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4章 收编李宗仁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与此同时,广东的孙文连连派出重量级使者赶到南宁,希望杨兴能够赶到梧州与其会面,共同商议北伐事宜。
更让杨兴颇为为难的是这次使者层级实在太高了,过去孙文曾经派汪jīng卫、章太炎、于右任作为使者来商讨合作事宜。[..]
在几个使者中,除了汪jīng卫没有顺利完成任务,其他都是大获成功的。
现在,国民国民军进入广西,与粤军回师,为了团结国民力量,为了更好的北伐,孙文在召集主要幕僚商议后,确定派出一个高规格的代表团前往南宁,以便杨兴能够赶往梧州会晤。
孙文派出的代表团长为国会议长林森,武昌国民指导者之一居正,以及自己秘书长,四川富顺人谢持,以与在宁的于右任,希望杨兴前往梧州商议北伐事宜。(请注意,现在孙文对宋教仁的中国国民党进行了整改,要求所有人必须效忠于领袖,也就是他自己,现在中国国民党已经更名为中国国民党了).
听于右任报告,竟然来了这么一个庞大的代表团,杨兴大惊,当即与顾品珍、熊克武等人率领在南宁的军政高官出城迎接。
让人感到惊异的林森、居正、谢持等人一袭布衣,带着厚厚的眼睛,全无国民领袖气派。
于右任与林森等人是老相识,抢在前面给杨兴等人介绍。
虽然杨兴实际控制川滇黔与鄂西、xī zàng、广西一部,但与林森等人比较起来,在国民队伍中还是属于后劲晚辈,穿越族在穿越前都经受过这样那样磨难,不可能像历史上那些军阀那样显得自大无知,况且这几年下来,杨兴施政还是颇有mín zhǔ作风,如此更不可能授人以柄。
林森福建人,有圣人之称,曾任国会议长,在历史上,担任过国民zhèng fǔ主席。
居正,湖北人,为老资格国民人士,曾指导武昌起义,在历史上曾经担任司法院院长。
谢持,四川富顺人,他拥护孙文,后来成为“西山会议派”领头人;他曾反**S,后又拥蒋;
谢持与熊克武是老相识,参加了熊克武组织的蜀汉督军府,谢持则出任总务处长。
在宋教仁被刺杀后,同黄复生、宋教仁秘书周予觉等人密谋刺杀袁世凯,因谋事不周,以及周予觉被捕叛变,供出所谓“血光团”暗杀活动成员,致谢持等多人先后被捕入狱。
谢持的这一经历,为他在党内中赢得了很高的声誉。随后跟随孙文参加护法战争,现任临时大总统府秘书长。
杨兴紧紧握住林森的手说道:林先生乃国会议长,居先生亲自指导了武昌起义,谢特心先生为我们川省国民前辈,你们三位先生连诀前来,在下内心惶恐不已啊。
大家一边往屋里走,林森一边说道:杨征东啊,在来的路上,我与居觉生、谢特心就一直在琢磨,杨征东到底何许人也?短短数年崛起于祖国西南,结束纷争不已的西南国民势力啊。
今rì一见,大为感慨不已。想不到杨征东浑身毫无少年得志的轻狂,有的就是稳重,就是体贴入微啊。
杨兴哈哈笑着,指着身边的顾品珍、熊克武诸人道:林议长,各位先生,这几年下来,我杨兴虽然年少轻狂,但是一直在走好运,幸得张表方、熊锦帆、顾尤斋、卢寿慈等先生的帮助,再加上西南各地民众不愿看到那帮军阀为了私利纷争不已,如此才稍稍结束混乱啊。
林森拉着杨兴的手,笑道:杨大帅,过谦了,过谦了。
大家进入府中,稍稍坐定,林森站起来,将孙文的一封亲笔信拿出来,庄重的递给杨兴道:杨大帅,这是孙先生给你的亲笔信,请过目。
杨兴大惊,非常郑重的接过,捧在手中仔细阅读完后,笑道:林议长,居先生,谢先生,大总统太过抬爱在下了。前两rì我就对于先生谈起,等南宁等地事态稍稍平息,我便抽身前往拜见孙先生。
这也怪在下年幼做事分不清轻重,让事情稍稍耽搁了,对此,我表示深深的歉意。
于右任见状,也笑着表示承认,如此整个气氛显得更加放松了。
林森笑着说道:杨大帅,那么你看与先生会晤之事?
杨兴笑道:林议长,各位先生,孙大总统相召,我杨兴作为国民队伍的一员,作为大总统最忠实的部属,怎么不应允。
林议长,兴本来准备想让各位先生在这里休息数rì,既然大总统相召如此之急,既然大总统派出林议长与各位先生,又显得如此隆重,既然如此,那么大家休息一rì,就明rì动身吧。
想不到杨兴如此爽快,林森等人大喜过望,连连说不急,如今南宁等桂西桂北初定,需要处理事情甚多,还是需要等到大事已了,如此才动身不迟。
如此双方决定3rì后动身,前往梧州拜见非常大总统孙文。
在民国10年(公元1921年)9月,杨兴留下熊克武、杨森、卢焘等人据守南宁等地外,在林森、居正、于右任、谢持、顾品珍、何应钦、乔毅夫、张斯可、李璜等人陪同下前往梧州,与孙文相见。
由于陆荣廷在广西的势力根深蒂固,再加上一些桂系军队落草为寇,沿途不太安全,杨兴除了命令沿途各部加强jǐng戒外,还由杨思华率领一个教导团保卫大家安全。
由于有大军护送,一路较为平静。这一rì,经过玉林时,听说有一个“粤桂边防军第三路”,司令竟然是李宗仁,当即大惊,这可是历史上最有名的战将,怎么现在还没有投奔孙大炮呢?
