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永宁印象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周四上午九点。书书网 更新最快高哲堂正式出发。对近江市下属五个县级市区进行全面巡视。按往常市领导出去作全面的巡视或调研工作时东、南、西的方向顺序而行。可而此行的随行的人员名单也颇为耐人寻味。
这次随同高哲堂一起下去调研的人除了近江市发改局。经贸委。财政局。环保局等单位部门的领导外还有组织部分管组织工作的柳飞芸和市委副秘书长兼政研室主任姜政南。
把姜政南列入随行人员名单。借用这位号称近江市“第一笔杆”的才能。搞出几份有份量的巡视报告和调研报告似乎也能说得过去。更多更快章节请到。可是让柳飞芸一起参加巡视之列却给人平添几分神秘的色彩。
一时之间。不管机关大院还是下属五个县市区随即各种版本的小道消息。说什么的都有。说得最为神乎的就是新市长的这次全面的巡视。除了是熟悉市里个区县的情况。更为重要的是新市长需要快速培植自己的亲信和心腹……
大概十点半的时候。高哲堂到达永宁县边界。
永宁县委县政府早已接到通知。县委书记王瑞炳带领县委几大班子二三十人的庞大车队。等候在高速公路出口。
王瑞炳以前是市委副秘书长。一年前才到永宁。十多年机关工作这位县委书记的宝贵经验是。伺候领导宁可做过。不可不做。
哪怕给领导批评铺张浪费。也不能让领导感到简陋冷落。何况能够给领导提供批评的机会。也是做为下属应尽的义务。从这个工作心得推而广之。王书记要求永宁各项政府工作。都必须跟市委保持高度一致。市委要求的。必须完全做到。不打折扣。市委沒有要求的。也要主动去做。有备无患。
他常常挂在嘴边的口头禅一句是“宁可嫁老。不可嫁小”。一句是“说到不如做到。要做就做最好”。第一时间更新
当然。前一句只在某个圈子内流行。永宁官场私下都知道。王书记若是跟你说这句话。那就表明王书记基本上把你当成自己人看了。后一句王书记说得多一些。基本上任何场合上都能够派上用场。
这位书记这一句不类同僚从古诗今词中断章摘句。而是另辟蹊径地取自当年某电器的广告歌。同时。王书记言行一致。的确“说到做到”。在工作作风上。跟市委市政府保持高度一致。一脉相承。表现出一副锐意开拓。大胆创新。力求发展。高歌猛进。甚至有一些拼命三郎的模样。他到永宁一年。第一时间更新 永宁官场便有了新气象。新面貌。
这一次新市长首次下县來视察。第一站就是永宁。他自然不敢大意。虽然还摸不着高哲堂的工作作风。还是按照一惯的经验。先摆出大阵仗。用最隆重的方式來迎接。
至少他认为。就算新市长是个另类。也最多不过淡淡批评他形式主义。不会在心里记他个错。礼多人不怪。向來是这样的道理。
但是这位书记却不知道高哲堂看到这个高规格的欢迎仪式。也暗吃了一惊。这不是顶风作案吗。
中央对下乡调研可是明文下达了八项工作作风的规定。第一时间更新为此。在下來之前。高哲堂专门交待了黄太臣。要他给各地县市区下通知。不准搞高速公路口的迎接。是他们沒有收到通知。还是黄太臣根本就沒有通知。
高哲堂很快就否定了后者。像这样的通知。作为市政府的临时大管家绝对不折不扣的下达。那唯一的解释就是下面地方领导按自己的套路出牌。
高哲堂为官多年。对这些官场之中的潜规则还是知晓。他很清楚当前的局面的缘由:在各级政府。每一位官员的工作中。有一项重要的工作就是迎來送往。更多更快章节请到。接待各种各样。名目繁多的來宾。很多地方设置了专门的接待处。具体负责这项艰巨而光荣的任务。而每一位政府官员的一生中。有相当的一部分时间就消耗在这些无聊、痛苦的会议酒席中。但是无论如何。接待工作。都是一项不容忽略。意义重大。并且充满学问的工作。
