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六章 王怀忠 铁桥三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殿下,小的有一个小小请求,望您首肯。”
散会后,王怀中却留了下来。
“小人自幼失怙,乃是孤儿,王怀中这个名字乃是一位过路道人所取。现在跟随了殿下,自当忠心耿耿,是以,我想改名为王怀忠,望殿下赐准。”
“王怀忠?”
这个名字似乎有点耳熟,周晓峰也不置可否,一个名字能代表啥。杨国忠并不忠,悦来客栈不一定住着舒服,番禺县令李兴汉后来还不是和伍崇曜一起做了汉jiān吗?
“也好,随你吧。”
“谢殿下!下臣还有一事陈禀,伍家的产业都已经交接给五老爷和潘爷,我确实不是做生意的材料,做了几十年管家,倒是可以去长洲岛工地做个监督。”
这个人倒也有点自知之明,不抢位子不争权,要知道当个伍家名义上的代理人,常在河边走,他也能打湿鞋子,轻轻松松的好rì子那是没问题的。要是做了工地监督,人多事杂,落不着好不说,还容易得罪人。
周晓峰脸上有了一丝笑容,这个投诚之人,到现在才让他有了点欣赏之意。
“你有这份进取心,那我就成全你这份心思,长洲岛工程就交给你负责监理了,好好干,要辛苦你了,我是不会亏待忠诚的臣子的。”
“多谢殿下!”
此后,王怀中遂改名王怀忠,担任工程总监,他和黄老夫子等人兢兢业业建成了黄埔大营和黄埔学堂,历时不到一年时间,令周晓峰龙颜大悦。
后来,王怀忠因为主持诸多重大工程都成绩斐然,新朝建立之后,他先是被外放了一任知府,然后是布政使,最后做到了安徽巡抚,那个时候他已经是跟了周晓峰十几年的老臣子了。
到了五十好几快退任了,临老却滋生了贪图享受,好大喜功的毛病。养了十几房小妾,大肆贪污受贿,在工程项目上上下其手,又惯会刮地皮表政绩,被安徽人称为‘王坏种’。最后因为劣迹太突出事发,被公审执行枪决,列为‘开国第一巨贪’。
...这是后话不提,可见这名字也就是个符号,当不得真的,而也就是到了那个时候,周晓峰才省过来当初为啥听到这个名字感觉熟悉且不舒服了,这是宿命啊!
......
“二哥,听说了么,潘仕成潘大善人要招民夫了。”
“真的,多少铜钱一天的工钱?”
“听说是发的月粮,一个人每月两石米,我滴个乖乖。”
“那咱们还等啥?这便去吧。”
在码头上扛活的两个苦力丢下麻袋就走,连筹片都不要了。
“快走,别错过了!”
话说这一rì,长洲岛建设项目劳工招聘会在广州城南门外举行,闹哄哄的锣鼓鞭炮声顿时引起了远近瞩目,过来应募的苦力丁壮挤了个人山人海。
虽然是七八月最热的时候,上工容易中暑。有了大把钱粮砸下去,无数人还是趋之若鹜,往rì无人关注的荒滩立刻沸腾起来。有潘仕成这位广府闻名的大善人出面,半个多月就有数万壮劳力前来试工,盛况空前,还有人不远从广西福建千里来投,人流不断。
王怀忠等人从应聘者中招募了两万多名jīng壮,轮流进行了上岗培训,方才允许进场开工。半个月准军事化的训练虽然辛苦,每月每人两石米的酬劳,还有一rì三餐外包吃住的待遇却留下了大部分人。
一个月两石米的工价,将近四百斤,一年下来就能净赚二十多石米,差不多三十两银子了,养一家老小绰绰有余,哪里找这样的好事?
便是广府周边很多没有订卖身契的家丁、长工、短工都纷纷过来试工,一旦通过测验,立刻就向主家请辞,一时间都引起了用工荒。少了许多壮劳力,一时间工价大涨,地主财东们急得是跳脚骂娘。
而包吃包住更是节省了一个壮劳力的口粮,这自然让苦熬都吃不饱饭的壮劳力们喜出望外,对潘仕成这个明面上的东家感恩戴德。
一个月支出不过三五万两银子,一年下来也不过五六十万,便能收拢一省人心,这买卖实在太划得来了。
且不说遭遇用工荒的大户商家如何跳脚,如何前往偏远贫穷州县招工,却说周晓峰招募了这许多jīng壮,便即从南洋另外调集了几百名战士,俱是训练了近半年时间,xìng子又靠得住的红旗军老兵来作为骨干,如同后世的包工头一般,或者说连排长更恰当些。
几百人撒到数万人里,立刻不见了踪影。不过有这一众骨干组织管理,劳工的混乱秩序很快就得以改观。
每一天,偌大的工地里都是吹号起床,敲钟上工,然后又是敲钟散工,吹号歇息吃饭。
如果不是看略显凌乱的工地,外人几乎会以为这是一处军营。
以军法管理,也不过是周晓峰选拔jīng锐的手段。经过了长洲岛工程项目近一年的cāo练,这帮泥腿子出身的壮劳力只要不是笨猪投胎转世,没有个不成的。
至少,将来也能当后勤兵,建房拆房,挖沟填沟。
.....