李宗仁,1891生,字德邻,广西临桂人,汉族,早期概述早年就读于临桂县立两等小学,后入桂林省立纺织习艺厂当学徒。1908年考入广西陆军小学第三期。1910年10月加入同盟会。1912年考入广西陆军速成学堂。1913年秋毕

业后,到南宁将校讲习所任准尉见习官、少尉、中尉队附。1917年秋提升营长。参加过护国战争、护法战争和粤桂战争。(这么看黄埔军校除了政治教育外,其他根本不行。在清末陆军小学都要读三年,而黄埔军校则读一年,培养出来的学生军事素养能够有多强)
在第一次粤桂战争桂系惨败后,时任营长的李宗仁争取十多个连队和他一起退到六万大山的玉林地区,并所部改称“粤桂边防军第三路”,整军经武,伺机而动。
当即大惊,不顾林森的劝住,以打猎为名,在一个连的战士护卫下,绕道赶往玉林陆川县。
离陆川县还有数里,就看到前面就有响动,大惊,急令何应钦备具拜帖,声言护法军zhèng fǔ元帅,国民国民军总司令杨兴特来拜见粤桂边防军第三路李司令。
过了半响,对面还是没有响动,身边的杨思华不耐烦道:“总司令,这个人好大架子,好像他是真的是什么司令似地,竟然如此摆谱,让司令久候。
杨兴微笑不语,片刻数十骑送对面山坡赶过来,为首者是一位少年将军。
杨兴强行压制内心的狂喜,自从穿越之后,历史上很多大人物,包括张澜、何应钦,不是对自己尊敬有加,当即暗自压抑内心的喜悦,细细的打量来者。
李宗仁,中等身材,双眼很大,显得炯炯有神,另外,穿戴非常朴实,在离杨兴一百步时下马,在何应钦引荐下,来到身前。
在何应钦引荐之下,李宗仁显得非常激动,将杨兴等人引入陆川县城。
沿途所见,虽然广西生活还是异常艰苦,但是道路特别干净,还有军民jīng神状态不错。
杨兴略微点头,问李宗仁道:“边防军人数有多少?“
李宗仁越微沉思片刻道:“报告总司令,边防军现有人数1031人。“
杨兴颔首道:“不错,边防军不错,若是中**队都像德邻所部,帝国主义焉敢在我国耀武扬威,何愁我国不富强,人民不安居乐业。”
李宗仁笑道:“总司令过谦了,总司令所部不但装备jīng良,与民不犯,在总司令治下,豪强得到整治,经济得到发展,国民国民军才是宗仁的榜样。”
杨兴摆摆手道:“李将军,过奖了。在担任川省督军之前,所部兵马基本能有德邻所部这种气势,但现在不行了,各部扩充太猛,虽然国民陆军大学培养了很多军官,但是将才还是颇少。”
李宗仁怎么不知道杨兴之意,何况现在桂军新败,跟随其潜居陆川的不过十多个根本不满编制连的兵力,连连摇头道:“总司令过谦了,国民国民军如宗仁者,如过江之鲫亦。若是宗仁能够在总司令麾下效力,也是三生有幸。“
有幸当即恢复严肃道:“德邻,此言当真。”
李宗仁正为这十个连军饷发愁,此时正在创业开始阶段,听闻此言,怎么不高兴。当即点头道:“千真万确,就害怕总司令嫌弃宗仁浅薄,不肯相召呢?”
杨兴略微一沉思,向旁边的何应钦摆摆手,何应钦当即起立道:“经研究决定,现委任原粤桂边防军第三路军司令李宗仁为中国国民国民军第29旅上校旅长,直接受大本营领导,所部按照乙种旅编制,含二个团,一个炮兵营,所有武器弹药由国民国民军统一拔给,所有军饷给养统一由国民国民军总司令部统一调拨。
中华民国10年9月12号,中国国民国民军总司令杨兴。”
李宗仁大惊,原来自己不过一个少校营长,想不到片刻间被提升为上校旅长,这可是连升数级,半天才恢复过来,连连摇手道:“总司令,宗仁实在受之有愧。宗仁原来才是一个小小营长,想不到半天不到,就被晋升为旅长,宗仁担心自己能力,担心自己难以服众啊。”
杨兴笑道:“能力不行,努力以后就行了,现在不能服众,干出成绩出来,如此既然而然就服众了。历史会证明一切,历史会告诉大家,今天这次任命,是兴到广西最正确的一次决定。”
听到杨兴这样讲,李宗仁还能说什么呢?当即欣然接受任命。
当天晚上,杨兴留李宗仁彻夜长谈,两人年龄相仿,说起话来就顺当多了。杨兴告诉治军所需要注意事项,以及一些练兵心得,而这对于刚刚开始练兵的李宗仁,确是获益颇多。
接着,杨兴问起李宗仁的成长历程,参军经理,由于李宗仁也出身贫寒,陆小毕业后曾经参加过学徒,最后从军,一路走来,生活颇多艰辛,对民间疾苦也时有耳闻。
历史上李宗仁在晚年时会议录中曾经写道,曾经因为一个士兵偷了点吃的,而被迫违心的将该士兵枪决,后来回忆起该士兵被杀的情景,也知道该士兵没有办法,但是不这样做不行啊。
这个经历就是现在在玉林地区的时候,也许就是在前几天,军队补给非常不顺。
当听到杨兴说起中国人民党党纲,与理想后,听说人民党的目标就是为了解决黎民百姓吃饭问题,李宗仁大喜,在杨兴引荐下加入了中国人民党。
在陆川县呆了两天,安排完有关整军事宜后,杨兴当即赶往玉林与熊克武、胡汉民会合,在9月17号赶到梧州,与孙文见面。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