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四章 筹划布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这些天潘仕成奔忙于惠爱街,大茶巷等地,登门拜访布政司、巡抚部院、广东都司等各处官署。还要与十三行路上相熟的商人联络,以便稳固他在十三行中的总商地位,真是忙得早午茶都顾不上喝了。
人的野心一旦生根发了芽,那是再也摁捺不住了的。周晓峰许了他‘萧何故事’,那是何等的前程?!
眼看着满清已经如同一座四处冒烟起火的老房子,自己数百万家财也补不上那许多透风漏雨的大窟窿。倒还不如就此改换门庭,即便做不了萧丞相那般名传千古,流芳百世,保住一生富贵还是大有希望的。
有周家势力暗下协助,王怀中着意配合,还有天地会地下势力的支持,他做得倒是风生水起,办事从未有过如此顺遂。
“殿下,洋商那边都已经谈妥了,伍家和他们的生意继续做,一切照旧,联络各地华商采购米粮之事也在进行中。现时北方各省米价二至三两白银一石米,本地约一两二钱一石,至于南洋,米价在一两白银两石米上下,此事大有可为。只是这机器一事,下臣也不太懂,要不让黄秉常、邹伯奇他们参与此事?”
“此事我自有主张,采购机器设备之事,还是我自己来定吧,我在泰西游历时,对格物一道还是有些研究的。”
现在潘仕成与周晓峰交谈已是一副君臣对答的模样,按这个时代人的说法,那就是‘礼不可废’,没有办法,也只有随他去了。.. 好在议事堂中也就他正儿八经是满清官宦出身,要是其余人等也一个个中规中矩的,那真是要烦死个人了。
“对了,三哥,家里状况如何?”
先公后私,谈完了米粮商事,周晓峰才望向刚刚回来的黎老三。这一来一回用了大半个月,真是辛苦。不过当初带来百多万两银子,回去了一千多万两,这趟买卖倒也做得,红旗军上下无不对此佩服,感慨小打小闹几十年,不如宰一头肥羊。
“家里没事,王上放心。有许多结义弟兄cāo持着,有熊氏各位首领也上心,没出半点乱子,队伍训练从未有间断过,粮食也跟得上。只是娘娘最近有些害喜,思得吃酸辣之物。”
‘娘娘’自然是安儿了,离开近俩月,还真有点想念这个外表柔弱,内心坚强的小女子了。酸儿辣女,不知道是怀的儿子,还是女儿呢?
“能吃就好,等过了仈jiǔ月,那时候得了湘中一地各族的支持,人手充裕了,兵jīng粮足,枪械也齐备,加上海上天气适航,正好挥师南下,把巴拉望岛周边势力扫平了,打出一片稳固的后方。”
“殿下英明!”
...
请建粤勇民团的奏折已经递上去了,从宫里传出来的消息是利好,咸丰已经允了,近期便会下旨。而自两广总督以下各级文武官吏因为打点到位,也都答应了会照应,这招兵买马已经是水到渠成之势。
“殿下,总督府和巡抚衙门已经准许提前修建长洲岛黄埔大营,该岛面积上万亩,要改造道路,修筑码头,整饬校场,建设房屋...这招募民夫之事,还需要您定夺。预计需要数万民工,历时近一年才能完成之前规划。具体要多少人,每人每rì多少酬劳,得有个章程才好。”
长洲岛是原来黄埔军校‘旧址’,有接近十平方公里大小,要把这里修成一座大军营,需要上百万两银子。不过事关基业长远,这笔钱是省不得的。

“就在两广福建三地招募民壮吧,湖南就先不要去了,打底两万人建设大营,不要设上限,多多益善,工钱就按每月两石米好了。从南洋运过来,一石米也不过一两多银子。等这些民夫修完了大营,还可以从中招募兵士,或者辅兵,这就是现成的兵源了。”
“...顺便还要修建一所黄埔学堂,文武并立,当兵要学字,学生要练兵。此事要去请梁先生和陈先生他们牵头,他们是大儒,号召力非同等闲。不过这座学堂我打算中西合璧,延请中外学者就教,采百家之长。设立文科、理科、工科、医科....这学堂的校训,就用友爱jīng诚,知行合一。”
陶行知先生的主张和黄埔军校校训结合起来,那就是‘新黄浦’的校训了,那是一个字都不会错的。前世黄埔系英才辈出,现在自己也要过一过‘校长’的瘾了,真爽!
“殿下这校训提的好,文武并举,方是长远之道。只是每月两石米,这工钱是不是太高了。”
黄世仁也随船而来,他一个穷了半生的老夫子,听到每月要支出几万石米,心痛得流血。
“不高不高,人心价更高,人才最重要,出一个人才,抵得上万两黄金。”
“那材料钱呢?军饷呢?还有枪械弹药呢?这许多支出,可不要大几百万?”
秀才公一执拗起来,那是不肯给这位王爷‘义弟’面子的,啥也不能阻挡他做一代‘开国贤臣’的远大理想,最好,还是如同魏征这样的诤臣、能臣。
“呵呵,钱花了还能挣回来,这就是潘老哥这般经营老手的手段了。”
潘仕成赶紧辞逊,周晓峰摆摆手,示意他坐下继续商议:
“我们现在就是以小博大,几百万两算的什么,上亿两银子,我有!等得了天下,哪怕十亿、百亿两,也不过是毛毛雨。我中华地大物博,只要经营得当,哪里会像满清这样要百般搜刮。我四万万同胞,一年就能创造出几十上百亿财富。”
“百亿两,银子?”
这个数字听得众人目眩神迷,那是一座金山,银山,海一样的财富。要知道现在满清朝廷的赋税收入也不过几千万两而已,要何等手段才能够有这百亿两?
“...暂时便定下正兵饷银每月一两五钱,给米两石,辅兵每月一两,给米一石,另外伙食改为一rì三餐,要有肉食、蛋、nǎi还有菜蔬。出战则另外补贴,加倍发饷。”
两石米将近四百斤,养活一大家子十口人都有余,真是一人当兵,全家不愁,这就没有了后顾之忧。
当兵一年,就是三十两银子的收入,还要吃好的穿好的,每个兵一年支出就是五六十两,一万兵就是五六十万两...十万呢?
大家忍不住倒抽了一口凉气。
“殿下好大的手笔!”
******
圣武兵兴,求收藏、红票火力支援!
推荐一个美眉的作品,喜欢女生文的就支持一下吧,链接在下面。
ar_left15 fb fred">赶快看看作者的推荐作品

野鹤的书恶搞中颇有内涵,可以品味一番。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