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9节谣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夏家老爷子六十大寿,是一件大喜事。
六十杖于乡,乃是人生的一道坎儿。
与夏家交好的人家,都准备了贺礼,就等着上门吃寿宴。
可突然听闻夏老爷子病了,不做寿了,大家都在心里纳闷怎么回事。
这六十的坎儿,真的过不去了?
顾家是知道内情的,夏老爷子这回是羞愧难当,不敢见人了。
顾延臻心里颇为内疚,他总觉得是自己的错儿。倘若他不抱着孩子去夏家百草厅,也不会出这种事。
他想登门道歉。
顾瑾之笑着跟他说:“爹爹,夏家是开百草厅的,您上门求诊也给了银子,并不欠夏家什么。您不是存心害人。是夏老爷子自己看走了神,并不是您的错。但是您主动去道歉,只怕夏家人会猜测您当初就是用心不良。”
宋盼儿也连连附和。
“可我总不安心。”顾延臻闷闷道,“夏老爷子看错了病症的事,还是别说出去了。到底是我先惹了事…….”
宋盼儿在心里冷笑。
顾瑾之因为治好了宋大太太和胡婕,名声鹊起。在坊间可能渐渐散去,可杏林界仍是震撼。
正是风口浪尖的时候,顾延臻那么没脑子,自己家里有神医,还抱着孩子出去求诊,怎能让人不怀疑他的动机?
夏老爷子就是因为怀疑在先,才后面的误诊。
“嗯!”宋盼儿心里有了盘算,就笑着先敷衍答应了顾延臻的提议。
然后她又道,“琇哥儿身子虚弱,洪姨娘又是个不中用的,别让琇哥儿回去了。我叫人后面的耳房收拾出来,让他放到我这里养病。他下个月就满了十岁,我原就准备好了屋子,让他搬到外院去。如今正好,现在我这里养着,好了直接去外院住,别回洪姨娘那边,再耽误了他。”
顾延臻现在一听到“洪姨娘”三字,就一肚子火。
要不是洪莲愚昧,顾琇之也不会病成这般。
他也不会惹了妻子,又让女儿和父亲不高兴。
都是洪莲!
那个愚昧又惹祸的女人!
应该把她赶出去才是。
“洪姨娘年纪越大,反而不如往常机灵。三爷您知道吗,她不给琇哥儿好衣裳穿,也不知道打了什么主意!”宋盼儿叹着气说,“她要是想诬陷我苛刻了琇哥儿,倒也平常;倘若她是故意作贱琇哥儿,让孩子在先生、同窗面前抬不起头来,那才是其心可诛!”
顾延臻就重重把手边的茶杯顿在小几上。
青花瓷的盅盖都差点跳起来。
顾瑾之悄悄起身,缓步溜了出去。
她不想听到父母说私房话。
母亲想弄走洪姨娘,原本就很简单,她只是不想便宜了洪姨娘而已。如今又有洪姨娘犯错在先,惹恼了父亲,弄走她就更加容易。
事情不会有什么悬念。
顾瑾之回了房。
今日院子里很安静,祝妈妈在替顾瑾之做中衣,几个大丫鬟各自忙碌着。
顾瑾之进来,大家各自放下手头的活儿,端茶倒水忙碌一通。
顾瑾之坐下看书,祝妈妈就坐在她对面做针线。
霓裳和幼荷、葳蕤、芷蕾四个大丫鬟,在旁边嘀嘀咕咕的,挤眉弄眼。
她们还给祝妈妈使眼色。
祝妈妈回瞪了一眼,让她们安静,然后继续垂头做针线。
顾瑾之看在眼里,便问:“怎么了?”
“没事。”祝妈妈怕几个丫鬟开口,急忙接了话,“姑娘是不是嫌她们吵?”然后扭头对几个丫鬟道,“都出去,别扰了姑娘看书!”
她声音里满是警告。
几个大丫鬟就不情不愿。
“有什么事吗?”顾瑾之笑着又问,“妈妈,是不是她们又惹了事?霓裳,你又打了小丫鬟吗?”

