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二章 太子之位的归属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今夜的邺城,没有了往日的紧张气氛。
层层叠叠的楼宇阁楼,都亮起了灯光,烟花之地,也重新有了生气。
就连天上的月亮,也变得圆润了不少,在周围星辰的点缀下,柔和的月光披拂下来,将邺城笼罩在一片银雾之中,倒是别有一番景趣。
此时的王宫,恢复了宁静,但也不是全部人都宁静,就譬如大理寺狱里面的牢房今日也快不够用了,不得不将多余的犯人带到邺城狱看管。
世家虽然回到了他们在邺城中的府宅,但此刻他们的心情绝对是不会平静的。
曹操之前便有承诺过他们,不会对他们世家的人下手。
但这个所谓的世家的人,自然是世家的主脉,像是支脉,或者说是世家的爪牙,曹操可不会心慈手软,基本上在曹操称病期间,那些耀武扬威,在邺城做过一些事情的势力,虽然没有被剿灭,但基本上都断手断脚的。
对于眼前的这一幕,世家自然是恨得牙痒痒的,但却不得不忍下这口气。
没有办法,现在形势如此。
再说了,既然世家的方向已经确定好了是在西域那边,那在邺城的势力,自然是无关紧要的了,在接下来几年,或者十几年,或者几十年,世家是回不来的了,这些势力若是带不走,和被曹操剿灭了没有什么两样。
世家暗暗蛰伏,准备获得曹操的应允之后,便离开邺城,回到各家的家族之地上,收纳资源,前往西域。
西域虽然不如九州大地,但是论起肥沃程度,却是不逞多让的,不少世家甚至起了要将西域占据下来的心思。
当然,这些世家的心思,对于曹冲或者曹操来说,都是无关紧要的。
魏国现在要的是休养生息,只要没有了这些世家阻碍,在魏国强盛起来之后,莫说是西域,便是贵霜帝国,都是不堪一击的。
西方有十字东征军,我魏国搞一个西征军,是一点问题都没有的。
当然,这都是后话了。
此时的洛阳侯府中,当真是勾筹交错,欢声笑语的一片,作为这个宴会的主角,曹冲当然是被灌了不少的酒的,若不是曹冲的酒量惊人,此刻只怕是不省人事了。
但即使自己的酒量不错,此时曹冲也是迷迷糊糊的,头也有些晕了。
“君侯,饮了此杯。”
曹冲赶紧摆手道:“本侯确实不胜酒力,大头,你给我喝了此杯。”
曹冲直接拉了身后的周独夫。
周独夫此时脸色通红,喝得是比曹冲还要高,曹冲现在之所以还能保持不醉,周独夫是给曹冲分担了不少火力。
周独夫摇摇晃晃,喝下了这一杯之后,却是直接倒下去了。
他满脸通红,嘴上嘟囔着的话在此时喧杂的环境中倒是让人听的不怎么清楚。
“君侯,饮了此杯。”
周独夫已经醉倒了,自己可不能真给这些家伙灌醉了,所以曹冲直接摇头。
“本侯今晚还有正事,实在是不能再喝了。”
那人再向曹冲敬了两次,都被曹冲推回去了之后,他也知道曹冲的心意不会变,因此也没有继续敬酒了。
跪坐在曹冲不远处的诸葛亮拿着黑色酒樽,在沉吟片刻之后,他却是站了起来。
“君侯...”
曹冲还以为诸葛亮也要给自己敬酒,他赶紧摆手说道:“孔明,本侯实在是不胜酒力。”
诸葛亮却是摇了摇头。
“亮起身,非是敬酒。”
非是敬酒?
曹冲愣了一下,眼神微亮。
“不是敬酒,所为何事?”
“君侯可借一步说话?”
借一步说话?
曹冲眉头一紧,最后还是点了点头。
他在此地已经是待了不短的时间了,与各个心腹也是敬过酒的,他自己也确实是不胜酒力了。
万一真的把自己喝醉,那才叫做一个搞笑。
或许可以借诸葛亮的这个借一步说话的契机离开。
曹冲旋即点头。
“那便到重远堂来罢。”
诸葛亮点了点头,与曹冲跟在曹冲身后,朝着重远堂方向去了。
周独夫喝得伶仃大醉,魏延却是滴酒未沾,此刻他见到曹冲起身,他也起身,隔两步远跟在曹冲身后,随时护卫着曹冲的周全。
与洛阳侯府外府的嘈杂,内府显得有些清净,尤其是重远堂,这个是曹冲私人书房一类的存在,除了专门的小厮侍女出没之外,基本上没有其他人会进来。
“不知道孔明要本侯借一步说话,是要说什么话?”
