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九章 历史惯性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曹操匆匆走回曹冲所在的宫殿之中。书书网 更新最快
此时这宫殿外面的硝烟早就消失了,但是地上的残肢断臂,却还没来得及收拾。
乌云在天际嘶鸣着划破雷电,血红色的腥味弥散在死寂片刻又喧闹的废墟之上。
刚刚消散的哀鸣和剑影又在风中绽开,堆积的残体狰狞而可怖,浓重的气息让人几乎窒息。
这样的场面如同修罗场一般,但是曹操却是置若未闻。
比这更惨烈的场景,他也不是没看过。
但没看过归没看过,这宫城外面难闻的气息,还是让曹操有些厌烦。
没人会喜欢再修罗场中待着,哪怕多一秒。
这冲人的血腥味,绝对没有人想要多尝一会,而那残肢断臂,已经断落的手臂,藕断丝连中,粘稠着又断不了。
若是有强迫症患者看到此幕,怕是要立马疯掉了。
曹操虽然不是什么强迫症患者,但是他此时也快疯掉了。
走过一堆又一堆的碎尸,曹操心情是恶劣到了极点了。
在宫城之中还能混入死士,岂不是说孤的王宫也不安全。
这是在向孤挑衅?
在曹操如此恶劣的心情中,曹操很快走到了曹冲面前。
此时的曹冲看上去有些凄惨。
浑身被绷带包裹着,看起来像是埃及的木乃伊一般。
曹操看到如此模样的曹操,心中即是愤怒,又是心疼,更是自责。
愤怒的原因自然是对那些死士的,当然,死士不过是幕后黑手手上的刀刃罢了,所以曹操真正的恨,是恨那个幕后黑手。
夺了孤一个儿子还不够,还想夺两个?
门都没有!
而曹操的心疼,自然是心疼现在的曹冲。
若是孤不把仓舒留在此处,说不定仓舒就不会受到如此劫难了。
此事全怪我,怪我啊!
曹操现在是自责非常,所以他看着曹冲的眼神也是很有愧意的。
而曹冲的伤势看起来十分严重,但实际上,却没有曹操看起来那般严重。
曹冲身上伤口太多太大,所以才被包裹成一个粽子模样,但是曹冲身上的伤口虽然是大,虽然是多,但是却伤得不深。
这些只是皮肉伤,没有伤到里面的骨头。
伤筋动骨一百天。
而以曹冲现在的身体素质,没有伤经动骨,其实要恢复过来是不用一百天的。
当然,即使自己的伤势没有这般严重,曹冲也是不会表现出来了。
在曹冲面前,曹冲表现的气息起伏不定,仿佛是受了极大的伤一般。
如此模样的曹冲,也算是把曹操心疼坏了。
整整一天,曹操都待在曹冲身边,无微不至的照料着曹冲。
须知,在如此紧迫的情况下,曹操还能分出时间来照顾曹操,而不是去总领大局。
这种举动,不是说曹操胜券在握,就是他昏了头了。
亡国之君可以说是昏了头,但是曹操却不是亡国之君。
他心中早有沟壑了。
对于曹操来说,他本来就是要让那些世家的人放松警惕的,现在曹冲受伤,刚好给了他一个机会。
他已经悄悄的在外面散布谣言了。
说是:魏王爱子洛阳侯遇刺,几欲死亡,魏王悲痛难绝,日夜守护在洛阳侯身侧,不理朝政。
这个局看起来很像是一个陷阱,但是曹操相信会有人上钩的。
而朝局的动荡,曹操的“沉沦”,确实是给了某些人一些信心。
他们觉得,现在是扳倒曹操的好时机了。

在想扳倒曹操的人中,其实是有很多种人的。
其中很大的一股力量,是那些老一辈的人,老一辈的人生活的时候,还是汉朝,他们世代食君禄,所以心中对汉室有愧疚之心。
他们想要兴复汉室。
这些人中,自然是以崔琰为代表的。
至于荀,虽然他也是想要兴复汉室的,但是他与曹操之间的关系已经可以用知己来形容了。
所以,荀虽然是想要兴复汉室,但是他也不想背叛曹操。
所以他一直在着两者之间徘徊。
荀,至多算是一个中间未可知的力量了。
不能于崔琰归类在一起。
而还有一大股力量,他们想要扳倒曹操,可不是仅仅因为兴复汉室,实际上,他们都是为了自己的利益。
国与国之间的交往只有利益。
同样的,在这个时代,那股力量之所以要对付曹操,也只是因为曹操与他们的利益不和。
与利益不和的世家有很多。
当然也有受益于曹操的世家,只是得到的觉得理所应当,失去的就仿佛是死了爹妈一般。
这都是人的劣根性的影响。
曹操上台,颁布的一些政策有利人的地方,也有损人的地方,这很正常。
就譬如在之前,曹操便将山东的十万人迁往了洛阳。
在洛阳关中的世家自然是欣喜若狂,但是对于山东的世家来说,这就不是什么好事了。
世家的奢靡享受,自然是分摊到自己治下的佃农的。
但是曹操的这一个命令,直接是把山东世家的底蕴都抽了一半。
他们若是还不恨曹操,那倒是没天理了。
当然,曹操之所以敢这么做,首先一点,他是不怕山东世家的这些人。
其次,洛阳经历了多次战乱之后,人口凋敝,但是洛阳的地理位置确实是绝佳的。
曹操有意让洛阳作为自己新的都城,因此,给洛阳迁人口的事情就是在所难免来的了。
世家或许知道曹操的心思,但是知道不代表他会理解。
毕竟损失的利益是他自己的,而失去利益者,向来是很难释怀的。
就譬如现在在因此外城醉梦楼中的青年人一般。
这青年人一身锦服,样子俊俏无比,看起来很像是贵家公子。
而他,也确实是世家子弟。
魏讽,字子京,济阴(今山东菏泽市定陶区)人。
他有口才,整个邺城为之倾动,算是三国时代的超级演说家了。
钟繇因为这个原因举荐他。
在钟繇的举荐下,魏讽做了西曹掾。
在此时,魏讽还籍籍无名,但是在后世,魏讽却是声名远播。
当然,这所谓的声名远播,绝对不是英名。
而是臭名。
《世语》曰:讽字子京,沛人,有惑众才,倾动邺都,钟繇由是辟焉。大军未反,讽潜结徒党,又与长乐卫尉陈谋袭邺。未及期,惧,告之太子,诛讽,坐死者数十人。
这句话翻译过来的意思便是魏讽字子京,能蛊惑人心,名动邺都,丞相钟繇提拔了他。此时曹操大军征汉中未回,魏讽勾结党羽,联络长乐卫尉陈阴谋攻占邺郡。结果陈中途告密与曹丕,于是诛杀魏讽,受牵连的达几十人。
当然。
此时没有关羽与他里应外合。
照理说魏讽是没有机会作死的。
但是历史的惯性是巨大的。
老天要一个人死,却是极少人能活下来。
而魏讽,没有曹冲一般幸运。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