她的四个大丫鬟里,霓裳性格最烈。
上次有个看茶的小丫鬟烧茶水的时候打盹,霓裳一巴掌扇过去。那小丫鬟脚步踉跄,自己把炉子就踢翻了,滚烫的水洒在脚面上,烫伤了一大片。
那个小丫鬟是厨房二厨上小管事妈妈的女儿,就闹了起来,闹到了母亲那里。母亲就宋妈妈来帮忙处理。
最后是顾瑾之配药,治好了那丫鬟的烫伤,宋妈妈才饶了霓裳。
霓裳一听这话,忙露出惊容,噗通一声给顾瑾之跪下,连磕了几个头:“姑娘,奴婢没有!上次小桃之后,奴婢再也没打过人!”
她都快要哭了。
顾瑾之不明所以。她是个很宽和的主子,哪怕上次霓裳惹了那么大的事,也是她帮着向母亲求情,留下了霓裳。
霓裳管理小丫鬟们很有一套的,替顾瑾之省了很多事。
可霓裳并不怕顾瑾之。像这样一句玩笑话,她们往日也说,怎么今日就这么严重,又磕头又下跪的?
“起来!”顾瑾之声音一肃,道。
霓裳忙爬起来,异常的听话。
“说,你又惹了什么事!”顾瑾之面容不见了温和,肃然逼问霓裳。
她倒也不确定是霓裳做了什么,只是撒网捞鱼。
看看能捞到什么。
霓裳忙道:“没有,姑娘,奴婢没惹事!是…….”
她看了眼祝妈妈。
祝妈妈见瞒不住了,只得叹了口气,道:“姑娘,咱们是不是要回京了?”
顾瑾之眉头微蹙:“什么回京?哪里听来的消息?”
“我们也是听二门上的婆子说的,说夫人最近在准备回京,家里的下人卖的卖,放的放,夫人院子里的海棠和芍药帮着。厨房里散了两个管事的婆子,洪姨娘院子里也遣了两个扫地的。咱们就是想问问,什么时候轮到咱们院里?姑娘是怎样个打算,咱们这些人去留如何,还想问姑娘透个底……”
顾瑾之一头雾水。
四月份的时候,母亲的确收到了京城大伯的来信,请他们回京。
母亲不想回去,原本要拒绝的。
可父亲想回去,所以事情没有定论,拖了下来。
这两个月来,顾瑾之也没再听父母提及此事。
要回京的消息,到底从哪里传来的?
要是回京,家里的下人定是带不走那么多,她院子里这些人,哪怕是这四个大丫鬟,只怕都不能悉数带走。
肯定要有人留下来。不是送到庄子上,就是卖了。
怪不得霓裳这么害怕……
“我没听说过这件事。”顾瑾之声音非常肯定,给丫鬟们吃定心丸,道,“不过是点滴流言蜚语,你们就兵荒马乱的?要是真的有大事,我还指望谁?”
祝妈妈老脸一臊。
几个大丫鬟面红耳赤。
“这么些年,我何曾委屈了你们?倘若有事,我自会替你们安排。”顾瑾之对四个大丫鬟说,“安心做事,别听风就是雨!你们服侍我一场,我自会有你们的前程!”
几个人都屈膝道谢,然后纷纷出去。
顾瑾之就继续温书,祝妈妈坐在她身边做针线。
她时不时抬头看一眼顾瑾之:平日里闷声不响的,一旦有事,顾瑾之绝对能担得起。
祝妈妈一点也不用替顾瑾之操心。她早就告诉了那些丫鬟们,让她们也踏实做事,姑娘不会让她们平白无故出去,自然会替她们安排后路。
那些丫鬟们年纪小,沉不住气,非要顾瑾之骂一顿才踏实。
顾瑾之的心思也不在书上。
她有点奇怪,回京的谣言到底是从哪里传出来的?
——*——*——*——
感谢熱戀^^的打赏。推荐票神马的,最有爱了!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