重远堂外的竹林在晚风的吹拂下,发出沙沙沙的声音,加上竹林特有的清新味道,曹冲的头脑也清醒了不少。
诸葛亮对着曹冲行了一礼,说道:“君侯如今设宴,可否早了一些?”
早了一些?
曹冲脸上倒是露出了尧有趣味的模样。
“孔明此言何意?”
“世家落败,并不代表这君侯的危机消失,并不代表着君侯可以缓一口气,恰恰相反,这代表着君侯的危机进一步加深,世家没了之后,君侯与长安侯之间的争斗,势必要摆在明面上了,而且还有关键的一点便是,大王想必也知道了君侯与长安侯之间的争斗,此时开心如何不早?”
按照诸葛亮的话来说,当然是早了。
但是这一点,他曹冲如何不知道。
“我与我二哥之间的争斗,本侯自然清楚。”
“那君侯为何如此有恃无恐?是因为大王?”
曹冲看了诸葛亮一眼,点了点头。
“确实是因为父王。”
“君侯觉得大王看好你?”
曹冲却是摇头。
“君侯为何摇头?”
“本侯摇头,是因为本侯知道,我的希望,从来都不在某个人身上,即便这个人是自己的父王,若是父王看好二哥,那也一样,对我来说,没有半点分别。”
曹冲的回答,与诸葛亮自己想的完全不一样。
“原来君侯早已经是胸有成竹了。”
“胸有成竹倒是没有,我知道孔明你此时的想法!”
我此刻的想法?
诸葛亮愣了一下,说道:“不知道亮此时是何种想法?”
“恐怕孔明心中很是复杂罢?”
“为何复杂?”
曹冲深深看了诸葛亮一眼,却是没有回答这个问题。
“这个问题,恐怕你自己知道,好了,若是你没有其他的话,便退下罢,本侯倦了。”
曹冲非是庸人,读的书也不比诸葛亮的少,对于历史的看法,说起来还比诸葛亮深邃。
或许智慧方面还有所不如,但也已经相差不多了。
权谋之争,与这些老狐狸相处久了,自己不知不觉也变成了一只老狐狸。

曹冲继续朝着重远堂方向去了,而诸葛亮却停住了。
他看着曹冲的背影,却是深深叹了一口气。
他此刻的心情确实是复杂的。
复杂在于他原本以自己胸中智慧,一定可以扬名立万,名垂青史的,但是现在他发现,自己效忠的对象,似乎是不太需要他的智慧了。
每一步,似乎都已经被他想好了。
诸葛亮心中不免有些失落。
曾几何时,面前这个人还是被自己玩弄于股掌之间的,转眼间,反倒是自己被他玩弄于股掌之间了。
时间,真是一个神奇的东西。
到了重远堂,曹冲看了一会书,等到内院的声音渐渐消失,夜色也渐渐深重之后,曹冲才入了内院,然后走进了顾雪蕴的房间里面。
顾雪蕴身材高挑,腿尤其长,此时房门虚掩,之前口中说不要自己今夜在她房间待着,实际上心中却不是这般想的。
果然女人都是口是心非的生物。
曹冲在心中感叹了一声,便推门而入了。
顾雪蕴房中装扮十分典雅,此时昏黄的灯光照耀下,顾雪蕴见到曹冲,有些手足无措的站了起来。
看得出来,顾雪蕴今日这身还是特意装扮过的。
曹冲缓步走过去,轻轻的抱住顾雪蕴,手却是抚摸着顾雪蕴微微隆起的小腹。
“也不知道这家伙是男是女?”
曹冲轻轻的感慨一声。
谈到腹中孩儿的性别,不善言辞的顾雪蕴也有话说了。
“夫君希望腹中的小家伙是小郎君还是小姑娘?”
曹冲嘴角一勾,说道:“与我来说,不管是小郎君还是小姑娘,为夫都喜欢,不知道蕴儿你想要小郎君还是要小妮子?”
感受着曹冲渐渐急促的呼吸,两人紧贴着的**也相应的有了一些变化。
顾雪蕴的呼吸也开始急促起来了。
“妾身希望这个小家伙是一个小姑娘。”
这倒是奇怪了。
“为何?”