接待工作首先要考虑的是接待的规格。正如古时评书常说的“棋逢对手。将遇良材”。应该水來土淹。但绝不可以兵來将挡。同时。强调规格也并非生硬的厅对厅。处对处。同样级别的官员。财政厅來人和林业厅的工作人员接待工作也有差异。第一时间更新同样是审计局。不同时期不同目的的审计人员。也有不同的接待方式。人大的检查团和公安厅的专案组接待力度和侧重也各有区别。兄弟城市的交流学习和省直机关的检查指导。更是应该由不同的班子成员分别接待。

当然。所有的接待工作中最重要的。毫无疑问是接待最直接的领导视察。比如现在象高哲堂这样的市长下县來视察。无异是最为之隆重的规格接待。
虽然说。几乎所有的领导下去都响应中央的号召。办公室的同志会提前和地方的领导打招呼。说不准迎接。话虽如此。第一时间更新可地方的领导干部却很为难。他们心里有着这样的一个思想:官威难测。
如果真的不迎接。他们又会害怕下來的领导觉得沒被尊重。暗给你记一笔。迎接吧。又害怕给领导的印象不好。后來。许多地方的领导干部似乎就达成了一个共识:摸着石头过河。以不变应万变的方法。宁可做过火受到批评也绝对不能因为沒做到位而被某领导记心里。
就这种摸着石头过河。一边试探。一边工作的思想指引着。地方特色的接待套路并沒有消退。许多地方还变本加厉。屡令不行。
对于永宁这次路迎。第一时间更新高哲堂也甚为理解。却难为容忍。可现在亦不好发脾气。但脸却无法克制地板了起來。偏过头淡淡地和吴汉伟说:“你去把王瑞炳叫上來。”
高哲堂看到王瑞炳上了车就板起脸。严肃的说道:“瑞炳同志。你告诉我。是你这个县委书记说话不起作用呢。还是我这个代市长说话不起作用。”
王炳瑞显然颇善于应付这种场面。他在高哲堂身边坐下來。说:“是我的错。我向市政府检讨。”
高哲堂也沒有兴致听这位身出市委办公室的县委书记套话般的检讨。仿似沒有听闻到王炳瑞的话一样。直接跳过说:“接下來你们是怎么安排的。”
王瑞炳陪着笑脸地说:“现时间也不早了。我考虑先休息一下。然后吃午饭。下午由永宁班子汇报一下永宁的情况。视察安排在明天。我们选择了……”
王瑞炳还沒有汇报完。高哲堂摆了摆手。打断了他的话。说:“不需要休息了。我们抓紧时间。先听听汇报,争取下午到各处走走。”
上午是一个简短的汇报会。主要由几位副县长和相关局行负责人汇报工作。人大主任和政协主席也列席做了空洞的发言。
高哲堂自始至终认真听取。对于其中的数据颇兴趣。
永宁县是近江市东边的一个县。山区面积占了大部分地区。整个县八十万人口中。农业人口占了三分之二多。经济排名全市末尾。可就是这样的一个县的工业统计数据上年报工业总产值为65.1亿元。
高哲堂能够想到这些数据多半失真。就算安常规减去掺水的部分。也有一定的夸张。想想吧。整个近江市的去年产值也就是个三百多亿,不到四百亿的样子。然而这个农业的县区,今年的工业产值一项就是整个近江市的六分之一。这光鲜体面成绩卓著。让高哲堂感觉如孩童操舟。大是惴惴。他不禁再次大量了一番王瑞炳。心中打了个经济问号和政治叹号。
按照永宁县的班子汇报显示。永宁如今正步入了高速发展的轨道上。汇报工作上无懈可击。甚为完美。高哲堂为此充分肯定。高度赞扬了永宁县班子全体领导干部团结协作。努力奋斗所取得的巨大成绩。并勉励大家再接再厉。再创佳绩。
在具体视察工作安排上。王瑞炳也依法而为。把全县的所有项目工作。去劣存优。剔除那些存在问題和矛盾。效果平平的。保留光鲜体面成绩卓著的。就象一桌精挑细选的好菜摆给新市长。供高哲堂选择。
高哲堂自己在南海市当过两年的副市长。自然看得出是明显排练过的汇演。兴致大减。可是王瑞炳肉麻的热乎劲。高哲堂一行还是按部就班地巡视完永宁安居工程、开发区园区、永宁曲酒厂。所到之处阳光灿烂。一片祥和。生气勃勃。满目蔚然。
纵然在这样光鲜体面成绩卓著的政绩跟前高哲堂还是忍不住感到疑惑:近江市市委对永宁的规划是农业立县。可是县里主抓的各项项目。竟然无一与农业挂钩。
突然。高哲堂心中一悸。他依稀记得在市长办公文件上。看过这样的一份文件:关于对永宁县“三农”专项拨款批复。
...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