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潜移默化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黄太臣一听。书书网 更新最快顿时。双眼泛出异彩。可是瞬间又恢复原形。心中多了几分惊恐。小心翼翼地应对着答道:“成绩卓著不敢当。只想做好本职工作。别无他求。”
与之同时。他的双鬓冒出了丝许汗珠。时值十月。近江市的天气有点转寒。虽说南北相间的气候。冷暖反复。可是在这样的天气让人出汗还是少有的事。更不用说此刻市长办公室的空调恒温保暖。
“无论身居何位。都是为党工作。为组织事业做贡献……”高哲堂笑了笑。说道。“太臣同志。你只讲奉献不求回报。如此思想境界是近江之幸。”
“惭愧。第一时间更新惭愧。高市长。我……我努力不够……”黄太臣惊讶地望着侃侃而谈的高哲堂。心中七上八下。不过瞬间。似乎想起了点什么。又以学生姿态辅以谦恭之色答道。“还请高市长多多引导我辈。”
“太臣啊。你过谦了。”高哲堂再次打量稿子。语气明显带了几分亲切。但心中疑问再起。于是便问。“噢。对了。汉威化工是如何一回事。我看到材料上说市财政拨款。这……你应该了解一些详细情况吧。”
面对话題突然切换。黄太臣有点猝不及防。目光游移。
作为市政府副秘书长。黄太臣代管着秘书长的职责。本來尽快磨合新市长是一位秘书长应该承担的角色。但这是一个难題。而这个“难”字却并非在问題的本身。
他们以前从來沒有共事过。思想爱好完全一无所知。短短的这几天接触。他无法把握新市长的真实想法。他本应该再等待一段了解时间。但是现在。新市长提出了问題。他必须做出某种回答。这也对他是一次重要的考验。
黄太臣暗暗琢磨:有些东西新市长迟早会知道。所以他现在必须说真话。说不定现在市长就已经通过别的渠道知道了。所以。他决定如实。全面的告诉整个事件的來龙去脉。当然关于涉及某些重要人物的关键部分。他肯定还是有所保留。
“高市长您下午沒有别的安排。”黄太臣挪挪屁股。明知故问了一句。叹了口气。脸上露出一种奇特的表情:“这汉威化工说起來倒也算是话长。要从头说起。可能要废一段时间……”
高哲堂笑笑:“你说。”说完。还特意端起茶杯。浅啜了一口。摆出一副洗耳恭听的模样。
“实际上。这件事完全可以用一个词概括:政策偏斜”黄太臣长长吐了一口气。因为做出了决定。黄太臣决定好好表现一下。他开始侃侃而谈……
十分钟后。黄太臣叹了口气。摇摇头。结束这一番长话。他本想从容、冷静一些。把自己置身事外。但不由自主流露的调侃和绕舌。透露了他的某种立场。他意识到了这一点。但并沒有掩饰。
实际上。这也是他这几天就考虑过的一种表达一方式。一种跟新市长沟通的方式。虽然。过早地暴露自己的倾向和态度。不是一种老练的政治。但他并不惮于在新市长面前显示自己的幼稚和直率。更多更快章节请到。而且。这似乎是他的必然选择。
无论他如何明哲保身。高哲堂來到近江市。他作为市政府大管家。他身上就肯定打上某种烙印。这是官场中的基本规律。除非他拒绝这个新工作。那简直是不可能的事。既然如此。他索性赌这一把。把自己的政治前途押在市长身上。因为做出这个重大决定。所以他刚才话中才会直言无忌地提到涉及汉威化工的种种内幕。
当然。如果他能够选择站队。毫无疑问他不会选择市长阵线。但是他现在根本就沒有这种机会。命运既然把他跟高哲堂联系在一起。他现在就只能把自己的前途寄托在市长的身上。而目前他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尽快得到新市长的信任和看重。如果高哲堂不赏识他。一切皆无从谈起。更不谈什么除“副”。
高哲堂长长地吐了一口气。再次端起茶杯啜了一口。
这的确是令人震惊。但现在他想的却并不是这个项目背后的故事。以及这个故事牵涉到的人。他这时候想的居然是黄太臣说话的风格。
一般來说。主要领导的爱好常常被放大成为全单位的爱好。如果领导喜欢篮球。单位的篮球活动绝对开展得热火朝天;如果领导喜欢摄影。单位很可能就是人手一部相机。连门卫都可能具备丰富的摄影知识和技巧。如果领导几年不换。单位沒准会出几个世界级的大师。

