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排忧解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和市委大院的玻璃幕墙和钢筋水泥构建筑的庄严相之比较,市委副书记吴正清不太喜欢临枫道的恬淡和幽静.
虽说无论过去还是现在,临枫道都披着一件神秘的面纱,给人总以神秘的敬畏,可是在这位老牌副书记觉得这条长长幽静的大道上,一座座院门总是永远关闭着,而内里的景色,也只能孤芳独赏,由此缘故,不论春夏秋冬,不管天气如何的好,这位你副书记几乎没有试过在这大院中散步逗玩。书书网 更新最快
可这天早上出奇的,吴正清并没有让司机到家门前接送,他打算现散着步到市委大院,再从市委大院出发到帽峰山商务酒店,去开常务扩大会。
他背着手,安步当车走在走在临枫道恬静的大道上,看着道路两旁的一座座风格各异的欧式小楼,心情有点沉重,似乎是心事重重。
那二十多座风格各异的小楼,历经岁月风雨的侵蚀,至今仍然静静地立在近江市的权力中枢之中,临枫道历来都是近江市高官云集的中枢所在,每一座小楼曾经或者现在的主人都非等闲之辈,都在一定的历史阶段,一定的程度上操控或者决定过近江市的历史,融入这个城市的传说之中。
毫无疑问,作为近江市八年的市委副书记,他也将必走进近江市的历史,就像那些已经走进历史的旧时代的那些达官贵人和新中国的历代首长,后人写起近江市的历史时,一定会提及他。
不过要真较真起来,这还远不够,吴正清一直觉得,凭借他的资历和能力,仕途应该不应止此,他觉得在政治生涯的最后一站应该是市委书记,或者市长。
省里也已经考察了嘛,按照顺序接位,无论是近江市市委书记或者是市长,也绝不出格,可也不知道省委到底是怎么想的,凭空就空降了书记和市长。
不过有些事情既定的事实,不能硬争,硬争也争不过来,再不情愿吴正清他也的服从组织大局。
和让他料想不到的是这位市长竟然还如此的年轻,资历很能力似乎明显也不够,就会贪大喜功,造政绩工程,这市长的椅子还没有做热,就要想在近江市一下子上八大工程,真是岂有此理,近江的安稳还要不要?也不知道省委是怎么考虑大局的。
不过,对于这八大工程的施政,吴正清还有有所犹豫,他也曾想过,鼓吹把这八个民心工程都上马,还越快越好,把这摊子铺大了,也就不好控制了,最后也将会不了了之,这样一来,最后收拾残局的机会很有可能落在自己的头上,不过城市主题公园的项目,他还是有所保留。
市委副书记吴正清就这样走着、想着,步伐不已经流畅起来,似乎心情也缓和了不少。
这个时候,一辆奥迪车悄无声息地在吴正清身边停下来了,是市委书架刘玉成的专车。
刘玉成打开车窗,从车内把头伸出来,打趣着说:“老吴,今天怎么那么有雅致?11号廉政车也开启起来了?来,来吧,上车。”
吴正清一怔,但是很快就恢复平静,他笑着摆着手说:“刘书记,你走,你先走,现在时间还富裕,我还是想走走,散散步。”
刘玉成没走,他在车上再次招手,说道:“上来吧,老吴,我这里还有点事和你说呢。”
吴正清迟疑了一下,心想,这位书记老哥,对市政府的支持力度还真够大,好,你们要搞把大工程,那就任由你们折腾。于是,他便上了车,可是上了车便和气打哈哈说道:“昨晚不才大家一起通过气嘛?你这大当家的还有什么新指示了?”
刘玉成笑着说道:“哎,哎,看你这话说的,我哪里有那么多的指示?就想和你唠叨唠叨两句。老吴啊,近郊区的地块上似乎又有了新动作了,那个副区长刘达功似乎挺有能耐,这点时间又泡了个电缆厂回来了,这位同志好像对我们近江市的经济建设工作颇为上心。”
刘玉成说这话的时候,神色平静,似乎是在夸奖一名在具体办实事的基层领导干部,可是吴正清的脸色却顿时发白,心中感觉到了一丝不安。
在近江市官场之中,近城副区长刘达功是吴正清的外甥这一事几乎是公开的秘密,虽然刘书记刚到近江不久,但是相信这样的人脉关系,早已经摸索得一清二楚,可是刘书记没有点破,当然也没有表态说这事的立场,不过凭借吴正清的丰富的政治触觉,他很清楚,自己的外甥这次显然是闯祸了。

事情很清楚嘛,市政府已经把近郊作为了八大工程之首的规划,高市长定了调子,市委明显支持了,在这样的情况下,其他所有的经济建设工作就是妨碍市经济发展整体布局。
吴正清表现得有点好奇地问道:“噢?又有这一回事?近城区又拉了新的项目?”
