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正自己对孩子的评价标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校正自己对孩子的评价标准
“你今天表现很不错,爸爸心里很高兴。”
“这道题目你都做出来了,真不简单呀!”
“是吗,今天的过关考试,你得到了老师的表扬,太好了,爸爸真为你高兴。”
“这么长的课文,你都背下来了,比爸爸当年强多了!”
“只要你用了功,没有难得倒你的功课啊!”
这是2008年以来,我几乎天天都会情不自禁地对女儿说的几句话。“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一声六月寒。”它们已经彻底取代了以前的——“你怎么这么不认真,气死我了。”“你怎么这么蠢,这么简单的题目都做不出来。”“只知道玩,还不去看书。”“你什么时候不要我们催?你怎么如此不长进?”等生硬的语言。
我们改变了对自己孩子的评价标准后,孩子也奇迹般地改变了她在学习上的消极态度,学习的兴趣高涨,学习成绩有了明显的提高。
其实,未成年人由于知识积累与人生阅历不够,往往不能形成正确的自我评价与自我控制。在一个对其积极评判、格外鼓励的环境里生活的孩子,一般就会对自己进行肯定的评价,也能培养出积极上进的人生态度。而在一个对其消极评判、过多责备的环境里生活的孩子,他们就会表现得没有自信心,从而逐渐养成了消极的人生态度。其实,不论孩子的才智高低与悟性快慢,后天培育,对他们的进步起着关键性的作用。这是为无数人的人生成长经历所证实了的事实!
经常对孩子进行否定性评价,势必造成孩子的性格、品德缺陷,这是差等生的父母,必须克服的错误做法。
第一,对孩子的要求不要高过实际,要客观公正地评价自己的孩子。只要是有了进步,那怕只是多考了1分,都要给予肯定与表扬;有时就是考分下降了,也要帮助孩子分析难易,鼓舞信心,切记不可责骂。表扬,永远是教育孩子最优秀、最可取的手段之一。
第二,安排好孩子的学习,尽可能地使孩子的生活规律化。对孩子不要频繁地提要求,更不要提出了要求后就不管了,只要是按规律进行学习与生活,就应当得到肯定;管得过多过死,往往始得其反。国家都讲究要依法治国,不要朝令夕改,家庭也是一样,一日一变的要求,根据父母心情好坏而变化的教育,其糟糕程度是可想而知的。

第三,不要硬逼孩子学习,更不可对其施行强制手段压服。这样只会增大孩子与父母之间的隔阂。少用命令,多用商量的语气与孩子交流,让他有选择的余地。少让孩子委屈,让孩子开开心心地生活,这是培养积极人生的有效途径。让孩子的学习循序渐进,由易到难很重要。我的孩子数学成绩不行,我们没有进行强化与恶补,我们知道,那势必对她刚树立起来的那点学习的信心与兴趣,造成毁灭性的打击。
父母要学会向孩子道歉。我们明白了自己过来的行为,对孩子产生了伤害后,我们对孩子进行了诚心诚意的道歉。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为了消除孩子心目中的认识障碍。我们给孩子赔不是,消除了她与我们家长的对立情绪,我们自觉地注意不再伤害孩子的自尊心,也让孩子领会了父母的关爱。积极和睦的家庭关系,在这种全新的基础上,终于建立起来了。
孩子正确的道德评价能力,也是需要家长认真培育的,父母应该积极做出正确的表率。让孩子形成符合社会规范的世界观,让他们对父母、亲人充满敬意,让他们对社会、对同学、对朋友充满关爱与信心,为他们全面认知社会与人类,打下良好的基础,以便他们将来更好地融入这个社会。
在一个对其积极评判、格外鼓励的环境里生活的孩子,一般就会对自己进行肯定的评价,也能培养出积极上进的人生态度。而在一个对其消极评判、过多责备的环境里生活的孩子,他们就会表现得没有自信心,从而逐渐养成了消极的人生态度。不论孩子的才智高低,后天培育,对他们的进步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