具体到江东省官场。也是如此。
省委李书记的儒雅风度。带出了一大批文质彬彬、谈吐不俗的市委书记。于向阳的果敢开拓。影响了不少敢打敢拼的年轻市长。
作为市政府的管家人物。黄太臣在受这种风气的影响并不意外。可有一点让高哲堂真正震撼的是黄太臣这种说话风格和省委大院出來的前市长万小兵的风格截然不同。和常务副市长马展祥又无相近。可是这种风格高哲堂却有一种很熟悉的味道。可是又说不上來在哪里接触过。
这样一來。让高哲堂突然意识到了有什么地方似乎不太对劲。什么地方不太对劲呢。高哲堂开动脑筋仔细琢磨。终于琢磨出这不太对劲的地方。黄太臣说话的风格正是典型的市委副书记吴正清的风格。显然他也是市委副书记书记的学步者之一。这让他深感疑惑。
“市场经济瞬息万变。这是谁也不能把握的。也不能因此而否定政府的工作。如果这样看问題。只有那些不做事的人才不会犯错误。”高哲堂含蓄地批评说。而眉额不经意地一皱而下。似乎真的对这种政治智慧不成熟的态度皱眉。
“我不是说当时鲁书记做得不好。我哪敢批评我们老书记。我只是叹气……”黄太臣乖巧地转了口风。
高哲堂看着自己这位知机识趣的副秘书长。在心中叹了口气。这几天下來。他本來对副秘书长颇有好感。尤其是今天的表现。显示了黄太臣做为一位市政府大管家的素质。第一时间更新虽然。也似乎带着某种功利性的味道。这让高哲堂决定会好好使用他。但同时也要做某种防范……
一直目送副秘书长瘦小的身躯被关在门外。消失在视线后。高哲堂才再次把目光投向经济论坛会议开幕致辞的稿子上。神色有点恍惚。脑子里浮现出一个三十岁出头。中等个子。五官端正。唇沟处长着一颗虽不大但很醒目的痣。透着清秀、机灵的年轻人來。
秘书之于领导。也许是这世上最复杂的关系之一。不是血缘亲戚。却常常比妻子儿女更休戚与共。荣辱俱同;名义上属工作关系。实际上却如家人、主仆和兄弟。如同候鸟之于天气。冷暖攸关。顽癣寄生皮肤。难以切割。
一位秘书从不同的角度去看。具有不同的意义。他是领导的代言人、经纪人、拐杖、权力家丁、枪手、替罪羊、智囊、保健医生、饮食顾问、美容师、服装参考……
因为功能如此之多。所以选择一位好的秘书有时难于寻找一位恰当的婚姻伴侣。如果寻找到一个好伴侣。车轮滚滚向前。事半功倍。很多工作都很好开展。不过凡事都有两面。正如婚姻中也可能遇人不淑。秘书的背叛。很可能象地雷一样把人炸得粉身碎骨。尸骨无存。
反过來。获得领导赏识。成为领导秘书同样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幸运。不仅可以立即分享领导的权力。狐假虎威。招摇于市。而且如同进入仕途的保险箱和快车道。这是秘书应得的利益。但同时。它也会附带要求承担某种义务。比如它要求秘书完全服从领导并且维护领导。领导的思想就是他的思想。领导的爱恨就是他的爱恨。领导就是他的世界他的灵魂。如同太监。他的思想和个性被完全阉割。而且是自愿。
当然。这是秘书职业的双重性。而这个社会关于这个职业。也正在兴起一门新兴的学科:秘书学。秘书学研究最重要的问題。最核心的问題就是秘书与领导的关系。
这几天下來。高哲堂对办公室安排的这位联络员颇有好感。吴汉伟的表现也显示了他做为一位秘书的素质。做事头脑灵活。做事周全细致。分寸拿捏得当。就秘书工作而言。吴汉伟“做”这个字上沒有任何问題。不过还是考查一下他是如何“想”……
良久。高哲堂长长地吐了口气。觉得自己必须尽快适应这个身份的转换。如此思量着。不禁走到窗前。再次俯瞰整个政府广场:市政府紧挨着市委小院。也是由几幢小楼组成。分布在政府大楼后面。政府大楼象一个掩体一样挡在市委办公楼群前面。高哲堂來近江市第二天就意识到这一点。当时就哑然失笑。
这一次。他发现一个熟悉的身影悄悄地从市委小楼溜进了政府大院。几分钟后。办公室门被推开。
...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