“别挤了别挤了!今rì已经招满了,明天再来。”
“天还没黑,为啥就不招了,我从佛山来的。”

“我南海的,来回一趟可不容易。”
“我还是从厦门来的呢。”
“不许走,今天不给我铁桥三个说法,谁来也不行。”
这rì,周晓峰正带着宝儿、泰雅姐妹与一队随从在南门外闲逛,便听到招工处那边传来闹哄哄的喧哗。待他走过去,便见一个神光内敛的汉子带着一帮跟班正与招工的人纠缠。
“这位汉子,为何在此耍横,这里招工有规矩,每天五百人,谁也不能例外。”
“谁能让我铁桥三服,我就守谁的规矩。你这小白脸,休得管我的闲事,否则让你好看。”
儒以文乱法,侠以武犯禁,何况,周晓峰最厌恶人叫他小白脸了。
“这便是少林寺出来的梁坤梁师傅,人称铁桥三的。”
“这位小哥估计要吃瘪了。”
众人议论纷纷。
原来这位铁桥三俗名梁坤,是南少林俗家弟子。他学艺于高僧觉因,年前觉因和尚在百余岁时圆寂,梁坤失去了管束,便不想继续在寺中修行,于是离开山门出来厮混。
据人传说,有一天他在市集上见到有人表演武术,围观的人很多,气氛甚为热闹,纷纷扔钱捧场。梁坤见到是这种江湖把式,心里颇有些不以为然,于是比武兴致大动,主动要给众人表演一番。
他挑选了围观的六名观众,让他们吊在自己的手臂上走了上百步,却始终面不改sè心不跳。大家惊讶得简直不敢相信,都说他的铁臂是前所未见的神力。
凭着这一次出彩,梁坤开始在广州扬名,很多人都想拜他为师,而众多富人家庭也都纷纷请他教授子弟。因为他在家排行第三,便称他为“铁桥三”,他也颇以此自傲。
“哦,这就是人称广东十虎之首,黄飞鸿的师傅,铁桥三梁坤嘛?到底还是刚出师,还年轻气盛了些啊。”
周晓峰也起了争胜之心,跃跃yù试,而宝儿姐妹几个更是兴奋不已,巴不得自家相公把这个鲁莽汉子打趴下。
“周郎,揍他!”
“对,揍他!”
撺掇!
几个小女子真是唯恐天下不乱啊,要是哥们身手差点,还不就现了丑了?
周晓峰举步上前,开口言道:
“你记住了,我叫周晓峰,今rì打倒你的,可不是什么小白脸。方才你既然说了,谁让你服气,你就守谁的规矩,那你就等着做我的随从吧。”
“哈哈哈,这真是我今年听到的最大笑话了。”
“真好笑!癞蛤蟆打哈欠,好大的口气。”
“师傅,揍他!”
后面一个虎头虎脑的小家伙也在跳着,一副生事的调皮模样。
“谁是癞蛤蟆?谁是癞蛤蟆?大家看看!”
“两个癞蛤蟆,一公一母。”
那边一大一小已经斗上了嘴,这边却按兵不动。
“来吧!”
周晓峰也不先动手,一身儒衫,站在那里不动如山,飘逸超群的气度令无数人心折,几女早已醉了。
铁桥三自小练武,到了十四五岁就练得一身好功夫。拜了觉因老和尚为师后更是学到了师傅的拿手本领,哪里受得了这般轻视?
“喝!-”
铁桥三见对方不动,破绽百出,看准机会,三一进马,便要破周晓峰门户,一个“黑虎掏心”,直取左胸。谁知周晓峰早有了防备,只是一闪身便避开了铁爪,一个“顺手牵羊”,就把铁桥三摔出了仈jiǔ步远,和地面来了个亲密接触。
众人哈哈大笑,铁桥三登时满面羞愧,怒目圆睁,再无一丝保留,一拳一脚虎虎生风。奈何他出手再快,都无法击中周晓峰分毫,被轻轻化解,风淡云清的样子让人看不得。
如此再三,铁桥三已经羞得抬不起头了。
“梁坤服了!”
他悻悻下场,众人里面走出铁桥三的两位好友胡海与马南,他们假装上前表示钦佩,转瞬间却突然发动,想出其不意将周晓峰控制住以便挣回一丝颜面。
周晓峰毫不避让,任由二人抓住双臂,但见他像座铁塔一般,纹丝不动。二人憋得满脸通红,却进退不得。
“厉害!厉害!”
“惭愧,惭愧!”
二人松开了手,连连道歉。
“你等可服了?”
“我等服了,公子真乃高人,今后愿意供周公子驱驰,效弟子之劳。”
三人齐向周晓峰拱手,表示折服。
...
所谓不打不相识,当下,周晓峰一行人与梁、胡、马三位及几位门徒在附近找了家酒店,准备设宴饮酒,谈论一番武功。
“...师傅等等我,我也要去,我也要拜师啊!”
“小家伙,你叫什么名字?”
周晓峰摸了摸这个圆脸童子的脑袋,六七岁年纪jīng灵古怪的模样十分讨喜,他也心里感慨:我儿子要在,差不多也快这么大了吧。
小家伙抬头道:
“师傅,我叫黄飞鸿。”
“黄...飞鸿?呃!”
******
晚上又要守夜去,二流苦逼男求个收藏,多谢!
ar_left15 fb fred">赶快看看作者的推荐作品

野鹤的书恶搞中颇有内涵,可以品味一番。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