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一章 父子三人(三)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铜雀台大殿之中,曹丕一身侯爵冠服,看起来是等了有一段时间了。
踏踏踏~
脚步声传来,曹丕转头,在门口看到一身黑色玄服的曹操出现在自己面前。
将魏王,曹丕赶紧低头,并且对着曹操行了一礼。
“儿臣拜见父王!”
原本曹丕脸色还是如常的,但是在曹操后面,却是不紧不慢的冒出了曹冲的身影。
见到曹冲,曹丕的嘴角不自觉的抽了一下,但脸色旋即如常。
“不想太子也来了。”
曹操轻轻走了进来,然后缓缓走在主位上,曹冲则是站在曹丕身侧。
“二哥今日怎有闲暇来铜雀台拜见父王?”
曹丕脸上带笑,转头看向曹冲,笑着问道:“我只是一彻侯,加之侯府无事,闲暇的时日恐怕会越来越多,反倒是太子,应当是日理万机的,有时间来见父王,足见太子对父王的孝心,见到这里,为兄便也就放心了。”
额~
曹冲稍微愣了一下,这个曹丕曹子桓,今天是抽了马门子的风,这话说出来,画风一下子就不对了?
曹冲心中诧异,但在脸上却是没有表露出来。
“二哥虽然不及本宫闲暇,但能来见父王,亦是足见孝心。”
对此,曹丕只是轻轻的笑了一下罢了。
“罢了罢了,你们两个人这话虽然是互相奉承,但为父为何听出了不和的意思?”
“父王,这话从何说起?”曹冲赶忙上来说话。
曹丕在一边亦是点了点头。
“父王,儿臣与太子并无不和。”
曹操撇了撇嘴,也懒得说下去了。
“赐座。”
曹操挥手,顷刻间,便有太监给曹冲曹丕摆上座次。
曹冲的座位在曹操左侧,曹丕的座位在曹操右侧。
在这个时代便是以左为尊的,座次安排,便是地位的象征。
对此,曹丕倒是没有说什么,只是轻轻的跪坐了下去。
“说起来,我们父子三人倒是好久没有聚在一起了。”
曹丕点了点头。
“确实有很长时间未见了。”
曹丕说完这句话,宫女们端着酒菜放在曹操曹丕曹冲三人的食塌上面。
“太子这些日子都在忙魏国之事,我听说子桓的长安侯府事情越来越少了,不知道子桓这些日子在忙些什么?”
曹丕扶着酒樽的手一顿,笑着说道:“游山玩水,不亦乐乎。”
“可真?”
“千真万确!”
曹操轻轻点了点头,没有继续问下去,颇有些点到即止的感觉。
“太子这些日子,除了国事之外,可有做其他事情?”
其他事情?
曹冲一愣,摇了摇头,说道:“儿臣忙国事便脱不开身,如何有其他事情可做?”
曹操轻轻的点头,再问道:“我看了你的那些政令,颇有些意思,不知可否与为父说一说?”
曹冲愣了一下,一时不知道曹操的用意,不过曹冲当然不能说不行了,只得是轻轻的点了点头。
“不知道父王要听什么?”
“我欲问的是,太子为何要解除宵禁,并且还要打破坊市的界限?”
原来是这个问题啊!
对于曹操的这个问题,曹冲在之前便有想过了,自然有一套说辞来说服曹老板,因此此刻曹冲虽然被问,但却是没有表露出惊诧之色,反而是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
曹冲对着曹操微微行礼,说道:“父王应该是担忧宵禁之后,夜晚的偷盗之事会变多,邺城会难以管理,可是?”
曹操点了点头,这是他担忧的地方。
“太子有解决之法?”
宵禁的麻烦,宵禁的坏处,古代的人又不是傻子,如何不知道?
