另外,曹操既然问了刘备信是谁写给他的,那就说明周瑜在这封信上并未署名。莫黎昭心中忽然升起种不详的预感。
“好个孙策!”曹操怒声道,“他父亲孙坚捡到了传国玉玺,竟藏而不报,直到玉玺被袁术夺走后,他居然还想联合你一起去讨伐袁术,把玉玺夺回来!你说,你们究竟想隐瞒我到什么时候?”
“备可以发誓,在这之前我绝不知道玉玺的事,也从未想过把玉玺据为己有。今日孙策来信,只不过是因自己的力量无法对抗袁术,想拉拢我一起去讨伐,才把玉玺的事告诉了我。请司空明察。”
——原来这封信上的内容竟是有关那传国玉玺,难怪刘备和那银甲青年刚才面色如此难看。莫黎昭暗暗点了点头,历史上,确实有相传说孙坚捡到了那传国玉玺,后又被袁术所夺,此时,身为孙坚儿子的孙策给刘备写信,想必就是想联合刘备,一起从袁术那里拿回玉玺。
只是,此事现在不幸被曹操知道了。
莫黎昭不得不佩服刘备的冷静以及心态沉稳——要是真的当着曹操烧了信,就无异于告诉曹操自己心里有鬼,说不定就更难解释了。
此时,刘备已不声不响地把责任全部推到了孙策和周瑜身上,不过,也许刘备之前本就确实不知晓玉玺的事。
“哦?如此说来倒是孙策的错了?”曹操挑了挑眉,转向莫黎昭和诸葛亮,眼神凌厉,“你们就是孙策的信使?”
莫黎昭只得点点头。
“好啊,既然如此,就把孙策传来,当面对质。”曹操淡淡笑了笑,不容置疑地道,“在孙策来之前,你们最好乖乖呆在这里,哪都不要去。”
曹操说要传孙策,孙策就真的来了。十天后,孙策就和周瑜一起到达了徐州。
不过话又说回来,曹操是当朝司空,手握重权,他的命令就是朝廷的命令,孙策若是不来,无异于明目张胆地抗命谋反,只会白白给了曹操一个将来讨伐自己的名头。
莫黎昭终于再次见到了周瑜和孙策。不知为何,现在她一看到周瑜嘴角那丝若有若无的笑意,就总是脊背发凉。
此事牵扯到传国玉玺,曹操自然不会马虎,孙策和周瑜到了大营之后,曹操一刻都没有耽搁,直接召了他们和刘备到了中军帐,当然,一同在场的还有信使莫黎昭和诸葛亮。
此刻,中军帐的主座上坐的已不是刘备而是曹操,曹操现在使用的是朝廷的身份,他位列三公之一,不论是孙策还是刘备见了都得靠边站。
“孙策,这封信是你和周瑜交给刘备的?”曹操盯着孙策,缓缓道,“你父亲孙坚捡到玉玺,为何不上交于朝廷?”
“您弄错了,我根本就不识得这封信,我父亲也从没见到过什么玉玺。”孙策抱着臂,淡淡道。
此言一出,莫黎昭骇然,若不是诸葛亮拉住她,她几乎就要不顾场合地站起来。
“哦?那你这两个信使又是怎么回事?他们不是你派去给刘备送信的吗?”
“我根本不认得这两个人。”孙策看了一眼莫黎昭和诸葛亮,道。
莫黎昭气结。
“如此说来,你在说谎?”曹操转向刘备。
刘备平静地实话实说:“这两位确实是这么说的。”
“孙策,你又怎么解释?”
“曹司空,目前为止你听到的所有事全是空口无凭,毫无证据。信上又没署名,你怎么知道这两个人一定是我和孙将军派去的呢?说不定是刘豫州和这两个人联合起来,想要陷害我们呢。”
正在这时,周瑜忽然说了话。
莫黎昭气得直接站起来,指着他道:“周瑜!你……”
周瑜冲莫黎昭优雅得体地笑了笑。
现在莫黎昭总算明白周瑜为什么不让他自己的人去送信了——诸葛亮之前分析得对,周瑜之所以选中了素不相识的她而不是自己的手下去送信,就是怕万一东窗事发时受到牵连。一来他和莫黎昭毫无关系,二来信上又没署名,他现在自然可以不承认这封信的来历。
她简直是有苦说不出。
至此,莫黎昭终于搞清了事情的全部经过。
孙策的父亲孙坚捡到了传国玉玺后藏匿不报,后来不知怎么,玉玺被袁术发现并夺了去。可孙氏的力量有限,孙策和周瑜就写信给刘备,希望联合刘备一起去讨伐袁术,夺回玉玺。孙策正愁不知让谁来送信时,莫黎昭偏偏找上了门儿来,周瑜听到她正巧要去徐州,自然就把送信这活儿交到了她手上。莫黎昭不是孙氏的手下,就算这封信被曹操等不该看的人看见,周瑜自然也可以来个死不承认,反咬莫黎昭一口。
她实在是早该想到周公瑾之足智多谋,看来,现在的她与其相比,还是嫩了点。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