其实,对于电缆厂的项目,吴正清岂能不清楚?这件事,他的外甥早就做了请示,他也给了支招,把合同协议的事全套清理完了。
在吴正清看来,电缆厂这样的项目,既不是污染项目,又能保障财政收入,这样的项目,对于近江市现行的经济大局来说,多多益善,要是能来多五六个这样实打实的项目,近江市来年的gdp定然能跟上省委下达的指标增长。
不过此刻,他必须假装糊涂,毕竟他只是市委副书记,搞经济的是市政府主导的嘛,既然是政府的事情,那么就算有什么篓子,也得让政府协调处理,他高哲堂不是要大发展嘛,那么这个大问题就让他接着。
刘玉成不动声色地说:“是啊,不过我也听说了,他们的手续似乎不太完善,哲堂和我通了个电话,对于这件事,既没有当面批评,也没有表什么态,但是却和我说了,像刘达功这样的同志,出发点是好的,是干实事的干部,可是这电缆厂这事却办得有点不好。”
吴正清问道:“哲堂同志是什么时候和你通气的?”
对于吴正清失态的追问,刘玉成也表现得有点惊讶,不过他依旧不动声色答道:“就是昨晚……”
吴正清心乱如麻,如此说来,这会不会是一次可以的政治反击呢?
刘玉成似乎是抓到了一副好牌不放,接着对吴正清说:“老吴啊,大家都是为了我们近江市的未来谋出路,从这点来说,都是好的出发点,我们现在市政府的构想,我看就给了我们这个机遇,规划出我们近江市未来的梦,既然我们现在把这些问题正式列于了议程,我看就尽快把他定下来,扭转我们近江市被动经济局面。”
吴正清苦笑说道:“可是刘书记,我们近江市的实际情况,你也知道,其实我们近江市近两届班子也一直在谋求我们近江市的出路,虽然步子慢了一点,但是总体上也是前进这发展……”
刘玉成挥挥手说道:“老吴啊,这我正想说,我们前任者的发展纲要我也反复思量过,力度不够大,传统思路没有打破,还是排排坐,缓步走的那一套,当然,这一套不是没有效果,在其他保稳的发达兄弟城市看来,这套方案很管用,但是,在近江市当下的情况,要短期减少和其他城市的差距,扭转现下经济被动的局面,这不行!我的意见是,要突破我们传统的发展路线,就不要换汤不换药。电缆厂可以上马,但是不能在我们规划的金融城中上,要上就从我们北部的工业城上,这个我表态,市委是支持电缆厂落户我们近江市,至于其他的问题,我们可以商量。”
吴正清一听,心中一动,想了想,问:“刘书记,这是你的意见,还是哲堂市长的意见?”
刘玉成一怔,笑了,说道:“老吴,你想哪里去了,我负责任地告诉你,是我的意见,不过哲堂市长也基本赞同,也符合组织原则。”
吴正清说:“刘书记,你可真有心,想得如此周到,这样,组织上的问题,我们在大会讨论,我个人表个态,我坚决拥护服从组织……”
刘玉成会意地笑了起来,笑罢,竟然拉起了吴正清的手,亲昵地说:“老吴啊,那好,这样一来,事情就好解决了,我们本来就是一个班子里的人,我们的目标也是很明确嘛,你看这个电缆厂是落户在那个县区比较好?你是老干部了,和近城班子的人熟悉点,这件事,你负责去协调,算是我们给市政府排忧解难吧。”
【大叔有话说:各位看官们,不知不觉官影断断续续维持了3个多月,感谢大家这三个多月对官影的支持和关注,现在网文比赛进入了第二轮,大叔也尽可能的抽时间出来码字,也有计划地准备了一些存稿,争取在接下来参加的比赛,能尽最大的能力表现,现在官影也到了第二卷,这一卷中可以说是官影这本书的一个大热血,大激情,近江市的经济发展也是在这一章徐徐开始,这一章中各种官场的,商界的博弈,大叔虽不敢不保证淋漓尽致,但是却是精彩不绝,最后呼吁大家收藏。】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