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一章 无题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兹有太平天国将领韦俊,丁亥道光七年生人,广西桂平韦氏子孙,族中排行十二,客家人,太平天国北王韦昌辉之弟。今rì因不慎被擒,愿意投降湘中团练首领周某某,从此背反天国,效忠周氏,永不反悔.....特立此据为证。某年月rì,签字画押,韦。”
韦俊写下效忠书,而几名亲兵也心不甘情不愿地摁下了指印。为了北王,为了天国不失去一员首领,也为了,自己不会就此丧命,他们只能无奈服从。
他们算是幸运了,险险躲过一场生死大劫,为了自身前程,韦家兄弟是不会犹豫牺牲掉几条xìng命的。炮灰,那就是在关键时候给领导垫脚的,与时代无关。
“韦千岁,兄弟我就不送了,来rì战场相见,你还是当心点好,刀枪无眼,客气不得,再落到某手里,可就不会留手了。”
“何用你留手?今rì之耻,韦某后rì必加倍奉还。”
他心里其实已经没了把握,话语底气不足,透着徐。但两军决战已是不可避免,但愿部将得力,能将战局扭转,那今天折的面子就算是翻过来了。
“我很期待你的表现啊,慢走不送!”
韦昌辉缓步下山,脚步是如此的沉重,神形是如此的落寞,一位英雄人物,偶像一般的领袖,落到个要靠别人怜悯保留xìng命的地步,此情此景,令韦俊和一众亲卫悲从中来,嚎啕大哭。
“诸位,该走了!”
不管悲伤的俘虏们,也不管失魂落魄的郭嵩焘和表情怪异的左宗棠,周晓峰接过许大力递过来的缰绳,跃上骏马,在黄昏的微光中,奔驰而下,放声长啸。
“老子生来不一般,一把钢刀闯九边。天生一副好身板,能抗能打我当先!”
“老子生来不一般,四海兄弟在身边。忽然一怒发冲冠,冲锋陷阵我当先!”
“老子生来不一般,铁血大旗立中间。脚踏九州八千里,横行天下我当先!”
“驾!哟嗬!....”
]
“此子他rì必是一代枭雄!”
.....
“告发,还是投靠?!”
两种念头在郭嵩焘的内心争斗着,走起路来也是心不在焉,在马上牵线木偶一般随着众人返回。
他不比左宗棠,没当过大清的官也就罢了,自己可是道光年间的进士,翰林院庶吉士,正经的科班出身官员,入阁拜相都得经过这个台阶。
明太祖洪武初年,选进士于六部诸司及翰林院之下观政。翰林院之下者称庶吉士,六部之下者称观政进士。
永乐二年(1404年)始,专隶于翰林院,选进士之长于文学及书法者充任。由科举进士中排名前列,有潜质者授予庶吉士的身份,让他们先在翰林院内学习,之后再授各种官职。
明英宗以后惯例,科举进士一甲者授予翰林修撰、编修。另外从二甲、三甲中,选择年轻而才华出众者入翰林院任庶吉士,称为“选馆”。
明代的翰林为zhèng fǔ储材之地。英宗后有惯例:非进士不入翰林,非翰林不入内阁。故此庶吉士号称“储相”,能成为庶吉士的都有机会平步青云,例如明朝万历年间内阁首辅张居正,即是庶吉士出身。清朝时汉人大臣中,亦多出于翰林庶吉士。
清雍正以后,选馆更为严格,由皇帝主持之朝考决定。庶吉士一般为期三年,期间由翰林内经验丰富者为教习,授以各种知识。三年后,在下次会试前进行考核,称“散馆”。成绩优异者留任翰林,授编修或检讨,正式成为翰林,称“留馆”。其他则被派往六部任主事、御史;亦有派到各地方任官。
是以郭嵩焘官位虽然不高,位份却是相当的清贵,前途大好,君恩深重。君臣父子的那一套忠孝观念早已深入骨髓。虽然他乡居有年,官身还在,周晓峰显露出来的苗头,隐隐已经对他所属的官僚体系构成了威胁。
此刻跟着这么一位连反贼逆王都敢私纵的主,算起来自己未能阻止,也是有罪了,要是不告发,更是隐瞒包庇的重罪。可这牵涉到乡党,还有自己的好友,一旦告发,得罪的人成百上千,难办呐。
“成王败寇!”
左宗棠对老友的心思洞若观火,奈何自己已经算是上了周某人这条贼船,不好说的太直白,只能稍稍点拨一下。大道理不用说了,等着看吧,先观望风sè,要是情况不妙,脚生在自己身上,不会来个潜逃嘛?如果这位大少真是个不能成事的绣花枕头,rì后告发也就告发了,他家自抄家灭族,本官自升官发财。
若要真是遇上了明主,跟着他干一番事业又如何?凭着自己等人的才华,人脉,跟随又早,怎么滴不得入阁拜相嘛?

