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二二章 磨剑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无法拒绝的理由!
对杨浩如此,对杨田氏亦是如此。书书网 更新最快
听闻侄子要远赴西北苦寒之地,杨田氏自然多有不舍。
劝慰杨浩,不必为了钱财冒险;
如果是朝廷安排,能辞则辞,年岁尚小是个很好的理由。
但听说寻访丈夫之后,杨田氏沉默了。
她当然希望丈夫能够安然归来,可是让侄子为此前去冒险,她又于心不忍,多有担忧。
“婶娘放心,我是代表朝廷前去主持榷场边贸的,安全无忧。”
杨浩笑道:“不过去待个一年半载,如果能寻访到叔父下落,自然最好不过。”
“安危无忧?”
“当然!”杨浩回答的很果断!
庞籍费尽心思将自己弄过去,若不能保证安全,就闹笑话了,估计赵祯也不会放过他的。
西北之地,最多是苦些而已,杨浩不担心。
反倒是东京这边,自己这一走,家里生意怎么办?
果子张、闾家叔侄,还有刚被挖过来的徐六斤,三个人办事倒是十分妥帖。
但遇到重大事宜,总需要有个人决策才行,而且也得有个人统筹,管辖着他们,否则就乱套了。
除了杨浩,杨家唯一能做主便是杨田氏了。
可婶娘不识字,也不懂经商,管理几家饮食铺子还行,杨家如今有诸多产业,家大业大,她肯定没辙。
除非,给婶娘找个帮手。
……
趁着铁塔湖赏梅的机会,杨浩见到了沈媛,提出了聘任邀请。
“让我帮着管理账目?”沈媛不由错愕,颇为惊讶。
“不知娘子可否有暇?屈尊相助?”
“你放心?”
“当然,东京城里,除了贤姐弟,我找不出第三个信任之人了。”
杨浩笑道:“奈何沈放……嘿嘿,因而烦请娘子。
放心,我走期间,杨记一成利润作为娘子辛苦的报酬。”
“一成…”
“两成!”
“不用这么客气。”
沈媛笑道:“不出所料,杨记每月营收,一成利润数额已不在少,兴许还是巨额。”
“累娘子辛苦,理当如此。”
“受人之托,忠人之事,杨公子放心便是。”
沈媛答应的很爽快,至于原因……兴许是好奇杨家产业的规模,兴许是想要尝试一下自己的才能。
抑或者,单单是这份托付家业的信任,让她无法拒绝……
“杨公子要去西北?”
“不错,镇戎军榷场使。”
沈媛沉吟片刻:“榷场边贸,公子倒也能游刃有余,应付几个西贼,想来也不在话下。
西北财赋贸易中,真正棘手的另有其物。”
“还请娘子提点?”
杨浩素知沈媛才思敏捷,见识广博,想必知晓许多内情。
“前两年,外公曾请旨前去西北守边,我便在秘书监查阅了一些西北卷宗。”
沈媛悠悠道:“西夏与大宋交易,重在牛羊、皮革、毛毡一类的物品,马匹是除外的,大抵是担心大宋因此壮大骑兵。
除此之外,还有一件顶要紧的商品,想必杨公子也知道。”
“青盐!”
“没错!”
沈媛悠悠道:“西夏青盐,物美价廉,深得西北百姓喜爱,甚至陕州一带都有售卖,此乃西贼财赋命脉。

朝廷虽屡次禁绝,但始终难以奏效,因其利重,私下贩运之人众多,屡禁不绝。
不知此番重开榷场,青盐贩卖可有新规?没准杨公子西去,兴许由此有关。此事复杂,还请公子千万小心。”
“好,多谢娘子提醒!”
杨浩点点头,眉头微微皱起,难道这就是庞籍欲言又止,遮遮掩掩的内情?
真的是!
说清楚不就行了吗?也不知庞相公葫芦里到底在卖什么药?
……
皇宫,文德殿!
“醇之(庞籍表字),杨三郎答应了?”
“是,提到其叔杨守业之时,杨三郎一口应允。”
“看来他还是个有情有义的孝子。”赵祯轻轻一笑,旋即目光有些凝重,似是陷入沉思。
庞籍见状,低声道:“官家是否不愿意杨三郎涉险?”
赵祯道:“此子是个人才,朕不想让他有任何闪失。”
“官家尽可放心,臣会知会西北各州军,务必保证杨三郎安危,让他毫发无损。”
“好吧,既然他自己愿意去,卿又这般信誓旦旦,朕自不会反对。”赵祯沉吟片刻,点头答应。
“官家圣明!”
庞籍欠身道:“其实,官家越是对此子寄予厚望,越应该让他去,磨砺过的宝剑,方更为锋利。”
“也是,他虽聪明,但世上,在朝野,单单聪明是远远不够的,磨砺一番也好。”
赵祯点点头,旋即好奇道:“醇之,可否告诉朕,你为何力主杨三郎前往?”
“他与朝中地方均无牵连,年轻不惹人主意,不显山露水,但能耐不凡。”
庞籍沉吟道:“臣有信心,杨三郎…会给官家惊喜的。”
“但愿吧!”
赵祯挥了挥手,庞籍告辞之后,王守忠便如同鬼魅一般出现在身后。
“大伴,朕有些于心不忍,年纪轻轻,就让他应付这些棘手之事。”
“官家不必担心。”
王守忠道:“老奴觉着庞相公有句话没错,磨砺过的宝剑方才锋利,如果官家真对杨三郎寄予厚望,倒不如让他去历练历练。
他虽年少,却也算经历过风浪的,没准真会让官家惊喜。”
“也罢!”
赵祯点点头,旋即道:“不过务必要保证他的安全,他…还有大用。”
“是,老奴会安排人贴身保护的。”
“杨三郎这一走,东京这一摊子每个人打理……你去问问,他如何安排?”
“老奴问过了,杨三郎说一切妥当,每个月都会有一份账目送去玉津园给长公主。”
“哦?你可知他是如何安排的?”
“这个不知…这两天他除了去作坊见各位掌柜、伙计外,似乎只去过铁塔湖,与沈家姐弟一起赏……”
王守忠没有说下去,恍然道:“原来如此,老奴疏忽了。”
“哼哼!”
赵祯笑了笑,体恤道:“眼看新年将至,等过完年,再让他动身吧!
天寒地冻,也不急在这一时三刻,否则那小子就真的要怨朕了。”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