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5章 袖珍版坦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这是后话,在完成考察认为后,杨兴一行坐车沿着川鄂公路,一路考察民情,一路考察川汉铁路建设进度,于这年9月下旬到达chóng qìng。
经过余年的建设,如今chóng qìng已经成为一座现代化城市,通过大桥,嘉陵江两岸已经连接在一起。如今,chóng qìng一改旧时军事重镇的模样,城市一片繁荣,成为国内仅次于上海、广州、天津、武汉(东方的芝加哥)的第5大城市。
在城市周围,密密麻麻的分布着各种工厂,比较有名的,如兵工厂,自行车厂,摩托车厂,民生汽车厂,电子厂………
杨兴骑着摩托车,来回看着这一个个属于哪个时代的大型企业。随着公路建设的深入,chóng qìng自行车厂所生产的各类自行车供不应求,在去年年产量已经突破2万辆,这可占全国自行车产量的%以上。
chóng qìng摩托车厂已经发展起来,现在已经形成规模效应,在去年已经达到2万辆的生产规模,计划在5年内,产量将猛增到5万辆。
还有,chóng qìng汽车厂所生产的民生牌汽车,在经过最初几年的技术摸索后,如今产量已经有千辆扩大到5千辆。
…………………。
由于公路交通建设突飞猛进,以chóng qìng自行车、摩托车、卡车为首的民族工业虽然连年持续扩大生产规模,但是因为中国广袤的土地,南方万万人口的巨大市场,仍让自行车、摩托车、卡车、收音机等民用品成为紧俏商品。
为改变巨额贸易逆差现象,国民zhèng fǔ在建都武汉后,虽然决定在武汉、广州、上海、南京等地支持民用交通工具、民用设备的生产,但在可预期的未来,国民zhèng fǔ不得不从国外进口大量交通、民用机器的历史是不可更改的。
这次,杨兴不顾南北争端愈演愈烈的局面,回到chóng qìng,主要是验收chóng qìng卡车厂所生产的的坦克。
由于已有5年卡车生产、组装的成熟经验,由于中国主要敌人rì本由于资源短缺,作战思想主要停留在一战水平,对坦克没有投入多大力量,在历史上,rì本仅仅装备吨以下的轻型坦克,所以,一开始,杨兴虽然有发展坦克的雄心壮志,但不可能一下就造出德国、苏联那种王牌坦克。
所以,通过军方委托,在chóng qìng卡车厂下面建立坦克生产分厂,以研发、生产、组装坦克。
要说坦克,这个时代,真正比较强大的就是英国、法国,包括前世所说的坦克生产强国德国、俄罗斯、美国,在这个时代都是默默无闻。
在当时听程鹏报告,听说德国、俄罗斯人都在从英国购买坦克生产技术的时候,杨兴可是惊呆了。
虽然是惊呆了,但不论如何要发展坦克生产技术。
而就在这个时候,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摆在眼前,由于英国、法国参加西伯利亚战争,阻止俄罗斯战争失败后,导致有多辆坦克遗留在海参崴,遗留在远东(历史上张作霖就凭借这些坦克,组建了一支坦克部队)
对这种千载难逢的机会,杨兴怎么可能错过?在派出多名当地党人后,通过拍摄的大量图片,如此才简单绘画出英国坦克图纸。
在922年,随着国民革命军占领广东,随着德国驻中国战车办公室在chóng qìng建立,德国专家给陈厚华等人带来新的坦克生产理念。
他们认为,坦克最重要的是防护能力,机动能力以及火力。
而目前在世界范围内,由于动力的不足,如今超过吨以上的坦克,机动xìng能非常差,考虑道中国目前工业状况,建议可以依靠现有的发动机,生产25吨左右坦克,如此通过大量重复生产,积累生产技术,逐步掌握坦克生产要领。