自古以来,读书人的梦想无非就是金榜题名,位极人臣。没有什么比从龙救驾之功更快升迁的捷径了,虽然说这个为时尚早,观望一下,随便看看又不会怀孕。
“多谢季高兄!伯琛明白了,咱们现在不过是看客。”
.....
“韦俊,从此后你只需要效忠我一人,你,明白吗?”
还有什么比这更明显的暗示?我不需要你忠君,也不需要你爱国,满清和鞑子皇dì dū不在效忠名单上,这样的人,你说能是干哈滴。
“莫非,你,你?”
看着周晓峰颇有深意的表情,韦俊双膝跪地。
“拜见大帅!”
孺子可教也,果然聪明机灵,比他那个顽固不化的哥哥脑子好使。
“有一条你自己记住便可,我原本姓朱,朱明的朱,朱洪武的朱,可明白了?”
“难道是?”韦俊面带惊讶,心中疑惑。
“就是!”周晓峰微微颔首,算是回答了。
这可是比咱这反贼更能拉仇恨值的主,自己人啊,韦俊激动莫名,差点就要喊一声:‘同志,我终于找到组织了。’
“朱大帅但有所命,韦十二无所不从!”
韦俊此人,才具虽不足以与左季高相媲美,却也堪称杰出人物,将才不会低于黎老三等辈,这番出行,收获算是不错了。
北面某个地方,一段墙根哗啦啦垮了下来....
.....
“伯琛兄,季高兄,我湘军新建,望二位大贤助我!”
接触了这么些天,周晓峰对郭、左二人的脾xìng也摸出了个七八成。
郭嵩焘为人四海,交游广阔,人也聪明,但缺了点血勇之气,不够果断强硬,注定了只能做幕僚出谋划策,交接各方。
左宗棠不用说了,才华万中无一,脾气也不是一般的小,心高气傲且又刚硬强悍,用好了足可独当一面,为将为帅皆可称善。要是收服不了,他足可成为一世之敌,历史上曾左李三人互相制衡,甚至是反目,这也造成了曾家兄弟虽然一度有过要进步的念头,最终还是不得不拜在了鬼子六的门下。
xìng格决定命运,这也是为什么后来郭嵩焘做了外交官,而左宗棠则是楚军大帅的原因了。这样xìng格迥然不同的两个人居然成了知交,不能不理解为相辅相成了,左某人那倔驴子脾气,也就郭嵩焘这等老好人能受得了。换了周晓峰,见面指定就是唇枪舌剑,火光四溅。
一物降一物,虽然周晓峰号准了脉对症下药,但这头倔驴其实乃是万中无一的兽王,等闲人驯服不了。要是能把郭嵩焘留下来,也算是多上了一个笼头。
“我们之间的赌约还没到期,你这话说了也是白说。”
“哼哼!说什么五千兵勇,一个月时间内击破长毛,肃平湖湘全境,还三湘四水百万生民一片安宁,这可是你说的,你也就剩下几天时间,我看你有没有通天彻地之能实现这个约定。”
“伯琛兄你给我做个见证,我的五千兵勇是什么时候聚齐的?”
玩文字游戏咱不怕,我可没说过一个月时间从立赌约时算起,而是有五千兵勇时算起,你自己算错了时间,可怪不得我。
“六天前吧。”
看,还是小郭厚道,实在人呐,不像有些人,天天掰着手指头算rì子,小气吧啦的。
“二十多天前,我有五千兵勇吗?”
左宗棠送了他一对白眼珠子,不搭理他。
“如此说来,我还有二十几天好办事,二十几天后,某人可就要替我牵马执辔,端茶倒水了。伯琛兄,你是喜欢喝绿茶呢,还是黑茶,要不冰红茶?”
.....
气氛虽然轻松了下来,问题却没法回避,郭嵩焘犹豫再三,斟酌着说道:
“郭某戴孝在身,还要在家守制,多有不便,恕难从命....待长沙之围破解,我还是得归乡。”
郭嵩焘虽然说的委婉,拒绝之意却灰常明显。
意料中事,周晓峰只当没听见。
你戴孝在身,你要在家守制,那你还四处奔走上蹿下跳的拉关系干什么?左季高,曾国藩....哪个不是你一而再再而三坚请出山的?又是溃兵又是乱军的乱成一锅粥你不好好在家呆着你巴巴的跑到湘中又巴巴的跟到长沙一路颠簸,你不是为了功名,莫非只是为了他人做嫁衣裳不成?
扯淡!
.....
ar_left15 fb fred">赶快看看作者的推荐作品

野鹤的书恶搞中颇有内涵,可以品味一番。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