但即便如此,历代统治者依然要宵禁,自然有他的原因的,所谓存在即合理,既然在这个时代宵禁存在,便有其道理。
自周至唐我国古代城市(特别是北方平原地区的城市)一般采用“里坊制”。
每个坊以厚2.5-3m的坊墙与外界相隔,坊门在日出和日落之时敲打钟鼓启闭坊门关闭以后严禁在街上行走,也就是宵禁。

但古人并不是没有夜生活,宵禁虽然限制人们在坊外活动,但是坊内不受限制,一些坊里甚至昼夜喧呼,灯火不绝。
采取这种不方便的制度,是因为早期一些城市最主要的是政治功能,或者说是为统治者和贵族服务的,城市的规划就要按照统治者的需求来。
里坊制方便统治者管理臣民和保证自身的安全,方整的布局也符合礼制。
里坊制在春秋至汉逐步确立起来,唐代达到极盛,后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的经济职能大大增强,里坊制慢慢的被打破,到了宋代普遍被开放的街市所取代,宵禁也就随之放开了。
夜禁这种不方便的事情,其实并不难理解。
我们只要把古代统治者想象成学校管理者,把城市当做是一座学校,学校为何要晚上熄灯,理由便是让你早些休息,方便管理,城市亦是如此。
在古代,夜黑风高,正是杀人放火的好时机。
盗贼的勾当,趁着天黑再合适不过了。就在不远的过去,小偷翻墙进院,贼人小巷强奸,团伙城中抢劫,都在晚上。
而且坊市与宵禁只是一部分,在坊市之间,甚至还要建栅。
所谓建栅,就是除了主街,每条能与其他道路沟通的路,都设上栅栏。
一到晚上,管栅者就负责把栅锁上,甚至要求关门闭户,不许露头。
如果碰见生产、急病等不得已的事,就要先去保甲那里拿到门牌,方可放行,其余一律不放。
一旦有盗贼犯栅,管栅者就敲锣,因为是在夜里,锣鼓一敲,必定出了事,
“此栅鸣锣,彼栅应之,栅栅相应,则到处鸣锣、家家准备,盗贼有不胆落逃散者乎?”
可见古代为了防止夜晚有人做坏事,是什么都想到了。
夜禁防盗的效果是很明显的,但其阻碍经济的副作用,要远远高过它带来的好处。
这也是曹冲废除坊市制宵禁制的原因。
晚上有盗贼不错,但可以多设衙役,加大盗贼们的惩罚力度。
假使夜晚偷东西都可以砍头,看谁敢偷?
想到这里,曹冲马上组织语言,话也是说出来了。
“宵禁与坊市制度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让盗贼无所遁形,但是却是妨碍了经济的发展!不知道父王可知道开源节流这四个字的意思?”
这四个字简洁易懂,曹操自然是点头。
“开源指开拓财政收入来源,节流指尽可能减少不必要的支出,或少花钱多办事。荀子在《富国》篇中说“故田野县鄙者,财之本也;垣仓廪者,财之末也;百姓时和,事业得叙者,货币之源也;等赋府库者,货之流也。故明君必养其和、节其流、开其源而时斟酌焉。””
听到曹操的这句话,曹冲点了点头,说道:“依父王之言可见,宵禁制度只有节流,无开源之说。”
“此话怎讲?”
“宵禁制度虽然减少不法之徒反而犯罪,但是却使百姓之间的物物交易减少,商税大减....”
曹冲废了好大一番口舌,才让曹操明白了自己的意思。
“你这番言语倒是有些道理,之前朝廷都是收人头税,地税为主,但若是你所言之经济发展起来了,商税却是不可小觑。”
好在这个时代的人没有被后世顽固的思想所统治,而曹操也是善于改变,不是那种迂腐的人,不然,恐怕曹冲即便是费劲口舌,换在明清,也是半点用处都没有的。
曹冲的长篇大论,让一边的曹丕眼睛亦是发亮。
他从来没有想到这一点,即使曹丕心里不想承认,但事实便是如此。
曹冲确实有治国之能,而且或许还比自己好。
这是父王想让自己知道的事情吗?
以此让自己死心?
曹丕看着曹操一眼,转而低下头去了。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