当听到这话,身在其中的杨兴苦笑不得,好像历史上,我们大家都嘲笑过rì本的坦克是薄棺材,都嘲笑过rì本坦克太不经打了,怎么自己穿越后,也会遇到rì本人这样的命运。

在发脾气的过程中,杨兴也幡然醒悟,中国最危险的敌人是rì本,最恐怖的敌人是苏俄,至少在历史上,在二十世纪,苏俄虽然割据了外蒙古,虽然苏俄依然占领着中国万平方公里土地,但是有一点是明确无误的,那就是苏俄从来没威胁中国生存。
另外,通过报纸,rì本好像连这种坦克也没有生产(历史上被戏称为“小豆坦克”的94坦克,是rì本rì本天皇纪年2594年(即公元94年)生产,好像重量也不到4吨重。好像欧洲列强意大利正在与英国商谈如何引进这种坦克,苏俄好像生产过这类型坦克,想到这里,杨兴当即批准了。
如此这般,就有了这种新型坦克,该种坦克长仅4米,宽仅4米,高度只有2米,有一个枪塔,战斗全重5吨。
该坦克装备着柴油发动机,本来按照德国专家的意见,如今各个国家坦克大多数装备汽油发动机,但是杨兴考虑道汽油不甚安全,并且速度要求也不怎么高,坚持装备柴油发动机。
发动机为chóng qìng发电机厂生产的马力柴油发动机(历史上张学良的民生牌汽车,采用65马力6缸汽油发动机,故率先使用马力发动机,在技术上没有太大难度。),这种发动机本来准备用于5吨汽车使用,如今5吨卡车还有生产出来,先用在这种坦克上面。
在装备65马力柴油机后,坦克公路最大能达到42公里
小时,越野速度能达到5公里
小时,最大行程2公里。
整个坦克通过焊接技术而成,这在当时应该是比较先进的,在当时,很多坦克,很多飞机都是铆接而成,如此在战斗中,可能造成很多问题。
此外,坦克乘员为两名,名驾驶员,与名机枪手。
原来本来设计在坦克前面配备一门机枪,但是杨兴考虑道历史上坦克主要是通过火炮实现战力的,因此,经过再三解释,确定在坦克上面设计一个枪塔,装备最新chóng qìng兵工厂最新推出的节重机枪,机枪口径为,能够连续发shè发
分钟。
杨兴解释,这种枪塔,虽然带来很多问题,但是为了将来建立炮塔的时候,提供技术积累啊。
由于枪塔的出现,根据杨兴前世经验,确定将前面装甲有2度的斜角,侧面也有49度,如此无形中增加坦克厚度,如果一枚炸弹落在坦克上,要击穿坦克,就是4
s49度,如此,这种厚度的坦克基本上相当于24厚度的坦克。
该坦克可通过障碍高5米、越壕宽6米、爬坡27度。
坦克装甲厚度一般在6~4,车体下面一般为6~,车体正面与车体后面厚度为4,能够抵抗轻机枪、手榴弹与迫击炮攻击。
但是美中不足的是因为钢板较薄,若是用炸药包,或者75大炮在周围爆炸,很有可能造成车废人亡。
不过就在这时,一个老工匠提出一个意见,我们过去为了增加钢铁硬度,不是通过打铁方法吗?我们可以对钢铁进行热轧冷轧技术,如此定然能提高钢铁硬度
杨兴一听,好像我们这些钢铁主要是河川钢铁联合公司铸造而来,好像在国内外,特别是德国进行了热轧冷轧技术,如此造成历史上同厚度的德国战车,防护能力远远高于苏俄。
而苏俄由于劳工短缺,所以战车厚度虽然上来了,但是防护能力较差。一个主要原因就是由于缺少劳工,所以同等厚度的装甲防护能力,远远低于同等重要的德国坦克。
在改进后,该坦克能够抵御一般炸药包袭击。
另外,在被75山炮直接命中后,该坦克会被击毁,看到这一切,杨兴不由得眉头紧锁。
看着这种坦克,高度仅仅到达腰部,杨兴不由得感叹万千,要知道在前世,当再一些资料上看到意大利二战的超轻型坦克,杨兴当时可是满脸鄙夷啊。
想不到穿越后,自己也竟然生产这种超小型坦克,这未免太滑稽了。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