“我不想让他如夫君一般,争权夺利,这般多累啊?不如做一个小郡主,到时候嫁给一个如意郎君也不错。”
顾雪蕴的话语,还真如她的性格一般。
曹冲现在确实有些累了,当然,某方面的**还是不减的。
他将顾雪蕴轻轻的放在床榻上面,直接将自己身上的衣物褪下,旋即,曹冲便**裸的出现在顾雪蕴面前了。
哪怕不是第一次见到这副模样的曹冲,顾雪蕴脸上还是马上红了起来,头更是埋下去,不敢看曹冲。
“夜已深,蕴儿还不来伺候为夫?”
“可是妾身有身孕了?”
曹冲则是轻轻一笑,意有所指的说道:“放心,为夫知道深浅,更知道分寸。”
月儿高升,春虫嘶鸣,今夜又是一个不眠之夜。
次日清晨,太阳的刚刚透出头来,曹冲便在顾雪蕴的侍奉下穿上衣物。
后者脸上露出了疲惫之色,但是脸上倒是点缀着笑容。
为了补偿顾雪蕴,曹冲昨夜可是将毕生所学都展示出来了,若不是自己天赋异禀,恐怕还无法将全套武功发挥出来。
咳咳~
这些东西,还是不提也罢。
出了内院,曹冲直接乘坐洛阳侯府的马车,与徐庶诸葛亮等人一道去了王宫。
昨日世家蛰伏,而今日,便是曹操论功行赏的时候了。
五十六个世家的人辞官,代表着有很多显要的职位如今都没有人去为官,很显然,曹操今日是要将绝大多数的官位安排下去的,最起码让朝堂能够稳定的运转,让魏国不至于首尾失顾。
当然,某些显要职位,曹操说不定会放置一段时间,直到找到自己信任的人才来弄。
像是司徒这样的官职,非有德且有声望资历的人担任不可。
入了王宫,此时大殿中的人比起往日,要少了三分之一,因此显得有些空旷。
当然,大殿虽然显得有些空旷,但绝对不冷清,相反的,还有些热闹。
这一个个空缺的官位,在这些人眼中,大多是一块块肥肉,现在是在分赃的时候,是豺狼分食的时候,如何会觉得冷清。
入殿,曹冲与曹丕对视一眼,曹冲脸上带着淡淡的笑容,对着曹丕微微颔首。
后者脸色则稍微有些怪异,眼底不知道是有什么情绪闪现。
对于曹冲死而复生这件事,曹丕心中还是很难释怀的。
或者说不是很难释怀,是很难相信。
在很难相信的同时,曹丕心中隐约着像是塞了一块石头一般,让人感觉到很难受。
这种感觉就像是已经属于自己的糖果,突然之间它的归属变得不明确起来了。
这个糖果,当然指的是太子之位了。
不过,即使心中再是难受,曹丕看向曹冲的时候,脸上还是露出了微笑之色。
算是不失风度了。
曹冲到了没有多久,一身王袍冠服的曹操也是出现在大殿之上了。
曹老板此时脸色发红,身形也不见佝偻,哪里有那种日暮西山的感觉,只是头发上面的灰白的发丝,以及脸上掩饰不去的皱纹,让他看起来不有些苍老。
“上朝~”
随着一声尖利的宦官叫喊声,满朝文武手持玉笏,纷纷屈身弯腰,对着曹操恭声喊道:
“大王千岁!”
在秦汉之时,朝臣与皇帝坐而论道,在唐宋之时,朝臣站议时政,在明清之时,朝臣跪受笔录。
在恭声大王千岁之后,朝臣纷纷跪坐下来。
曹操环视群臣,发现里面刺眼的基本上都看不到了,心情不觉舒适了起来。
心情舒适了,曹操脸上也带着笑容。
“今日早朝,所为的便是论功行赏之事,昨日的事情,想必诸公皆已明了,现在孤便不再次复述了,除论功行赏之外,此次早朝还有一件大事。”
还有一件大事?
比论功行赏还要大的大事?
曹操口中的大事显然不是等闲之事,大殿中所有人的目光都被曹操吸引过去。
“这个大事,便是设立太子之事。”
曹操此话一说,原本论功行赏之事,到了现在反倒成了小事。
曹丕轻轻瞥了曹冲一眼,脸上是风轻云淡,但是宽大的袖口里面,他的拳头已然是紧握了。
曹冲此时脸上也很是镇静,但他的心跳却是不知不觉加快了。
太子之位的归属,终于是要有一个定论了。
此时朝臣将隐晦的目光扫向曹冲曹丕,他们也在猜测,这个太子之位究竟会花落谁家。
-- 上拉加载下一章 s -->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